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需要苏联和德国的坦克情报,包括但不限于坦克投产时间、型号、防御钢板厚度、射程、速度等。”
“第二,我需要苏联大口径重炮在远东地区的部署数量以及位置。”
“第三,。。。”
“你先别第三,你的第一我就无法做到,坦克我知道,但我们并没有发现哪个国家在大批量的生产和列装,你是从哪知道的消息,苏联和德国会批量生产?”
这有点难解释了。坦克是决定二战胜负的关键性火力,但现在才是1931年,可能各国都在研发改进,都没有批量生产,失策。
“这个信息我不急着要,只要后续你的欧洲小组帮关注就可以。我只是提前准备。”
“你又是大范围的战略布局?”
“不要说的那么高大上,我只是未雨绸缪,未雨绸缪懂吗?还没下雨,但我要先买好雨伞带着,等下雨了,我就立马可以用上,不用再冒雨去商店买。”
“你在小看一个国际特工的语言能力。”
“我可没这个意思,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就怕你们理解错误。既然你们这么自信,我就正常说。”
“我们再来说说你第二个要求,你确定你是为中国红党服务吗?”
“我确定,你的意思我也明白,按道理,现在红党不需要你们苏联远东地区重炮的部署情报。这是我的小组需要的情报。我的小组,需要对付日本关东军,特殊时候,我需要这些重炮的支持,你明白吗?”
“我明白。但是这种重要武器的部署情报,连苏联红军内部都是保密的,你的要求,无法达成。”
“那我退一步,当我需要的时候,某个区域的重炮可不可以支持?或者只要某一个位置的重炮情报,我可以不需要全部。”
“我听出来了,你是想轰炸特定的建筑和区域?”
唉,陈捷华也是头大,想到利用苏联红军的重炮对付即将出现的“防疫给水部队”驻地,看来不是这么简单的,还得从长计议,重新布局。
实在不行就只能自己故技重演,用自己的空间运输c4和大批量炸药,直接去炸,但这样变数就大了。
“算了,这个第二,我们后面再谈。现在能说第三吗?第三你肯定能办到。”
“我需要你加强在德国的特工配置,重点关注德国海军的情报。”
“为什么是德国海军?”
“这个没法说,后续适当的时机我会告诉你。”
“可以,这个要求我可以答应你。”
“看来今天没算白跑。”
“附送你们一条有价值的情报,日本海军正在建造超级战列舰,排水量超过七万吨,24门450毫米主炮。设计图纸已经完成。”
“哇哦,怎么可能!这么大的排水量,24门450毫米主炮,甲板得多厚?得要多大的动力舱?”
“没有不可能,我亲自推动设计的,资金都是我筹集的。”
“你帮助日本海军建造这么大的战列舰,目的是什么?这已经远远超过《伦敦海军条约》的约定!你是想让我们把消息泄露出去,让缔约国找日本的麻烦?”
“你们慢慢想,我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