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偷老爹点钱没什么的吧
苏澄觉得原创团队应该一开始并不是为了赚钱去的,不然也不会取《我告诉你》这样带有免费资源工具站的名字。
他们可能更想改变网络上的购物消费环境,所以才创建制作了这么一款产品。
该产品推出的时候甚至都没有做过任何宣发,短短一年时间就从一款小众精品软件成长为了大众化的软件,积累了超高的用户体量。
但很快这种反响就引起了几家头部电商平台的注意。
因为《我告诉你》的功能性实在太强大了。
什么优惠券、补贴、满减、好评返现、这省钱卡那极品卷,有时候还得让消费者去浇水种地收菜才能拿到卷等等等等。
最后消费者发现自己费尽心力去计算优惠,这卷那卷的迭起来……诶?怎么还不如上周直接买的价格?
商家和平台在背后对消费者玩什么套路都无所谓,只要你不是史低价的那我就不买。
中文互联网不允许存在这么牛逼的软件。
这种极高的透明性严重地“侵犯”了电商平台原本触手可及的利益。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电商平台都更新了反爬虫系统,甚至还要求自家入驻的商户经常更换链接,并且在平台内部也进行了技术性的调整。
我不让你爬我的网站,你没数据怎么更新?
总不能手填吧?
为了堵住舆论的影响,平台自己更新了一个“价格趋势”,但只有一个月内的价格趋势,且不计入满减卷。
那这图有和没有没啥区别,常年都是一个价。
可以说《我告诉你》还没来得及商业化就失败了,客户正在一点点流失。
从苏澄的标准来判定,《我告诉你》其实并不能定性为‘不良资产’。
准确来讲,该产品处于良性和不良的边缘地带。
因为产品现在还有很多用户没有卸载,但下滑的速度很快,可能三五个月以后,就是严重的不良资产了。
给这份卷宗定性的“审判员”没有名字,只有一个集团内部的代号【at10867】,只有总部知道前一个定性的人是谁。
苏澄觉得他应该是一个做事非常保守且具有前瞻性的同事,而且在集团的职务应该不低。
起码k15以上才能有这样的水平。
严格来说,这位同事的定性没啥大问题。
按照标准流程,他们晟跃是除总部以外的最后一道关卡,就是负责重新梳理卷宗,查漏补缺。
如果与前者的意见不一致,可以给出一定的改善方案,由总部再进行评估后续的改善方案是否有可行性。
如果有的话那就按照方案执行,如果没有的话就同意前者的处理意见,或者给出自己不同的处理意见。
流程能走到咨询公司手里的卷宗,基本95%以上的资产直接同意前者的处理意见没有任何问题。
要是能改善相关的问题,以低成本的价格扭转乾坤,那就是晟跃的一笔功绩了。
晟跃这道程序干的是这个事儿。
苏澄对这款软件颇有兴趣,他脑子里已经产生了许多可以落地执行的改善措施。
不过他并不打算上报龙若璃和总部。
苏澄想直接便宜卖给自己的shadow公司,然后由他自己来做。
在当天的组内集体讨论会议上,苏澄单独把《我告诉你》这项集团资产拿了出来,想让大家公开讨论。
众人对这款产品的分析和看法都挺一致的,几乎全都同意上个大佬的数据评估,几乎没什么争议点。
因为《我告诉你》这款产品严重地依赖网络爬虫,电商平台做了反爬措施那就判死刑了。
假设手动爬数据太消耗人力物力,投入产出比极低,更何况人力爬根本爬不动这么庞大的数据。
唯一在意见方面有出入的地方就是这款产品的建议处理价格。
《我告诉你》能尽快脱手是最好的,不少人的意见是在价格上可以再打一些折扣。
这家子公司还没来得及商业化就死掉了,账上虽说没钱,但也没欠薪,几十个员工的社保薪资照常发,这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不如现在就直接将他们遣散,根据他们的个人意向看是回集团工作还是其他怎么选择。
如果愿意回集团工作,总部应该会将他们派到互联网方面的公司就职。
不过根据他们的履历和所达成的成绩,这个团队可以再申请一次前进者计划,再找集团拿一笔钱创业。
目前《我告诉你》最值钱的是积累起来的用户和日活。
虽然用户在不断的下降,但依旧有很大的体量。
至于为什么要在价格上打折扣,是因为软件没有任何功能性了,用户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流失。
现在还没卸载的用户只不过还没发现端倪而已,原创团队在app上发布了一则[正在修复和调整]也留住了一大部分用户,希望以后能够继续使用。
但这只不过是缓兵之计,只有行内人士才知道这款产品已经进棺材了,现在拖住用户只不过给集团一点时间看怎么处理。
所以在这个窗口期尽快找到一个好买家才是最优解,能够最大程度地为集团挽回损失。
简单来说一句话。
时间拖的越久,用户流失越多,产品越卖不上价钱。
前辈给的意见是650万左右,但这个数字只是大致估计,苏澄等人要根据他们的经验和判断力给出一个更专业的数字。
有说500万便宜甩卖,也有说700万,还有人说先报价1000万,最后给到六百就行。
反正只要价格超过220万的创业基金以及一年的团队薪资,集团单从成本经济上就不亏什么钱。
能多卖肯定多卖,因为他们现在代表的是集团的利益。
可假设站在苏澄的立场上,他可不希望《我告诉你》的价格七八百万乃至一千万。
这都是他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啊!
当然价格越低越好。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扎着单马尾的女生站了出来:“苏组长,我可以说一说我的意见吗?”
苏澄将目光转移到她的身上,并且注意了一下她胸牌,上面写着:吴晓彤三个字。
她应该就是林琳之前提到过的那个聪明机灵的女生了吧,还被推荐给了苏澄作副组长的人选。
苏澄伸出手示意她可以讲。
吴晓彤轻轻地清了清嗓子,然后便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现在咱们集团这款《我告诉你》的体量还很大,我觉得后续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嗯?
苏澄皱起眉头:“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这款产品还有救。”
苏澄:???
还有救?
不是姐们儿。
你别搞事情啊。
我都准备要捡个小漏了,你不会想拿出一个绝世惊人的方案来把这家公司给盘活吧。
集团总部给机会的虽然少,但不是没有。
这女生看着就机灵,该不会和自己的想法撞车吧?
苏澄甚至还注意到了她的用词。
吴晓彤用的是‘咱们集团’和‘我们’这种字眼,说明她也是忠诚的帝豪小将。
不过吴晓彤并没有提出什么具体的方案,只是指出有很大的改善空间,模糊地讲述了一下大方向。
这让他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