陈向北从后视镜里面看到了苏蒂尔撞车画面,此刻他脸上神情充斥着冷漠,就如同一个没有感情的杀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玩火者,必自焚。
苏蒂尔作茧自缚,陈向北不是什么圣母,自然不会有丝毫的同情。
只是赛道上的这一幕,却让现场沸腾了起来。
“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干!”
“看来我真是低估了陈向北,他要是个软柿子根本就成为不了f1车手!”
“陈向北真他妈硬,这才是中国爷们的血性!”
中国观众跟陈向北支持者激动万分,很多人都站起身来高呼。
确实在这个时代,极少能看到孤身征战海外的中国运动员,有着如此强硬跟血性的表现。
赢不赢先不说,至少陈向北不怂!
与此相对应的便是澳洲跟欧美观众,他们看着苏蒂尔撞车更加气急败坏起来。
这下不仅仅是指责陈向北狂妄,还强调起他的危险驾驶属性。
中国小子参加的两场大奖赛,就引发了两场赛道事故,很多时候压根就是奔着撞车去的。
当然,对此陈向北毫不在意。
苏蒂尔把撞车当做威胁手段的那一刻起,就得承担相对应的后果。
他以为老子会怕?
“各位观众,15号车手苏蒂尔发生了赛道事故,根据赛事中心的指令第一场练习赛提前结束。”
“这场事故真是出乎意料,只能说苏蒂尔有些冲动,北则极其强硬,希望接下来赛事车手们都能保持冷静。”
赛事解说雷德打了句官腔,没有偏向于任何一方。
只是关掉话筒之后,他还是朝着普罗斯特说道:“教授,北的赛车速度明明领先苏蒂尔,他却选择在最后长直道阶段超车,并且感觉有放慢提速的嫌疑。”
“你认为他有没有故意的心理?”
这句话语要是公开说出来,算是相当于严厉的指控,fia会立马介入事故调查。
面对雷德的问题,普罗斯特淡淡一笑道。
“就算北有故意心理,他还能操控苏蒂尔恶意变线吗?”
在普罗斯特看来,现场部分车迷跟雷德的指责,都忽视了一个前提。
那便是苏蒂尔才是这场事故的主导者!
你不能发生了意外,就搞谁弱谁有理那一套,把责任全部推给车手北。
要知道苏蒂尔是名老将,陈向北才是那个新人,他应该对自己的挑衅行为负责。
普罗斯特的反问,让雷德有些哑口无言,确实很多时候偏见已经形成了一座大山,中国新人稍微强硬一点就有很多人接受不了。
事实上陈向北确实没有故意的想法,毕竟强硬归强硬,他还不至于恶意撞车,去做这种有违体育道德的事情。
更多在于陈向北摸索到了部分赛车特性,那便是整车下压力的大幅度降低,自然意味着长直道尾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要知道f1赛车单论绝对零百加速性能,以及最高极速性能,其实是不如某些超跑。
一方面是受限于技术规则,f1赛车性能被加了种种封印,相反超跑就没有这个顾虑。
另外一方面,就是f1赛车追求赛道速度,它的某些性能被空气下压力给限制住了。
没有夸张的空气下压力限制,f1赛车就能展现出它强悍的推重比,任何超级超车都达不到这种轻量化的极致。
前排可变襟翼调整,再搭配上失速尾翼,直接给了tf110赛车长直道打开drs提速的效果,不用再去依靠赛车尾流带来的弹弓效应。
简单点说,陈向北就是凭借长直道绝对尾速,把印度力量的赛车给硬吃了!
陈向北开着赛车返回p房车位,策略组成员没有任何别样的情绪,大家都认为刚才的强硬表现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技术组更是第一时间,就检修陈向北赛车尾部,看看碰撞有没有造车轮毂或者悬架损伤。
唯有布里亚托利靠了过来,用着调侃语气说道:“北,你身上的进攻天性,新生代车手已经越来越少了。”
布里亚托利说了一句实话,随着赛事规则跟机械稳定性提升,f1围场赛事风格整体愈发偏向于保守,大家不再强调什么快意恩仇,更多是想着顺利完赛。
曾经塞纳那种收官战主动撞车报复,就为了出一口恶气的事情,可能永远都不会在围场里面看到。
还没等陈向北回话,奥德托就打断道:“赛车反馈是什么?”
奥德托认同陈向北强硬,可他却不希望年轻人被布洗脑,日后搞出些什么主动撞车的事情。
塞纳确实做出过主动撞车的事情,可他的伟大为从来不是什么报复。
布里亚托利的引火言语,很明显因果倒置。
“赛车转向过度非常厉害,需要整体调整下压力方案。”
“另外提高差速器锁止率,最大化提高出弯牵引力,我需要赛车的平衡稳定性。”
这次没有过多详细繁琐的反馈,陈向北精准的说出自己需要的调整。
如今hrt团队默契已经培养出来,无论是策略组还是技师组,都熟悉了陈向北的驾驶风格,以及他想要的调教结果。
“ok,泽野、水谷,根据反馈以及数据分析结果,第二场练习赛前完成调教。”
随着奥德托一声令下,车组成员立马动员起来,陈向北则进行短暂的休息跟调整。
下午一点半,第二场练习赛准备开始。
这一次参与的赛车只剩下23辆,苏蒂尔虽然本人没什么大碍,但是赛车没办法短时间就修复完毕,他将缺席剩余两场练习赛。
二练主要测试方向是排位赛调校方案,阿尔伯特公园赛道超车难度相对中等偏上,意味着排位赛的结果将很大程度影响正赛排名。
为了避免输在起跑线上,车队会偏向于使用排位赛调校方案,就凸显二练圈速尤为重要。
整个二练过程风平浪静,就连陈向北遇到罗斯伯格跟科瓦莱宁两位有过节的车手,对方都没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
这就是“强硬”带来的效果,软柿子谁都想捏,却没有谁敢去踢铁板!
只是二练陈向北的圈速成绩很不理想,最终成绩为1分25秒855,排在全部车手的十三名。
至于队友特鲁利,二练成绩为第八名。
f1速度快慢最好的比较对象,就是同队的队友。
陈向北不仅比特鲁利慢了0.5秒,并且他还是用的是全新套件,这下让赛道上嘲讽声音瞬间大了许多。
伴随二练结束赛车回站,测试工程师马佐拉神情非常凝重。
“根据传感器数据,新升级套件引导气流走向非常紊乱,为了适应套件去更改调校方案,还连带影响到了机械下压力,过弯速度更慢了。”
“北,我认为你需要在三练中,找寻一套全新的调校方案。”
二练圈速算是证实了新套件存在“负升级”,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看陈向北能不能利用最后一次练习赛,找寻到赛车调校平衡的那个甜品点。
否者就算陈向北有天赋跟实力,也追不平赛车的性能差距。
听到马佐拉的话语,p房内众人没有说话。
因为这对于一名新人而言,绝对是强人所难的事情。
升级套件的研发方向“错误”,怎么靠车手在练习赛中调整过来?
要都有这个本事的话,赛道上就不会存在什么“负升级”。
甚至就连站在旁边的特鲁利,内心都没有捡便宜的高兴情绪,毕竟升级方向错误就意味着一切都得推倒重来,这将影响到hrt两位车手接下来的成绩。
就在众人沉默的时刻,陈向北站了出来说道。
“没问题,三练放弃长距离测试,用来找寻一套全新调校方案。”
陈向北依旧保持着冷静,上辈子他这种没有背景的车手,开烂车靠自己反馈调校才是惯例。
对于这种情况,他早就已经心如止水。
“那长距离怎么办?”
水谷翔反问了一句。
“看天。”
陈向北说完这句话后,把目光放在了监控屏幕的气象雷达图上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