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诶澄哥,为啥你今天要请客吃饭啊?”
苏澄:???
“请客还需要什么理由吗,心情好不行啊?”
“行行行,其实我还以为是黎姐回来了呢。”
“她啊……应该一时半会回不来,前两天给我打电话说快了,但这两天又没信儿了。”
菜陆续上桌。
“澄哥,你试试这家,应该会很好吃。”
“为什么?”
“这是我用软件匹配出来的餐厅。”秦奋嘿嘿一笑,“你知道咱们前两天在会上讨论的那个《我告诉你》吧,就那个软件,咱们集团卖了以后他们进行了业务转型,现在主要做餐厅。”
张烊文略显惊讶:“啊?真的假的?你用那个软件匹配的啊?”
“对啊对啊,咱们公司其实有很多人都在用了,他们都说挺不错的。”
秦奋脸上洋洋得意,他觉得自己还挺前卫,拿到的是第一手的信息。
“你们先尝尝他家味道咋样,我待会给他写个评价,还有可能抽到免单呢,说不定还能给澄哥你省点钱。”
“诶,澄哥你怎么一点都不惊讶?这个软件可是经我们手卖出去的呀?”
“惊讶个屁,我早就知道了,昨天还私下里跟吴晓彤讨论来着。”
“啊?你早就知道了啊?”秦奋眼里多了一抹失望,他还打算今天给苏澄显摆显摆呢!
三人开始吃他家的菜。
苏澄全程笑而不语,他就当今天晚上是体验自己开发的软件了。
餐厅菜肴的口味确实不错,而且服务也很好。
并且三人都还发现了一个小细节,那就是这家餐厅也同样会送他们小礼物。
上次他们收到的是酒精和眼镜布,这次他们收到的是打火机和条状的次用漱口水。
服务员微笑着将小礼物送给他们三个。
秦奋是第一个反应过来不对劲的,他把眼神转向苏澄和张烊文,发现两人似乎也识破了这家餐厅的用意。
这不就是小礼物博好感的那种伎俩嘛?
说实话,秦奋上次自从收了那家餐厅的小礼物以后,这次再收的话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感觉了。
用餐体验也远不如上一次。
用网络用语来说就是:立马下头了。
这种伎俩被发现了以后,其实就会起到反作用,是会遭到客人鄙夷的,作用力不会长久。
店家所提供的服务也就失去了分量,失去了惊喜感,也失去了餐厅原本的色彩。
“澄哥,你怎么评价?”
“不好评价。”
秦奋撇了撇嘴,他从内心产生出一股厌恶感:“我怎么感觉他们有点虚伪,这种伎俩有点,怎么说呢……卑鄙?”
没等苏澄表态,服务员又来给他们上主食。
但秦奋的饭却被搞错了,他点的是咖喱鸡腿,结果服务员给他上了一份酸菜肥牛。
“三位请慢用。”
“等一下,我点的好像不是这个诶,你们是不是搞错了……”秦奋提醒道。
服务员先是诧异了一下,然后便核对起了桌面上的清单,发现还真的是他们后厨搞错了。
“不好意思先生,我马上去跟后厨那边沟通,应该是太忙了弄错了,请您稍等哈。”
服务员又重新把这份主食端了回去。
没过两分钟,她又重新赶过来向秦奋道歉,并且解释他们的做法:“先生,后厨那边正在为您补做,为了表示歉意,我送您两块巧克力吧。”
她从胸前的围裙里摸出了两块德芙双手交到了秦奋的手里。
“没事儿没事儿。”
秦奋在收下巧克力以后大方地向她表示没有关系不用那么内疚。
他一上来就发现店家上错了并指出了问题,本身没多大损失也就多等几分钟的事儿。
没多久,秦奋点的咖喱鸡腿被端了上来,并且后厨还多送了他一只烤鸡腿。
“我猜你待会要在软件上给这家店写好评了?”
“你怎么知道?”
“一猜就是。”
“为啥澄哥你每次都能猜那么准?我有表现的那么明显吗?”
秦奋不太理解,这家店明明让他产生了不好的感觉啊,不但用套路,后面还上错了菜,他不给差评就已经算好的了,为啥苏澄能猜中他会给好评啊!
用互惠这样的套路伎俩来博得用户好感,以此拉高营业额和好评度确实挺卑鄙的。
但总有人不知道,所以啊……一招鲜吃遍天。
虽说前面三人识破店家的伎俩很败好感,但是碰巧秦奋的菜被上错了,餐厅一方做出了弥补措施。
重点不是弥补,而是“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弥补了先前的不足。
所以秦奋才会给他们好评。
就比如说上错了菜,然后重新做一份,而且还加了鸡腿送了巧克力。
那这个服务就不是送小礼物那种套路的所有人都有的东西,而是专属的、定制的、个性化的服务。
秦奋和张烊文听了苏澄的解释以后恍然大悟。
“他家的做法明显是学那天晚上我们吃的那家餐厅,你看着吧很快京州大部分的餐厅都会送小礼物了,这一招要被玩腻。”苏澄默默的摇了摇头。
“啊!那澄哥,我们要不要提醒一下他们?”
“提醒个屁肯定不提醒啊,我们就是专门干这个的,他们都把生意做明白了,我们赚谁的钱去?”
“诶,好像也是哦。”
苏澄看向身旁一直默不作声的张烊文:“小张呢,你觉得他家怎么样?”
“我感觉还不错,他家确实挺好吃的。”张烊文的评价就很客观了,“假设不考虑那些套路和秦哥享受的‘专属个性服务’的话,我也会给他们好评。”
“那你待会也可以给他们写评价。”
“啊?怎么写,下载《我告诉你》这个的软件吗?”
“对。”
“不是只有秦哥才能写吗?”
“不是啊,我们三个都能写的,这软件又不是团购,有订单才能写,我们把照片拍上去写就行了。”
这是苏澄设计的一个特别之处。
这顿饭好比三五个人,那三五个人都是可以参与都是可以写他们个人评价的。
而不是团购订单那种一个订单才能写一个评价,那一桌只能一个评价那得多久才能正向循环起来啊。
为什么《我告诉你》在没有宣发的情况下依旧有一个新增小高潮?
原因就在这里。
他的这款产品已经产生人带人的现象了,发展的速度比苏澄想象的还要快。
看来……他可以提早实行商业化开始赚小钱钱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