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番外-味道(上)
平行世界。
另一条时间线。
……
2024年,杭城。
“老板,办公室的租金……物业又来催了……”
安晴杵在那里,一脸为难开口说道。
许晨抽了口烟:
“行,我知道了。
你跟物业说再等几天,下周内肯定去把房租交上。”
安晴一脸为难还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了点头,便起身出去了。
……
前年被大厂裁员之后,许晨了大半年投简历、找工作,无奈就业行情太差而自己又老大不小,俨然已被社会强制退休了。
直到去年初时,在之前广告圈子的群里,看到了某个地产项目招标的信息,许晨才重操旧业,找朋友帮忙注册了一家广告公司。
他连熬了三天三夜做方案,参加了这个本地绿城地产的小项目比稿。
靠着些好口才也算是有些运气成分,最终拿下了这个总预算才二十万的小项目,解了当时的房贷与生存困境,也让他看到了未来的职业可能。
过去的一年半里,“东辰广告”又招了包括安晴在内的两个年轻新员工,并另外拿到了两个小营销项目。
可最近几个月,状况又变得异常紧张起来。
老项目都已经收尾结案,却迟迟没有新项目进来。
再如此下去,“东辰广告”便真的要关门大吉了……
许晨抽掉了最后一根烟,把烟头丢进红牛的罐子里,呼出一大口浓稠的烦闷。
天无绝人之路。
大不了便是房子断供被银行收走,自己“降维”做个体力劳动者。
好在自己孤家寡人,没结婚、没孩子,极端情况下也能活得潇洒……
许晨这样安慰自己。
……
第二天一早。
仅有的两个员工,安晴、刘博豪一大早来了公司。
见老板许晨还睡在会议室,两人蹑手蹑脚去了工位。
他们知道老板在杭城是有套房子的,但已经出租出去,拿租金抵月供了。
这大半年,老板都是吃睡在公司里的。
前年开始房价大跌,老板那套杭城房子估计也不值多少钱了。
有时候两个年轻人忍不住想,老板其实比自己过得苦多了……
许晨还是听到了动静,掀开盖在脸上的衬衫,揉了揉眼睛坐了起来。
他缓了缓神走出会议室:
“我得回趟老家,下周二才回来。
你们要是手上没什么事,周一放假也行。”
安晴和刘博豪互相看了眼,没有开口。
许晨:
“公司情况你们也都知道,我也不瞒你们。
可以看看外面的招聘机会,需要出去面试的话,提前跟我说一声就行……
后天我回来,咱们再一起看看比稿的项目。
也别太焦虑,你们俩都很优秀,只不过现在行情不好,终究会熬过去。”
安晴:“老板,我们等你回来……”
刘博豪:“我们这两天先汇总下各个比稿项目,等老板回来一起看看。”
许晨笑了笑:“我老家的香肠很好吃,回来给你们带!”
……
明天便是清明节。
许晨赶回老家天城,是要给父母上坟的。
飞机已经坐不起了,甚至高铁动车都嫌太贵。
好在还有“特快”可以选。
硬卧睡一宿也比高铁便宜,还省却了过夜的费用。
一举多得。
……
……
第二天一大早,天城。
许晨背着个双肩包,从火车站走出来。
广场上四下看了看,果然都还是十几二十年前的模样。
“故乡”天城,对现在的许晨来说,也只是一层精神意义。
原本老家的那套房子,在多年前父亲破产之后也早就抵债卖掉了。
而许晨户口也早就迁出,天城对他而言,也是“落叶无根”的状态。
正如此刻,“今晚睡在哪里”也还是个需要考虑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
许晨步行朝东走了一公里多,避开了火车站的“高物价”区域。
巷子里找了家早餐店,看了下价格才安心坐了进去。
家乡的豆浆油条小咸菜,还是有些挂念。
“咕咚咕咚”灌下一碗豆浆,忍不住又加了一碗。
老板娘收拾完桌子,趁空闲打开了店里的电视机。
权当是个店里的声响,让无聊透顶的生活,有个噪音分散注意力。
许晨嚼着油条,看了眼电视屏幕却怔怔出神。
这是天城本地的电视台,正在播放一则公益宣传广告。
内容大概便是“争做文明天城人”之类的内容。
而让许晨有些出神的,是拍摄这则公益广告的人。
谢冰冉,天城走出去的“亚运冠军”、“亚洲飞人”。
许晨想起些多年前的过往,忍不住笑了笑。
还真的是,好多好多年了。
那个吃不饱饭的小同桌,可怜兮兮的谢冰冉,现在已经在电视里了……
许晨有些好奇,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这才了解了当年那个小同桌的近况。
“亚运冠军”谢冰冉退役之后,曾继续在国家队做过一段时间的教练,后来又加入了沪城田径运动中心。
已经是“体育明星”的她,还是有很强的个人影响力积累,于是在几年前从体系内出来,在沪城创办了一家运动学校,就叫“谢冰冉运动学校”。
而在去年,她跟沪城佳定区合作的首家“冰冉运动场”,也正式对外开放营业。
新闻里,运动场去年开业时,除了谢冰冉自己,还有好些沪城本地的体育明星到场,吴闵霞、王力勤、姚鸣、邹士明……
许晨翻到谢冰冉最近的照片看了看。
多年过去,其实还是当年“冰哥”的模样,她没有多少改变。
许晨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心想三十好几的自己,大概已经是别人认不出的大叔了。
他放下手机,又大口咬下一段油条。
自己跟当年的同桌,已经完全是两个世界的人。
想想,还真是令人唏嘘。
……
吃过早餐,许晨去了附近一家大超市,买了些甜的点心、咸的酱牛肉。
都是等下上坟祭奠用的。
点心给老娘,酱肉给老爹。
记得小时候,父亲带自己去给母亲上坟,都是要包洋槐饺子的。
可对现在的许晨来说,都不知道去哪里搞洋槐了。
且在天城没有“家”,又能去哪里亲手包饺子呢。
……
……
“老家”还是原来的样子。
<div id=“pf-15812-1“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