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我那骨朵一样的闺女,被五六个蛮子折辱,最后下身破裂,流血数升而死……她才十一岁呐!”
一位头上插着玉钗的妇人泣啼不已。她身上衣服素净,发钗用的玉质也相当寻常,显不是什么富贵之家的女子。
草军将士也一个个激愤得后槽牙都要咬碎。
他们留守潮、循两州的同袍,都被高彦军杀害,做成京观。义军与粤东汉民之间,形成同仇敌忾的局面。
互相感染之下,一片喊打喊杀之声,正是所谓的“士气可用”。
朱温眼中却浮起淡淡的忧色。
高彦军已经遁入潮州以北的茫茫大山当中。
这片山区重峦迭嶂,地形复杂,对于汉民来说,是很少涉足的领域。
依靠蛮僚的协助,高彦可以在这一片如鱼得水,己方贸然进击,很容易陷入被动处境。
高彦发动劫掠之前,纠集蛮僚,正是算准了这一点。
草军要获取岭南汉民的民心,也就承担上了保护他们的义务。
面对人民的热情与激愤,倘若无所作为,将给火热的人心泼上一桶桶冷水。
高彦这一番,将朱温等人拉入了明知有陷阱,却不得不跳的局面。
“当初焰帅也是在这样的群山当中,折在咱们手里的。”朱温对段红烟道。
“这不说明咱们的山地战能力,亦很可观么?”段红烟对于出战持积极态度。
朱温闭口沉吟。
黄巢派他和段红烟北上,就是去收拾高彦的。朱温如果拖延不战,不但寒了两州百姓和将士之心,也可能令黄巢不满。
军心、民心可用,己方得了人和。高彦在潮州以北群山中,有土生土长的蛮僚协助,是得了地利。
战,有胜算,也有风险。
可世上哪有不冒任何风险,就能得胜的道理?
面对将士们汹涌的请战之声,朱温知道,这次恐怕由不得自己决定了。
除兰素亭、朱珍和朱温一样持稳重态度,其他人都希望尽快收拾高彦。
对付高彦这种奸险狡诈,滑溜无比的货色,要重创他,最有效的办法是以身入局,从内部破掉他的陷阱。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等这番出兵,是为了两州百姓,希望众位多动员地方民兵,每隔数里设置哨寨,布探骑于其中,以烽火为号,我军若有不虞,请各位尽力支援!”朱温对两州头面人物郑重嘱咐。
他不可能将安危全部交给这些士绅,让霍存率领少许精锐留在后边,一旦有变,马上和民兵一同,前来接应。
又对众将道:“出征时,应多携类似‘木牛流马’的独轮小车,既能运输辎重,遭敌时又可用于防护。”
宋州之战时,雪帅齐克让也曾使用“木牛流马”作为障碍物,阻挡草军追击,掩护官军撤退。
多算胜,少算不胜。既然要进入不熟悉的战场作战,朱温必须拿出十二分的谨慎。
他已尽可能进行庙算,战事成败剩下的因素,则取决于三军上下的临场发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