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贡院
二月。
荆州,贡院。
大汉士子们期待了三年的恩科会试,终于是正式开始了。
恩科会试为大汉首场,之后以此为例,每三年一次,与乡试并行。
会试考期沿用明清常例,定在一年的二月九日、十二日、十五日,共三场,每场三天,共考九天。
因为是在春天考的,所以会试民间惯例也叫春闱,而乡试则考在八月,同样也是三场九天,故而也叫秋闱。
去年十月份在武昌增设的额外乡试补考考棚,那是汉王给安徽、江西士子们的恩典,情况特殊,之后也不会再沿用。
二月九日,会试当天。
来自大汉各地的考生,已经纷纷云集荆州贡院大门外。多数都是湖广两省考生,仅有很少一部分为江西考生。另有三人格格不入,他们是安徽宿松县的考生。
荆州贡院的前身,是过去荆州满城某个八旗权贵的私宅。
现在这些八旗不是被砍了,就是正在大汉的官田矿山里做奴隶服刑,基本没可能活着出来。
大汉虽然已经废除奴籍,但目前来说只针对寻常汉民,要是遇上满洲八旗、蒙古八旗,以及汉八旗和包衣奴才,那都不在此列。还有犯了重大罪过,贪污渎职、残虐害民的士绅官吏,同样也有可能被罚为奴役。
考场入试,定在了上午八点。
才到凌晨四五点,就已经有一大堆的考生在贡院大门前排队。
荆州府衙得到消息,连忙请示上级,在得到命令许可后,这才安排考场衙役、军士提前入场,前往贡院维持秩序,同时搬去自鸣钟(闹钟)作为报时。
提前放考生入场是不可能的,这是大汉建制立国的首次恩科会试,所有考场规矩都是内阁、礼部、汉王联合拟定。
只要这第一场办好了,那以后都会沿用此例,轻易不会擅改。
考生们见到衙役和军士来贡院,那些衙役们还好,只是脸色有些臭,而军士全都面带杀气,看着就让人惧怕。
本来有些闹哄的考生,瞬间全都偃旗息鼓,乖乖退到数丈之外坐等。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而且这里还是荆州城,汉王的脚下,跟这些武夫丘八们争执,要是一不小心上达天听,给汉王留下不好印象,影响到未来官场仕途可就亏大了。
差不多干等两个时辰,自鸣钟准时报响。
“嗡!嗡!”
分开围坐的考生,立马闻声而起。
贡院衙役、军士跟着快步上前维持秩序,所有考生全部排队有序进场,并且入场前还要进行严格的搜身检查。
程驷举排在队伍最末,心底却是无比紧张。
都已经来贡院凭票参加会试了,程驷举还是有些不敢置信。自己明明只是碰碰运气,结果居然真的就通过了武昌增设的乡试补考。
当然,程驷举也差不多能明白,为什么自己能通过乡试补考?
武昌府的乡试考棚,加上他们安徽考生在内,皖赣两省的考生,总共就来了二十七人,江西二十二人,安徽五人。
确切地说,是九江、吉安两府各来了十一人,而他们宿松县就来了五人。
而江西考生录取了十三人,他们安徽则录取了三人。
如此高的录取比例,不用猜都能知道,肯定是汉王专门下令做出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