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常瑞元胸口剧烈地起伏,愤恨道:“号称日不落帝国,连两天都没顶住!”
“丢尽了盟军的脸!”
侍从室主任张治中侍立一旁,低着头,不敢作声。
他清楚的知道,委员长此刻的愤怒。
不仅是因为战局的失利,更是因为在美英盟友面前丢了面子。
这场暹罗攻略战,是由杜聿明拟定,由远东战区司令部最高统帅,也就是常瑞元自己亲自批准的。
史迪威不是没提过相关的建议。
只不过,常瑞元怎么可能听得进去美国佬的意见呢?
这仗打不好,是切切实实影响到他常瑞元在盟军领导人之中的威信的。
就在这时。
一名机要秘书快步走了进来,双手呈上一份刚刚译好的电报,颤声道:“委座,楚云飞总顾问急电。”
只见他快步上前,一把夺过电报,目光飞快地扫过。
书房里顿时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张治中趁此机会悄悄抬眼,只见委员长的脸色变幻不定,时而凝重,时而惊诧,紧锁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来。
在张治中的视角看来。
常瑞元的怒火像是被瞬间掐灭了一般。
仅仅只是一封电报,就有如此神奇的功效,着实让人惊讶万分。
常瑞元一言不发地将电报纸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仿佛要从字里行间榨出更多的信息。
良久。
他才将电报递给张治中,语气稍显复杂地说道:“文白,你看看,看看这个楚云飞到底是个什么打算。”
张治中接过电报。
一目十行地看完,心中也是掀起惊涛骇浪。
电报的内容不是请求,不是诉苦,而是清晰的决断和部署!
很显然,楚云飞依旧习惯性的沿用此前的打法和思路。
以空间换时间,诱敌深入。
他很清晰的明白,着急的不仅仅是他们国军。
日军方面也迫切的想要重新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
楚云飞抓的就是日本人这个心理。
在此基础之上。
楚云飞沿用此前常瑞元的最高指示。
此前的钳锤并举。
在他的调整之下稍微改变了一些部署。
原本北路军的铁钳,成为了正八经的铁锤。
而南路军这个原本用来打击日军重兵集团的铁锤,变化成为了铁毡。
这已经不是被动的防御。
而是主动的反攻构想。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此次反击作战将会彻底的吃掉泰缅方面军的主力部队。
最关键的一点是。
楚云飞在电文的最后。
直接提出了向美国索要海量军火的要求。
那口气,仿佛那些飞机大炮本就应该是他们的囊中之物。
笃定美国人一定会在远征军的身上倾斜更多的资源一般。
张治中眉头微皱,细细思索一番。
想想也是。
有了英缅军这样的废物作为对比。
国军作为盟军主力之一,确实更加有资格获取更多的作战补给。
毕竟,面对日军的作战之中,哪怕是苏联人战损比也同样不好看。
一旦美国人尝试和日本人进行夺岛登陆作战,自然能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这帮小鬼子们的兼任。
“委座。”
张治中放下电报,神情稍显振奋:“楚云飞此策,乃是上上之选!”
“很显然,他看透了日军的虚实,抓住了寺内寿一急于求成的弱点。”
“南线避其锋芒,北线断其后路,此乃兵家正道!”
“此战若胜,非但能解缅甸之危,更能重创日军主力,一举扭转东南亚战局!”
“若是趁此机会,派遣第五军、第十三军南下继续攻伐可直接威胁新加坡以及马六甲海峡。”
“第十一、第十二则是向法属印支那方向进攻进而消除我华南地区威胁,进一步威逼桂南等地日军腹邸。”
常瑞元没有说话。
他走到窗边,背着手,望着窗外黑沉沉的夜色。
张治中知道。
委员长在思考。
虽然也不知道以他的指挥能力到底能够思考出来什么东西。
张文白和常瑞元两人其实也蛮有意思的。
一个xx头脑没有多少,但是偏偏喜欢搞xx。
ps:作者本人很尊重张文白将军,这里仅调侃其主张的民主改良。
一个军事才能没有多少,但偏偏喜欢指挥战斗。
张治中自己也清楚。
楚云飞的能力越强,功劳越大,就越难驾驭。
受他影响的部队实在是太多了。
华北地区就不说了,这次第五战区的军官训练团也要带到缅甸去亲临一线培养。
这成什么了?
人人都和他楚云飞有所谓的师生关系?
一个黄埔五期成为黄埔学长和保定栋梁们的“教官”也就罢了。
这么搞下去,谁还认他这个校长?
至少比。
眼下的危局,除了信任楚云飞,别无他法。
至少杜聿明没有办法协调史迪威调动相应的空军和装甲部队。
许久。
常瑞元缓缓转过身,脸上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威严和决断。
“就按他说的办!”他的声音斩钉截铁:“马上给史迪威发电!”
“不,直接给华盛顿发电!”
“告诉他们,中国远征军为了盟国大义,正在流血牺牲,我们需要大量的武器装备。”
“换句话说,楚云飞要的飞机、大炮、坦克,一架、一门、电报里面一点都不能少,他要多少,我们就向美国人要多少!
除此之外,关于远征军所提交的补充需求和报告,着联勤部速办,不得折扣。”(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