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打倒孔家店,救出孔夫子
聂宇认真听完南孔境况,尤其是偽清以来受到的压制,適时唏嘘道:“孔氏南宗,自元廷让爵,北孔兴盛,而南宗日衰。如今又被偽清韃子如此欺凌压制,实在让孤不忍嘆息。”
“传令下去,今后南宗祭祀盐,皆由衢州官府供应!”
陪侍秘书官连忙提醒:“大王,孔庙祭祀鉶盐,均取自山东永阜盐场。”
聂宇皱眉道:“取自山东盐场又怎样?山东也是我汉家之土,孤就是北伐收復山东,这山东盐场的盐,届时必与南宗一份。”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下方的孔广杓自然识趣起身应道:“草民代南宗孔氏及林庙先祖,谢过汉王恩典!”
谢恩归谢恩,双方都刻意忽略了眼下的鉶盐短缺,还有聂宇也没提及给南宗孔氏到底多少份额的盐。
这是当然的,目前的北孔街圣公府,每年的鉶盐配额是“岁贡四十引”。
一引约含300斤,岁贡四十引就是一年12000斤盐。
这就有点离谱了,聂宇倒不是给不起这些盐,只是单纯觉得没必要。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鉶盐在偽清时期可是属於顶级精盐,一年12000斤的顶级精盐,这待遇跟皇帝都差不多了。
歷史上,南孔最后还是得到了应允,允许享受跟北孔同样的岁贡四十引盐的待遇,但没有北孔的盐,而是改为浙江盐场来提供。
南孔北孔,终归还是不同的。
北孔怎么可能真的允许南孔使用鉶盐?
孔广杓恭敬谢恩过后,聂宇似乎就没了下文,只是有一搭没一搭的问著南孔宗事。
“说起来,孤光復浙江以来,还从未去过南宗林庙,待他日得空必要亲往祭祀。”
“大王能够亲临南宗林庙,南宗孔氏荣幸之至!”
“南宗这七条族规也很好,尤其这四、五两条,禁止冒名,禁止诡寄。南宗果为孔圣后裔,高风亮节!”
“大王言重!”
“南宗孔门只有翰林院五经博士吗?这官职似乎有些低了呀……”
“……”
二人这么对坐閒谈,真就是閒谈,从南宗林庙聊到南宗的世袭官职,真就是无话不谈。
通常这种情况下,差不多就是主要话题结束,应该找藉口暗示赶人了。
可聊了小半天,汉王都有些口渴喝茶了,还是没暗示孔广杓该走了,反而还越聊越起劲。
趁著汉王喝水的空档,孔广杓急忙思考起来自己有无遗漏,汉王日理万机,又刚打下江南,肯定没那么多空閒跟他这个南宗孔氏閒聊。
所以聊这么久,肯定还有话要说,而且还是汉王不方便说,得自己主动来提。
孔广杓今年刚三十五岁,嘉庆元年因父亲孔继涛来不及继承南宗就著急病逝,才轮到他这长子递补上位,统领孔氏南宗。
这倒没有对他管理南宗事务產生不便,实在是南宗太寒酸、太惨了。
內有七条族规约束,南宗无法像北宗的衍圣公府那样“野蛮生长”,外有清廷和衍圣公府的持续压制,南宗压根没法翻身扩张。
汉军之所以先抓了南宗孔氏族人,又放还不少人,不是聂宇下了命令,而是南宗孔氏確实没干多少坏事。
南宗也没那个能力去作恶,长期被压制下南宗占有兼併的田產实际很少,甚至不如一个普通大地主。
聂宇跟孔广杓提到南宗孔氏七条族规,其中四、五两条明確规定,禁止外姓人冒名孔氏族裔,禁止外人把田產诡寄南宗名下。
南宗再衰弱,孔氏也有免差减役之权。
禁止冒名、禁止诡寄,几乎就是绝了南宗坐大的可能。
这些族规来自前明的衢州知府沈杰,很有可能是前明已经意识到北孔腌臢,不想南孔也如北孔藏污纳垢,就严格规定了南孔言行家学。
南孔族规还有,禁止族人作恶坏事,作恶坏事者会进行族谱除名,除名了就失去免差减役特权。
可以说,就这么几条族规下来,別说跟北孔对比了,就是跟一般的大地主豪绅对比,南孔都是乾净的不像话。
既然这么干净,聂宇当然也不介意用一下南孔。
孔广杓经过一番快速思考,终於是察觉到聂宇已经几乎明示的政治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