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妖女多媚 精神碰撞
西风发出一阵怪笑,冷冽似刀,呼啸在浔阳街头。
道旁的江湖人与九江之民却未觉寒意,浑身热血激荡,比吃下一斤烧酒还要御寒。
在九江、鄱阳、豫章等郡,敢得罪任少名的都没有,更别说楚帝了。
譬如恶僧法难,他一向是江南巨盗,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犯了众怒之后,投靠任少名,得了江南双霸护翼,继续作恶横行,谁都奈何不了他。
这足见铁骑会恶名之盛。
九江之民苦其久矣,却无法反抗。
无论是武功、势力、背景,任少名在此,都无人能撼动。
他与林士弘交好更叫人绝望,也让铁骑会的声势攀升至顶点。
任少名在九江春在楼招摇宴客,他说要包场,春在楼立马就得清场。
故而,此时在街头看到的一幕,那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这江南一霸,就这么被人摘去脑袋,打成血水。
众人耳中,回荡着劈空掌力打碎任少名头颅的爆响,更有方才听到的那段话。
每一个字,都说在大多数人的心坎上。
把他们不敢说的话,尽数道来。
楚帝自封,他与塞北虏酋一同祸害江南百姓,民畏其势,不服其人。
如此僭称帝号,确实招人耻笑。
周大都督说得一点没错!
浔阳街上本就喧闹,这时更是议论纷纷,人声杂乱。有人指着任少名的尸体叫好称快,有人拿江南与江北对比,为何江北安定,贼在江南?
只消朝楼宇上的白影瞧一眼,立刻就有答案。
任少名这种贼寇,在大都督的地盘上根本活不下去。
这么一看,林士弘只配和萧铣坐一桌,他二人称帝,一个结交大贼,一个将巴陵帮当宝。
与江淮大都督一比,差之千里。
“放箭!继续放箭!”
乱糟糟的九江大营被几名校尉重整军阵,方才被对方轻功惊得愣神的弓箭手再拨弓弦。
可瓦顶上白影一闪,已是不见踪影。
“快追!”
“封锁城门~!”
多名魁梧军汉扬鞭催马传递消息,其余兵卒顺着浔阳街包围过去。
大队人马匆忙行动,立刻搅乱九江城。
九江大营的军马在动,浔阳街目睹任少名被杀全程的路人更是热切,他们奔走相告,一人传十,十人传百,很快就把江淮大都督孤身入城斩杀大贼的消息散布出去。
不多时,一些茶楼里面的茶博士,立马从江都杨广之死插播到这让九江沸腾的大事。
孤身入城斩青蛟,千军辟易斥楚帝。
一间间茶楼饭馆沸腾,嘈杂声音震天响。
初初听到这些消息的江湖人大吃一惊,有人兴头上来,竟也不顾脚踩林士弘的地盘,一边喝酒一边笑赞“大都督威”。
还有人奔到浔阳街头,去寻任少名无头尸身。
尤其与他有仇的人,赶紧去欣赏仇人惨状,顺便吐一口唾沫。
没过多久,春在楼的消息也爆了出来。
铁骑会几大高手死伤殆尽,艳尼恶僧被斩杀,曲傲第一门徒,还有什么漠北大贼马吉。
贼窝,几乎被整个端掉。
这一下,整个九江郡都热闹了.
林士弘手下大将王戎在追人无果后,于是来到春在楼。开始调查整个事件,以此判断江淮军动向。
相比于周奕一人,他更担心江淮大军突然渡江打过来。
春在楼二楼,春姨盯着面前有些黝黑的汉子,把前前后后的事说了一遍。
她现在也回过神来,晓得了今天上门的是哪一号人物。
什么“带小娘子来青楼找刺激”这种心里话,她压着没敢说。
“在任少名来之前,这人离开此地后,去了哪里?”
春姨听罢,朝甘棠街对面一指。
“他去了靠东边那家客栈。”
王戎身旁的谋士臧悦道:“将军,看来他是奔着任会主来的。”
“嗯。”
王戎也是这般判断的,此刻两行浓眉皱如蜈蚣:“纵然他武功高强,也太不把咱们当一回事了。”
那叫臧悦的谋士担心王戎有什么冲动之举。
想起方才在春在楼打听到的一些打斗细节,便谏言道:
“此人轻功匪夷所思,他既然走脱,再想带着大军追上他,无有半点可能。不如增派城防,加设斥候探于江岸,提防江淮军趁乱行动。”
朝王戎看了一眼,小声道:
“将军切勿涉险去追,赖先锋死在军阵之中,足见传言不虚。单论危险性,这人绝不在三大宗师之下。”
王戎露出深深的忌惮之色。
作为一军统帅,他有武艺傍身,对江湖上武艺高强之辈并不惧怕。
胆敢闯阵来杀他,须要冒奇险。
一击不中,可能自己就要死。
故而那些武学宗师,多半只会冲击乱阵,直直杀向军容肃整的大军,稍微谨慎一点,就不会这么干。
可是,现在却出现了一个异类。
王戎望着春在楼中的尸首,又想着赖先锋如何死的,心中冒出一股寒意。
这位大都督杀伐手段犀利异常,出招只在电光石火之间,且轻功卓绝,无物附着竟能踏空而走。
一旦被他盯上,那可真是睡觉都睡不安稳。
王戎这般一想,也就听从了谋士劝告,不再大动干戈,只派部分人手去探听消息。
楚帝问起,也能有个交代。
没过多久,王戎带人撤走了。
春姨恢复了神采,命令楼中护卫去处理尸首,又去检查伤亡。
一番询问下来,除了慌乱中的磕碰擦伤,楼中之人竟然没受什么波及。
虽然屋顶、地面被破坏严重。
却叫她捡到一些长叔谋的金盾碎片,也足够修缮。
想到自己在春在楼中听到的那些话,这老鸨对铁骑会这帮人实无好感。
任少名身死,包场的银钱没法结算。
一念及此,春姨将这青蛟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
没实力,还包场。
打搅了大都督找刺激的兴致,你这王八蛋死了也是活该。
……
九江城之北,江水开出岔道,自渡口向南过了五六里,有一栋栋二层木楼。
此地客栈居多,夜色才降,伙计出来扶着被寒风吹得来回摇晃的竹编灯笼,套上风罩,把灯芯点亮。
火光亮起,廊檐下的冰凌子从黑暗中冒出头来。
过了客栈密集之地,再朝南靠一点,临近集镇处,一栋临靠着小河的木楼也亮着灯。
不过,灯是从屋内亮的。
周奕正坐在桌边吃饭,有小妖女在一旁,他甚至不需要夹菜。
桌上有鄱阳湖的胖鱼头,一锅豆参炖肉,几碟小菜,甚至是饭后的茶饼糕酥都有配备。
“人家的手艺能叫奕哥满意吗?”
周奕呵呵一声:“不是从集镇上买的吗,怎么又成你做的了?”
“你方才在练功,我将这些菜加热了一下。”
婠婠理所当然地说道:“岂不是经过我手。”
之前斩杀任少名之后,便在她的带领下轻松走出九江城。
一番畅快大战后,有所感悟,就在此地打坐练功。
没想到转眼就天黑了。
这大冷天的,望着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周奕冲她笑了笑,没否定她的话,将半个鱼头夹到她碗里。
婠婠见他这个动作,精灵般的眸子中充斥喜悦。
她移动碗筷,朝周奕凑近一些。
“今日你在九江城中好霸气,这才是圣帝该有的样子,放眼圣门一众高手,无人可与奕哥比肩。”
“你这话被阴后听到,她该生气了。”
“我没有对师尊不敬,只是一点点感触,师尊不会怪罪的。”
小妖女带着一丝追忆之色:“在南阳隆兴寺,在江都成象殿,还有九江城的浔阳街”
她话音一转:“奕哥若是离师妃暄远一点,那就是天下间最叫人喜欢的郎君。”
“我已很久没见圣女了。”
婠婠凑近提醒:
“你要去巴蜀,一定会见到她。涉及道统之争,梵清惠绝不会让她帮你,奕哥你千万别被她骗了,佛门的人,只希望你成为下一个宁道奇,而不是掌握大权的道门第一人。
独尊堡以及师妃暄,都将是你巴蜀之行上的障碍。”
她眼中慧光闪烁,像是将慈航静斋看得透彻:“天下大乱,巴蜀却是一块平静沃土。而独尊堡在三大势力中,有着最大的话语权。慈航静斋只要利用梵清惠的关系说服巴蜀,接下来便是东都。”
“我已听闻和氏璧的传闻,这是佛门在造势,他们心中早有人选。”
“既然没有找你,也就是说,你没被选中,就算后来去东都,结果也是一样,甚至会因此背负一个角逐失败,不被正道联盟看好的名头。”
周奕轻轻一笑:“这些都是你自己想的?”
“当然,你不会觉得人家很笨吧?而且,我对慈航静斋可了解得很。”
见她微露傲气,昂起脖子,周奕提议道:“要不,你与我一道去巴蜀,你来对付师妃暄,我去对付武林判官。”
“好啊.!”
婠婠先是一口答应,又迅速露出困窘为难之色:
“师尊即将出关,我恐怕要在鄱阳郡待一段时间。她不许我来找你,本宗元老对你敌意甚大,我这次没听师尊的话,偷跑出来的。”
话罢,小妖女俏皮地冲他眨眼:
“等师尊出关之后,她定会去寻石之轩,那时我再去寻你。”
周奕把筷子一停,看着她道:“我可是阴癸派大敌,你不怕未来后悔吗?”
“我怎会后悔?”
婠婠话罢,忽然静默望向窗外,便如凝固的玉雕神像,她美则美矣,却隔着一层令人敬畏的冰冷。
似乎,这才是她绝世妖女的常态。
“师尊教我武功,将我抚养长大,是我最敬之人。至于其余元老,倒是贴合两派六道的传统,各怀心机。他们怎么想,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师尊有整理天魔策,一统两派六道的心愿。可惜有石之轩与棺宫这两座大山,恐怕难以实现。”
“但是.”
她转头看向周奕时,面上的冰冷瞬间融化,忽然娇媚动人,不知怎能变得那样快。
“圣帝恐怕只需几年,就能完成这一伟业。”
小妖女露出魅态,将他一只胳膊抱住摇晃道:“人家追随在圣帝身旁,也算帮师尊完成心愿了。”
周奕不禁笑了起来:
“阴后听了你的话,准要气得走火入魔。”
“还有,你别总说什么圣帝,说得你自己都信了,我也没有统一两派六道的想法,你会失望的。”
婠婠松开一只手,一边给他夹菜一边说:
“那也很好,你就做我一个人的圣帝。”
接着又道:
“能满足人家一个小小的愿望吗?”
“什么愿望?”
她眼含期待:“你待两日再走。”
“行。”
周奕点了点头,两日后就过年了,与其一个人在路上,和小妖女作伴也挺好。
巴蜀的事全没着落,不差这两天。
婠婠听他一口答应,心中喜意甚浓,唇角微微翘起一丝弧度,想笑又憋住了。
大隋最冷漠的男人,呵呵
接着,他们又聊起巴蜀邪帝庙的事。
原来阴癸派挖掘魔门高手祖坟尝到甜头,便对邪帝庙起了心思。
大明尊教能洞悉这一秘密,周奕也能想得通。
杨虚彦藏在林士弘手下的兵阵中,他可能偷听到什么,转头就告诉大明尊教。
接下来一天,周奕大多时候都在练功。
那长叔谋精通曲傲的三大先天奇功,虽然功力有限,却让他感受到这先天法门在气窍运用上的奇妙。
故而,多有思索。
曲傲在漠北草原,曾是仅次武尊的强横宗师。
可被武尊打得失去信心斗志,功力与日递减,再无当初创出三大先天奇功时的状态。
年关前一日。
周奕本还有练功之心,却忍住没有打坐,与婠婠一道去了临近的荻集闲逛,吃吃喝喝。
天色昏黑时,来到九江之北,浔阳江畔。
瞧见了多盏渔火,还有“浔阳江头夜送客”。
可惜,没能听到琵琶声。
江湖人奔波不歇,年关前依然有人负剑南下,渡江远游。
大业十二年,年关。
九江荻集上游的一栋木楼前,响起了一串鞭炮声。
在婠婠诧异的眼神中,周奕捡起那些没炸的炮仗,用火折子点燃,再以强劲指力弹出,在空中炸响。
她忽然觉得,好笑又有趣。
这名动天下的强绝人物,竟还有这般小孩子心性。
等周奕把炮仗弹到空中时,婠婠一伸手,以天魔大法的拉扯之力,把炮仗拉了回来。
叫那爆炸后的碎纸,飞到周奕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