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愈发膨胀的野心
“我已经无法形容中国小子这场比赛带来的震撼,他用着极其干净凌厉的方式,完成了对阿隆索的超越。”
“路线的掌控,时机的把握,乃至于对手应对的预测,车手北可以说做到了极致。”
“能够感受出来,车手北赛前做了很多功课,他太了解阿隆索的风格跟习惯了!”
雷德在陈向北单圈快4秒的追击速度之下,料想过新人可能会超车阿隆索。
可他没有想到,超车会如此的迅速跟“轻松”。
单从转播画面上看起来,陈向北就像是虚晃一枪,然后就完成了内线超越。
没有太多的激烈缠斗,更没有危险举动来逼迫对手让线,陈向北整套动作非常干净,属于一次标准无比的技术超车!
“确实动作很漂亮,车手北精准判断到了阿隆索的防守路线,相反阿隆索很明显就不太清楚车手北的实力。”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那么阿隆索被超越,就属于情理之中的事情。”
说完这句话后,普罗斯特可能意识到自己言语容易得罪人。
于是乎又端水解释了一句:“不过话说回来,阿隆索身为世界冠军跟目前围场内最强车手,他需要应对跟关注的挑战者太多,不可能把大量精力费在一个新人身上。”
“这就是王者的命运!”
普罗斯特这番话并非没有道理,站在高处注定不胜寒。
阿隆索需要应对的挑战太多太多,陈向北放在围场最多算个小卡拉米,处于敌暗我明的状态很正常。
只不过两位主持人都猜测错了方向,事实上陈向北除了上帝视角之外,也没有关注阿隆索太多。
原因很简单,就连陈向北自己没有想到,能在f1职业生涯第二场大奖赛就挑战阿隆索。
与其把目标放在顶级车手身上做无用功,还不如用来多了解中游集团的竞争对手,挑战需要一步步的升级,好高骛远的结果反倒是过犹不及!
所以能抓住对方习惯上的漏洞,更多是布里亚托利的功劳。
赛道上面的阿隆索,望着眼前逐渐远去的13号赛车,眼神中充斥着难以置信。
其他车手走外侧被人超车,一般被称之为“走大了”,算是失误的一种。
可阿隆索不同,他是主动走大,始终把节奏掌控在自己手中!
恰恰凭借这份过硬的车技,以及绝对自信的状态,阿隆索才会拿半雨胎去硬拼陈向北的软红胎,展现出一副吃定新人的强硬姿态。
结果万万没想到,新人这么“鸡贼”,做了个假动作从内侧快速超车了。
并且阿隆索冥冥中有种感觉,那便是自己的心理状态跟操控动作,全部都在陈向北的意料之中,对方才会如此从容跟精准。
中国小子的“车商”有这么厉害吗?
f1想要成为历史级别的车手,激进跟莽撞只能用来打开局面,真正屹立车坛不倒靠的是“智商”。
强如维斯塔潘,“炮塔”风格也只是他的新秀阶段,当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之后,能感受到他开车风格越来越稳,已经不会再去做无谓的冒险动作。
比如说那种把赛车往弯道一扔,“让者孙”的鱼雷举动。
这个时代的两位gota级别车手,舒马赫风格更接近于赛道,充斥着激情跟火药味。
阿隆索风格,其实更偏向于普罗斯特,他的优势在于智慧驾驶,以及长距离节奏。
这并不是说阿隆索保守,而是说他属于“技术流”。
就拿超车举例,阿隆索极少做出那种内线强硬挤压的操作,他喜欢极限挑战外线超车,亦或者通过弯道的走线组合超车。
很多时候细看阿隆索弯道操控,能感受到一种无法形容的赏心悦目,把赛车驾驶操控给展现到了极致!
正是凭借着顶级的技术,阿隆索才能纵横车坛二十年,从自然吸气开到了涡轮增压,再到后面的混动时代。
从传统吸尾流抽头超车,到新一代的drs超车。
以往阿隆索面对的围场年轻车手,大多数都偏向于冲动跟莽撞。
毕竟挑战这位围场大魔王,去玩技术流那跟关公面前耍大刀有什么区别?
还不如试着莽一下,说不定就成功了。
陈向北以往在各种媒体跟舆论中的形象,也是一副嚣张狂妄的模样,阿隆索真是万万没想到,对方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玩了手技术超车。
有意思,真有意思……
意识到陈向北的“表里不一”,阿隆索嘴角流露出一抹嘲弄笑容。
看来自己真的是大意了,被给新人给摆了一道。
阿隆索能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现场观众却大多数感到无法接受。
“阿隆索都挡不住中国新人,这怎么可能?”
“刚才到底发生了什么,北就这么轻松超车了?”
“就算轮胎性能有差距,也不应该出现这种画面!”
“fuck,难道说中国佬真就无法阻挡了吗?”
各种痛心疾首的声音响起,如果说连阿隆索都无法阻挡陈向北,现场观众已经想不到谁还能挡住13号赛车。
“新王”汉密尔顿,亦或者“车王”舒马赫?
事实上现在汉密尔顿的处境,已经处于挡不住的边缘。
当然,他挡不住的不是陈向北,而是一直追击的舒马赫!
历史上面的10赛季,梅奔赛车性能只能排围场第四快车,并且距离前三的红牛、迈凯轮、法拉利,出现了断档式积分差距。
复出的舒马赫由于身体旧疾,再加上需要适应全新的轮胎跟动力回收系统,他的表现其实很一般,还没有跑过队友罗斯伯格。
但阿尔伯特公园赛道的雨战,抹平了赛车性能差距。
另外舒马赫面对近在咫尺的冠军头衔,他仿佛请来了曾经的自己“附体”,爆发出超乎目前状态的速度,匹配上七冠王那股势不可挡的锋芒。
就算是“新王”汉密尔顿,依旧差了点意思!
追击跟进攻带来的重压,让汉密尔顿防守变得愈发困难,好几次舒马赫都已经完成了抽头,却在对方“同归于尽”防守威胁之下选择了放弃。
汉密尔顿从始至终就是一个有着历史级速度,并且风格非常强硬且不那么干净的车手,轮对轮想要从他手上讨得便宜的车手几乎没有。
包括如今的舒马赫,以及后世的维斯塔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