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毕业前的准备
《茜茜的狗》拍摄场景不多,且内容简单,也没有什么特效需要制作。
最难的就是狗狗的调教和配合问题,这些对胡小北来说,恰恰也是最简单的事情。
因此,在有着两个多月的提前筹备,以及老合作班底的情况下,仅仅只用了十天不到的时间,就已经拍摄完毕。
至于后期的配音工作也很简单,由于主角是土狗阿黄,相对来说,其他演员的台词很少。
更多的是用精湛的表演和拍摄方式,来呈现剧情效果。
考虑到要参加柏林电影节,胡小北特意招呼了几个主要演员们一起进行配音。
虽然柏林电影节对影片语言没有强制要求,不一定非得是英语或德语,哪怕是华夏语,甚至是方言也是可以报名的。
只需要配上高质量的英文字幕,以确保国际观众和评委能够顺畅理解剧情就可以了。
可胡小北还是决定制作三个版本的配音,分别是华夏版、英语版以及德语版。
毕竟,演员们的台词很少,除了安小茜之外,其他四个演员的平均台词基本不超过二十句。
只需要将英语和德语台词用中文的方式念出来就行,连背诵都不需要怎么背诵。
为此,胡小北还特意时间,提前学了几天的德语,以方便后期制作。
英语简单,演员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基本都会几句英语。
德语就麻烦一点了,需要胡小北提前和他们沟通,并指点好发音和语调问题,以确保外语纯正。
此外,电影的剪辑、配乐等等后期制作都会由胡小北自己来解决。
哪怕他是出了名的快,可考虑到参展问题,还是精雕细琢了一番。
直到临近12月中旬,才完成了他人生中第一部电影的制作。
并通过官方审核,缴纳了175欧的报名费,向柏林电影节官方平台提交了参赛申请。
如此,总算是赶上了2006年柏林电影节的末班车。
接下来,就是陪着安小茜一起制作毕业作品了。
之所以是陪着,是因为胡小北也准备毕业了。
但是,他和安小茜都选择了读研,继续在北电深造。
学历对他们来说,并没有多少用处,可却能持续增加学校的荣誉,加深彼此的绑定。
其实,就是走个过场。
毕竟,以他俩现在的情况,若是考研都过不了,别人会怎么看?
还有半年安小茜就要毕业了,作为北电毕业生,班主任希望他们能有自己的毕业作品。
无论是编舞台剧、又或者演戏什么的,题材内容基本不设什么限制。
此外,老师还希望他们能制作一个毕业纪念册,并提出筹款来解决这个问题。
原时空里,安小茜家直接赞助了3万软妹币,给每人制作了五本毕业纪念册,封面名字就叫《那些开2002-2006》。
她还特地请同学吃了自助餐、烧烤,并精心准备了乐队。
之所以要提前一个学期准备这些东西,就是考虑到大四下学期的时候,学生们大多难聚。
有鉴于此,在胡小北的建议下,刘小莉还是赞助了精美的毕业纪念册,并特意拍摄制作了影像留念。
如此一来,相关费用就直接拉高到了十万软妹币,这还不包括请客之类的费用。
这方面有所改变,虽然同样是烧烤加自助餐,不过少了乐队,地方也改成了马场。
在胡小北的安排下,直接给同学老师们安排了为期三天的骑马教学课程,并解决食宿问题。
制作的影像留念,大部分画面内容都在此时进行拍摄。
此外,还有礼物送上。
男生送的都是名牌手表,女生送的都是名牌包包。
这些同学现在已经大四了,身上多些名牌装饰,对他们来说起码还是有些帮助的。
而这些同学在拿到礼物之后,也都是卧槽声、惊叹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