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转型成功!
严悦注意到了吴晓彤的异常神情,便起身前来悄摸摸地打听。
“晓彤,咋回事儿啊?”
吴晓彤见四处无人,便将事情简单地说了出来。
“啥玩意儿?《我告诉你》已经卖掉了?这么快吗?”
吴晓彤轻轻的点了点头:“嗯……”
严悦立马就开始吐槽苏澄:“那他为啥不早说啊,让你白白费了那么多的功夫。”
“你看你这脸憔悴了那么多,黑眼圈都出来了!”
“也不怪他吧。”
“这还不怪啊,卖掉了应该第一时间告诉你啊。”
“他很忙。”
“忙个屁。”严悦低声骂了一句,紧接着就抬头观察四周有没有人听到,确认安全以后才继续跟吴晓彤交流。
严悦觉得吴晓彤有点傻。
我都帮着你骂了,你就也跟着我一起骂发泄情绪就完事儿了呗。
你替他找什么借口啊?
“小悦,不是这样的,苏组长手上的事情很多。”
吴晓彤还在替苏澄解释。
苏澄通知还是不通知她都不是义务的,人家肯定要先忙完自己手里的事情才顾得上她啊。
再者。
就算没卖掉,她的方案也过不了苏澄那一关,结果是一样的。
严悦撇了撇嘴:“行了行了不说了,走吧吃饭去。”
……
接下来的几天就由陈素娜套马甲与帝豪集团走程序。
交易结束以后,陈素娜获得了《我告诉你》的核心的代码和后台权限,苏澄仍然把这个交由小陈进行管理。
赵鹏那边的程序改进是同步的,等改好了以后苏澄就把代码复制粘贴给陈素娜,让她上后台更新上去。
改版的程序难度并不高,值钱的是苏澄的想法和一整个创意。
程序大概也没写多久,大概就两个模块的任务量,从开始动工到后台更新也就两周的时间。
与此同时,地推业务也在进行,苏澄挑选的城市是京州。
这个没什么争议也不需要纠结,距离近就好操控,赵鹏能够把控,出现问题苏澄也能随时介入。
接下来就交给用户和市场进行验证了。
苏澄这辈子都没创过业,初高中的时候收同学钱代写作业大学帮忙肝论文不算。
他帮其他老板解决过不少商业难题,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告诉你》是苏澄的处女作品。
要说内心没有一点波动那是假的,恰恰相反,苏澄内心的波动还很强烈,比较期待用户们的反馈,他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用户们的认可,尽可能的留住现存的用户。
这就是帮别人解决问题和自己创业的区别了。
前者可以不带任何情绪的去理性思考。
但轮到自己上,就要被主观上的情绪等因素影响,判断力和理性会出现波动。
即便强如苏澄,即便已经他在别人盘里实操过很多次,但到了这种时候他心里还是会紧张,会出现忐忑情绪。
出现这种情绪是正常的,即便99%的确定自己能行,还是会产生相应的情绪。
苏澄相比较起其他的创业者,优势可能是能够更快的平复这种情绪上的波动。
他能够清晰明白地把这背后情绪产生的逻辑和来源搞清楚,然后采用最理智的方式去处理。
其余的就全都是商业上的事情了。
……
吴晓彤这几天一直关注着《我告诉你》,她还调查了相关的买家,好像是一家在国外注册的公司。
她也没搞清楚为什么会有外资公司买这个产品?
难道是在国内创业的外籍华人?
滴咚~
手机上突然弹出来一条更新通知,正是来自《我告诉你》这款app的提醒。
伴随着手机上的滴咚,吴晓彤的心脏好像也跟着滴咚了一声似的。
嗯?
更新了?
是做了新的内容吗?
吴晓彤立即更新软件,迫不及待地打开界面想要看看产品到底新出了哪些内容。
开屏以后,吴晓彤首先阅读到了一则《告用户通知书》。
内容大概就是解释一下产品的定位和业务内容的变更。
里面简单阐述了内容变更的原因,为什么不再继续做价格趋势跟踪,将爬虫和反爬的问题解释了一下。
更多的是介绍软件更新以后的新业务。
让她感觉到惊讶的是。
《我告诉你》在砍掉“价格跟踪”业务以后,竟然真的转向了线下,而且还真的是用餐方面的功能。
转型的新业务完美契合该产品原来的核心功能,准确来说符合同一类人的使用需求。
会关注价格走势的用户大概率也会看餐厅的评价,这个群体是高度重迭的。
这个变动跟她的想法不谋而合!
吴晓彤在冒出来这个想法以后,不由得沉闷的笑了:“我是不是大言不惭的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想法撞车是常有的事,在详细了解过《我告诉你》展开的新业务后,吴晓彤确定了自己刚刚的想法。
“好像确实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了。”
她的想法和方案是模糊的,而《我告诉你》更新的功能是准确的。
模糊和准确是两个概念。
想法模糊往往就等于0,等于失败。
想法准确,那就代表着方案和措施有目的性和指向性,是有意义的存在,越准确成功率就越高。
《我告诉你》主打用户们对餐厅的真实评价,以此作为基础为其他用户提供参考度。
“切入点有点独特新奇。”
吴晓彤抿了抿嘴,好像也可以说成……刁钻?
既然这样的话,那背后应该做好刷评价的防范措施,什么水军账号刷评价那种肯定要杜绝。
吴晓彤甚至都没去吃午饭,她抱着手机开始对着《我告诉你》逐一分析了起来,她想知道背后的新老板都做了什么事情。
伴随着新业务的转型,他们首先给出了餐费补贴。
只要认真写一份评价,即可获得餐费补贴,直接补贴消费账单的百分之五,最高可以免单!
直接打款到用户指定的微信、支付宝、银行卡或者其他什么账户。
“这个行为应该是想留住用户,同时给他们的新业务打基础吧?”
吴晓彤觉得自己分析的应该没错。
因为新业务主要围绕的是评价来让用户参考的,你新业务一条评价都没有,用户何来体验感?怎么参考?
这一点其实很好看出来。
不过她觉得补贴的比例应该往上提一提,5%太少了点。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提高到20%就不错?
应该会吸引更多的用户来写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