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都说这个人眼光毒辣,才华横溢,见识不凡,如今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内地这两年的影视确实发展迅猛,大有超越香港的趋势。
双方认识之后,菜很快上来。
喝了几杯,韩三坪笑道:“曹导,你的事情我也了解一些,你对内地电影的发展怎么看?”
“韩厂长这是考我?”
“哪里哪里,我是诚心请教,毕竟香港与国际接轨,想来曹导愿意回内地,肯定对电影行业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那我随便说说,说的不好,可别见笑。”
曹健也就再不客气,说道:“如今百姓的生活,比起十年前,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肯定会增加。”
他的这些话,听得韩三坪都忍不住点头,而陈恺歌更是想不到曹健的见底会如此高大上。
这真是一个大学都没上过的人,能说出来的话?
这个世界,果然真的有天才。
只听曹健继续道:“可现在的百姓,大部分人还只能在电视上看电影,有些地方露天电影依然流行,为什么呢?”
“如燕京、魔都这样的大城市有多少影院?十几家最多了吧?普通的一线城市,五六家最多,二三线更少,这样的条件,如何满足百姓的需求?而电影的拍摄,还一直都在几个电影制片厂手中掌握。”
“因此我觉得,发展院线的同时,放开电影的拍摄,才是未来的趋势。”
这些话,一下说到了韩三坪的心坎中。
他是搞电影的,也深知华夏的电影如今碰到的问题所在。
而曹健这话,简直就是一针见血。
这位中影未来的当家人,有些激动的站起来,握住曹健的手:“曹导,你说的太对了,华夏电影要发展,确实应该从两点入手,才能跟上国际形势。”
“韩董客气,我只是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已,倒是有点班门弄斧了。”
曹健刚客气完,韩三坪就道:“曹导,最近你有什么好的剧本,咱们可以合作,也算给民营公司投资内地电影开个好头。”
曹健抱歉道:“有倒是真有,但我今年的计划已经满了。”
“明年也可以,而且北影在筹划公司重组的事情,明年合作更好。”
韩三坪必须抓住和曹健合作这个契机,拍出一部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电影,这样就能促进院线的发展。
“既然韩厂长如此看重,那就合作一次。”
曹健本来就打算拍摄《卧虎藏龙》,中影愿意做背书,当然最好。
自己也想拍出一部华夏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让华夏提前开。
这顿饭,韩三坪吃的十分满意。
双方还达成引进《少林足球》的事情。
虽然陈恺歌一直当的背景板,但他最后还是争取到在曹健的电影中,担任副导演的机会。
如果是别人,他当副导演会觉得掉价。
但曹老板不一样,那可是获得过奥斯卡的男人,给他打下手,不丢人。
而且这个人韩三坪都看重,那更要把关系拉近一步。
另外,曹健还问起《大宅门》的剧本的事情,据说剧本已经快要完成,曹健让陈恺歌转达自己的意思,如果要拍摄,自己全权投资都没问题。
五月份,曹健在燕京忙着整理剧本,组建《笑傲》剧组,同时还去《大明宫词》剧组探了个班。
这部戏中,不但有陈虹,还有干女儿刘依菲,公司艺人李兵兵,探望一下她们也是应该的。
“曹导,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不过,曹老板这样的人到来,最兴奋的反而是导演李邵红。
这样的大佬,都能来自己的剧组,那是一种荣誉。
“我就是来看看。”
“曹导,你看有什么指点的地方?”
李邵红当然抓住这位奥斯卡的获得者,如果他能点评一下,对片子绝对有好处。
“没什么点评的,挺好。”
曹健都不知道说什么,毕竟这部《大明宫词》自己只看过一部分,并没有看完,主要不喜欢其中的气氛。
“对了,曹导,你在国内也搞了一个影视公司,不知能有没有机会合作?”
“应该会有。”
曹健心不在焉,但听到合作,就想到李邵红的另外一部戏《橘子红了》。
这部戏他拍的相对还可以,其他的,可以让刘依菲当女主角,为了干女儿,和这个人合作一下也无所谓。
“干爸,好想你啊。”
刘依菲看到曹健,早就想过来打招呼,等讨厌的李邵红离开,她马上飞奔过来。
“这丫头,和自己干爸你亲爸还亲。”
见女儿这个样子,刘晓丽也无奈摇头。
但转念一想,亲爸常年不陪女儿,曹健倒是经常见面,还疼这个干女儿,关系肯定亲。
“小丫头,几天不见,又长高了。”
曹健看着这个出落的越发亭亭玉立的女孩,心里高兴。
“我还漂亮了呢。”
“确实漂亮了。”
如今的刘依菲,虽然只有十二岁,但已经有了大美女的潜力。
五月下半月,曹健算是不太忙的一段时间,他不是在燕京准备《笑傲》这部戏,就是在羊城处理工作的事情。
偶尔还回香港几天,看看tvb的情况,看看王霏把唱片公司搞的怎么样。
五月份的时候,王霏的新专辑《流年》发行。
由于主打歌是曹健创作,上市就卖脱销,加上春节的《相约九八》还在大街小巷播放,如今的王霏已经成为华夏最红的流行女歌手,没有之一。
当然,不能和国家队那些人比。
而张柏之的《星语心愿》也已经杀青,这段时间张柏之正在录制主题曲《星愿》。
曹健很清楚,这电影其实不怎么火,但这首歌,却火出圈。
因此,这个丫头,已经能公司赚钱了。
当然,也更漂亮。
五月底,距离今年的世界杯,还有一个月,曹健在六月二十号,带着自己的一支乐队,乘坐包机前往巴黎,为开幕式的演出做准备。
对许多华夏人来说,他们接触世界杯,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的。
在之前,华夏的彩电很少,甚至电视机都不多。
但这两年,彩电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因此在年轻人中,才掀起一股看世界杯的浪潮。
而曹健前往巴黎参加世界杯开幕式彩排这件事,更是登上了各地报纸的头条。
尤其是西北最流行的《华商报》,更是给了这个新闻大半个版面。
谁让曹健是他们西北的骄傲。
不过,曹健来到巴黎后,第一件事不是和李孝利、孙艳姿他们会合,而是拿着《少林足球》的精彩剪辑,走进世界杯组委会。
他想让全世界人,都能通过世界杯,看到这部电影。
也想要更多的华夏面孔,能出现在世界杯这样的平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