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与薛岩翻脸
车轮在青石街道上碾过,车辕驾着的马儿是来自大同关外的青骢马。
不光耐力强,性格更温顺,最适合用来驾车。
马车中。
平儿绘声绘色的描述林黛玉如何装腔作势,“明明知道颦儿是装的,偏偏大家看的就是心疼,难怪老太太最宠爱她。”
没有特殊原因,王信从来不坐轿子。
今天为了陪平儿,王信也没有骑马,没有升总兵的时候,车夫是从外头雇佣来的,如今升了总兵,许多事就不方便。
家里的亲卫多了,以前厨房两个人就不够用,变成了三个人。
进出的轿子、牛马牲口也需要管。
于是府里的佣人又多了,大大小小十八人。
车夫两人、伙夫三人、佣工三人、丫鬟四人、粗使婆子四人,管事和管事媳妇各一人。
比起别的总兵,王信属于非常寒酸。
不过王信无所谓。
“她开心就好。”
王信放了心。
贾府的下人已经延续了几代,形成了自己的封闭社会风气,光一个背后嚼舌根就能把人呕死,以前自己在凸碧山庄亲自看顾,现在已经离开,想再去也不行。
虽然林如海还活着,按道理没有人不开眼,可凡事就怕万一不是么。
平儿欲言又止。
以林姑娘和信爷的关系,此次竟然一句话也没有过问信爷,难道林姑娘对信爷生气了?
不过想到府里三小姐和信爷成亲的日子已经定下,平儿不愿意多事。
虽然林姑娘的容貌品性的确令人惊叹,可三姑娘的手腕,平儿也佩服至极,加上与三姑娘关系更亲一些,三姑娘和自己关系也不错,平儿心底里还是更喜欢三姑娘一些。
马车弯弯绕绕几条街,一路顺利。
回到了家门口,王信先跳下马车,然后也不等平儿反应,一把把她抱下来。
平儿在马车上探出头并伸着手,原以为王信会扶她,谁知道突然被抱起,晕头转向吓得尖叫了一声,反应过来又羞又喜,不禁举起手轻拍王信的胸膛一下。
“信爷,怎么能在外面胡闹,快放我下来。”
平儿想到被外人看见,心里就羞的不行。
“看见就看见,我又没有做什么。”
王信说归说,为了平儿着想,还是轻轻放下平儿,扶着平儿站稳。
周边虽然不是权贵之地,但也算幽静。
几家邻居是做生意的,也知道王信的身份,特别是王信升了总兵后,几家邻居越发客气和尊重,平日也不敢轻易登门拜访。
“嘿嘿。”
石敢当和几名亲卫傻笑不已。
“笑,笑,史平都当父亲了,你们还跟孩子似的,白长了这么大个。”王信转过头把几人教训了一顿。
无缘无故挨了一顿骂。
石敢胆子最大,不爽的嘟囔道:“娶媳妇有什么好,史平自从娶了媳妇,天天被他媳妇管,出来喝酒都得偷偷摸摸的,我才不娶媳妇。”
王信被逗笑了。
“这才是孩子话。”平儿也掩着嘴,边笑边交代:“我已经约好了一位闺女,与她的长辈说了清楚,过几日会领家里来,你们两个说说话,看能不能互相看得上。”
这也是王信的主意。
他不强求。
看得上了,他当做长辈去帮忙牵线,看不上就算了。
反正媳妇是自己选的,日后过得不好,埋怨不到自己头上。
清官难断家务事。
对这方面王信很注意,包括史平不顾别人的态度,非要娶他的媳妇时,王信也没有插手。
“我不见。”
石敢当当即说道。
“必须见。”
“大男人羞什么。”
王信揭穿道。
石敢当当即否认,“我没有,大人污蔑我。”
几名兄弟半信半疑,狐疑的打量石敢当,感觉总镇大人说得才对。
石敢当更急了。
不理会他们闹,王信扶着平儿进屋,晴雯跟在后面一脸的无语。
平儿也觉得不妥,忙笑道:“这才到哪里,如何就如此了,不用你扶我。”
“扶一扶才好。”
王信没有放弃,生怕平儿有个闪失。
平儿于是不再说话,靠着王信身上,脸上则挂着洋洋幸福。一旁晴雯的大眼睛也不禁羡慕起来,就算她再迟缓,也能感受到平儿心里的开心。
通州城里有一座提督府,两座总兵府。
提督府如今没有提督。
因此提督府后半区域的内宅也空了,但是内宅空了,前半端的提督府衙门还是照旧,其中朱胜功依然住在提督府衙门和内宅之间的一间院子里。
左路总兵府在城东。
右路总兵府在城西。
右路总兵府内宅重新装修了两个月,空置了一个月,原本打算带着平儿她们搬过来,不过考虑平儿有孕在身,不清楚这个年代装修会不会有问题,所以王信孤身住在总兵府。
京城城门到通州城有二十余里。
王信不能每次都从京城往通州赶,到了他这样的地位,许多约束变成虚设,但是王信却不会乱来。所以大多数日子还要呆在通州。
“不如在通州买套宅子。”
薛蝌提议。
通州的房子很便宜,不过那是老黄历。
自从河西营外的集市做起来后,地价也水涨船高,每年都在新起房子,可依然供不应求,想买都买不到,许多人依然住在临时的棚子。
“你有房子?。”
王信问道。
薛蝌老实的点了点头,“我父亲三年前就在通州收了五套不错的宅子。”
“薛东家眼光不错。”
王信感慨。
薛蝌是真正的富二代。
全国都有房子,不只坐落繁华的地段,还是全款房的豪宅,更不提家里的生意蒸蒸日上,而且以现金流为主的那种。
上头有能干的父亲,自己混个编制,等着接手家业就行。
又年轻,又有才。
打量了薛蝌,王信不禁羡慕。
可惜这里是京城。
富二代的身份不够,户部挂名的薛蟠都被轻蔑的称为薛呆子,何况身份远不如薛蟠的薛蝌。
被自家大人看的不自在,薛蝌主动提议:“房子都空着,家父不缺钱,不愿意租出去,不如卖一套给总镇,只要总镇不嫌弃。”
“见到你父亲再说吧。”
王信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
一套房子哪里够。
薛岩靠着自己,建立了一条从关外到江南的商道,一跃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年入百万两,比整个聚众昌赚的都还要多。
辛苦一场。
倒头来都在为薛岩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