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伟只是用空间大致扫了一眼,就跟他们挥手告别了。
半路上,他偷偷的将这些箱子收进空间,等他将卡车开回幼儿园的时候,卡车的车厢里面已经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了。
在幼儿园中,孙志伟付了几块钱油钱,又跟童佳佳打了个招呼就回了京城饭店。
做事情要有头有尾,他还住在这里,不能随便玩失踪给人家添麻烦。
路过大厅的时候,遇到熟悉饭店的经理,还随口问他一句:“书画买到了么?”
“买到了,东西真不错,不过数量太多了不好带,暂时就放在朋友家里,等找个时间再托运回去。”
简单几句话把事情交待清楚,他就回到房间取了行李箱,然后下来退房。
中午之前,他坐上了饭店的专车,直接前往机场,并在司机的目送中走进机场的大门。
在确认司机载客离开后,他才在机场的厕所里换回原本的样子,然后自己骑车回城去了。
回到城里后,孙志伟没有回家,而是继续留在外交大楼打发时间,直到晚上下班时间,他才跟其他同志一起下班回家。
当晚,家里地下室的一个角落里就堆起了一排木头箱子。
至此,购买字画这件事就此告一段落,大批的字画静静的躺在檀木箱中等待价值的飙升。
次日又是一个周末,两个小的这周在学校都有活动,就留在学校没有回家,孙志伟正好带着童佳佳一起逛友谊商店。
两人吃过早饭,各自换上一套新衣服,骑上自行车出了家门。
他们顺着文津街一路向东,穿过故宫背后的景山前街,一直骑到朝阳门,然后朝南拐向建国门。
友谊商店只有一家,位置就在建国门东边几百米的外大街17号。
商店大门前有一排铁栅栏,隔绝开了两个世界,门口还有一道门岗阻拦闲人。
这栋新楼是73年开始使用的,,店内有食品、百货、工艺品等营业厅,还有银行、托运、洗染等综合服务设施。
当时“友谊”的口号是:“市面上有的商品,我们这里要最好;市面上缺的商品,我们必须有;外国时兴的,我们也得有!”
以前这里还是只能凭护照、华侨证或者外籍工作证才能进,普通市民只有驻足张望的份儿。
两人到了门口后,孙志伟就带着童佳佳直接越过门岗,将自行车骑到栅栏里面,然后将车子停好。
门岗见他们神色从容,也不敢强硬阻拦,只是问了一句:“您是外宾么?”
孙志伟也没多话,从口袋里掏出一迭外汇券朝门岗扬了扬。
自从去年发行了外汇券之后,外汇券就成了友谊商店的通行证,只要你手里有外汇券就能进来消费了。
门岗看到他手里的外汇券,也没再说话,而是重新缩回了门岗里面。
现在这个情况还不明显,等再过几年,来华公干、留学、旅游、做生意的外国人和华侨越来越多。
外汇券也开始部分流入普通人的手中,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普通人,走进这家以前他们进不来的外宾专卖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