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老太爷不高兴
事情发展皆在赵安掌控之中。
莫名其妙被扬州士绅百姓送了万民伞的抚台大人高兴坏了,当天就召见扬州知府询问甘泉县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事。
待知甘泉丁知县代表扬州方面去淮安同漕运衙门协商漕工一事后,抚台大人高度重视,为儘快解决运河停摆对南北贸易的影响,也为进一步降低漕工动乱风险,抚台大人批示扬州方面要全力支持甘泉县的“调停”工作。
具体为扬州府筹集白银八千两,省里调拨一万两用於“调停”专项资金。
最后吩咐扬州知府將甘泉县兴修水利一事写成正式报告递交省里,省里会酌情批给一定工程费用。
当日,抚台大人更在其考察全省官员的《良官志》里添上了甘泉知县丁承恩的名字,后批八字:干练清廉,可堪大用。
淮安那边,老丁一开始没什么进展。
因为漕运总督管干贞根本不知具体情况,完全被理漕参政吴文运给欺骗了。
吴文运被漕帮扬州分舵搞的也是骑虎难下,他与漕標副將温庆背著总督大人连续调兵两次想要“打通”运河,结果两次都被团结起来的漕工击退。
由於漕標官兵死了几个人,这事就没法瞒著了。
只是在给总督大人匯报时,吴文运仍是坚称漕帮故意瘫痪运河敛財滋事,並说漕帮胆敢聚眾跟官兵为敌已存反象,若不果断肃清,捕拿为首者,它日必为朝廷心腹大患。
只字不提这次漕帮扬州分舵闹事是因为他吴参政索要太狠。
运河是不是漕帮故意切断且不论真假,漕工聚眾致死官兵数人却是真的。
漕运总督管干贞任御史时都无畏满汉要员,今日又岂能为刁民所挟,加之属员一昧矇骗於他,使得这位总督大人对局势產生错误判断,竟行文江苏地方驻军要求出兵镇压。
结果江苏巡抚福崧严令各地驻军不得听从漕运衙门调动,使得急於镇压漕工的漕运总督无兵可用。
无奈,管总督只得上书朝廷称扬州段漕工多为不法之徒,平日便敢於光天化日之下打劫过往船只,今日更是聚眾公开与官府对抗,擅断“国家动脉”,若不加以严惩必会滋长不法之徒气焰。
总督大人的奏摺跟江苏巡抚的奏摺是一前一后到的京师,巡抚摺子在前,总督在后。
中间还有一道奏摺也是说扬州漕运乱象的。
这道奏摺便是刚刚当上“包衣大”的督学委员赵安所上。
“包衣大”是內务府內对赵安这个督学委员兼府学教授的准確称呼。
因为內务府规定没有品级的包衣,统称“包衣下”,在外做官但品级不高的则统一称为“包衣大”。
包衣大上面则是包衣佐领,包衣参领。
按內务府的规矩,不管你这个包衣在外面做什么官,官居几品,於內务府內仍归包衣佐领统辖。
相当於前世赵安在外面当了市长,但他一家老小户籍仍在村里面,所以村长说啥就是啥,他这个市长在村长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
一种变相的奴隶管理制。
当然,事实上没几个村长敢对市长指手划脚。
同样,內务府內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