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瑶池司礼文颂使(5k+大章求月票)
话说瑶池王母见萧辰颇具才情,随便即兴赋诗,就是绝妙诗句,便要封赏萧辰做一个“瑶池司礼文颂使”。
“瑶池司礼文颂使……”
萧辰听闻此职,心中暗自盘算起来。
瑶池司礼文颂使,这个官职隶属于天庭的文官体系。
若将其置于下界朝廷,恰似皇宫之中的“翰林供奉”、“御用陪玩”之类的官职。
“翰林供奉”平日里,不过是陪皇帝吟诗作画、谈天说地,提供些文娱消遣,偶尔起草些无关紧要的诏书罢了。
萧辰细细想来,“西游世界的天庭制度”,其实与“明朝的内阁制度”有几分相似之处。
和明朝的朝堂制度一样。
在西游世界的天庭之中,同样有文官、武官、工干官……之分。
各部各司其职,秩序井然。
恰似大明朝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制度。
天庭的文职仙官们,则是掌管着政务、礼仪、文书等诸多事务。
像四大天师这般人物,肩负着传达玉帝奏章、拟定诏令的重任,就好似明朝的内阁,是皇帝处理政务的重要助手。
而在明朝,内阁处理奏章需历经通政司、司礼监,再呈至皇帝手中,流程漫长且繁琐。
有时,地方上的一份奏章,从呈上到批复,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之久。
明朝的嘉靖皇帝更是鲜少上朝。
这“地上一年,天上一天”的说法,又何尝不是对“地上之事传至天子耳中需一年之久”的辛辣讽刺呢?
在天庭之中,武职神将负责统率天兵、镇守天界,如降魔大元帅托塔天王李靖,中坛元帅哪吒等。
天庭的工干仙吏们,则有点像“明朝的工部”,专注于技术、内务和专项事务。
张、鲁二班便是天庭的能工巧匠,他们曾在蟠桃园右首,施展神通,建造起一座气势恢宏的齐天大圣府,为天庭的建设添砖加瓦,功不可没。
还有司法神职,掌管着天庭的刑罚与监察之权,有些类似“明朝的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等部门。
如“都天纠察大灵官”王灵官,就有些像明朝“都察院的官员”,负责维护着天庭的纲纪法度。
还有千里眼和顺风耳,为天子洞察四方,探听消息,像是明朝的“锦衣卫”,是为“天子耳目”。
还有那地方仙官……类似于“明朝的地方布政使司”,监管地方,负责地方赋税(香火)征收。
还有散秩仙班……他们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共同维系着天庭的繁荣稳定。
可以说,“西游世界的天庭结构”,和“明朝的朝廷结构”其实几乎是同一个模板,一个主体框架。
其中,在天庭的官职体系之中。
这“瑶池司礼文颂使”的地位着实不高,不过是个七品官罢了,在天庭之中属于较底层的仙官,甚至都没有专门办差的衙门,实乃一闲职。
这官职倒有几分像是王母娘娘在瑶池豢养的“金丝雀”,徒具雅致之名,却无实权之重。
不过,对于他金角大王来说,这什么官职不官职的,他其实不太在乎。
他也没想着跑到天庭当什么仙官。
重要的是,要是能当上这“瑶池司礼文颂使”,这就意味着:
“他金角大王能自由出入瑶池了。”
念及此处,萧辰正要开口应下这封赏。
这时,瑶池王母又开口说道:
“不过,杨过山,你上次在天庭的平叛过程中,平叛有功,想必天庭的封赏很快就会下来。”
“你当上一个‘巡天校尉’也并非没有可能。”
紧接着,瑶池王母又道:
“你既然有‘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三界’的志向。”
“便该继续在军营磨炼自己,提升自己的实力。”
“来我这瑶池当个‘瑶池司礼文颂’倒是屈才了。”
萧辰闻言,嘴角不禁微微抽搐。
什么巡天校尉不巡天校尉的,他当初想往上爬,想弄个金甲天兵、巡天校尉当当,不过是想在天庭获得更大的权限,好搜寻九叶灵芝草的踪迹。
眼下,他离这九叶灵芝草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还当什么巡天校尉?
在他看来,这瑶池司礼文颂之职才是当下最诱人的,一旦成为此职,便可自由出入瑶池。
至于那“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三界”之语,不过是他当时为了向瑶池王母借金簪而在瑶池王母面前说的场面话罢了。
当时他为了达成目的,言辞恳切,慷慨激昂,没想到这瑶池王母居然当真了,还是当时自己装逼装得太过了。
但事到如今,这人设可不能塌掉,不然他这好不容易在瑶池王母面前刷的好感可就没了,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萧辰无奈,只得硬着头皮,顺着瑶池王母之言,躬身应道:
“是,小仙正有此志。”
“自幼时起,师长便谆谆教导于我,吾等修仙之人,承蒙天地之厚恩浩泽,方得那缥缈机缘,得以羽化登仙。”
萧辰神情肃穆,目光坚定,似沉浸于往昔师长教诲之景:
“既已成仙,自当以维护天地秩序为己任,纵使前路艰难险阻,亦在所不惜,方不负这仙途一场!”
言至此处,萧辰陡然提高声调,慷慨激昂: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三界!”
其言辞恳切,掷地有声,仿若真有那舍生取义、守护三界之决心。
“好!”
“好一个‘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三界!’”
瑶池王母听闻萧辰此番言语,微微颔首。
那精致绝伦、仿若天工雕琢的面容之上,浮现出一抹赞许之色。
瑶池王母朱唇轻启,缓缓言道:
“既如此,你还是去兵部或斗部当值吧。”
“至于我这瑶池司礼文颂之官职,权作一闲职便是,与你原本之职责,并无相悖冲突之处。”
萧辰闻言,心中一喜,瞬间明白了瑶池王母的意思。
说白了,他的正职依旧是在斗部充当天兵之职。
但是,他此后多了一份在瑶池的闲职,算是身兼两职,领取两份俸禄。
不过,瑶池本来就不是天天举办宴会。
瑶池司礼文颂本来也就是个闲职,平日里并无太多事务需要处理。
于是,萧辰面露喜色,笑道:
“多谢娘娘抬爱,小仙恭敬不如从命了。”
“娘娘如此厚恩,小仙定当殚精竭虑,竭尽全力,以不负娘娘之殷切期望。”
“嗯……”
瑶池王母面带赞许之色,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期许。
随后。
瑶池王母玉手轻抬,纤指微动,一道璀璨夺目之霞光自指尖迸射而出,瞬间化作一卷散发着淡淡金光的王母懿旨。
王母懿旨之上,仙文流转,似有灵韵,隐隐有龙凤之形浮现其间,彰显着无上的威严与尊贵,仿若承载着天地之意志。
瑶池王母亲手盖上王母宝印,那宝印落下之处,光芒大盛,祥瑞之气四溢。
“杨过山,接旨吧。”
瑶池王母带着些期许之色,目光柔和地看向萧辰道。
“谢娘娘!”
萧辰见状,赶忙上前,双手恭敬地接过王母懿旨。
这时。
王母娘娘的身后。
一名仙娥莲步轻移,款步走到萧辰面前,微微欠身,面带温婉之微笑,柔声说道:
“杨仙官,请随我来。”
萧辰微微一怔,随即反应过来,这“杨仙官”应是称呼自己这新身份,连忙拱手作揖,说道:
“有劳仙娥姐姐引路了。”
……
随后,这名仙娥带着萧辰来到了瑶池登记司。
还未踏入殿内,便有一股古朴而庄重的气息扑面而来。
待入得殿内,但见殿宇宽敞明朗,四周列置着诸多巨型书架,那书架极高,不知几千丈也。
架上的仙籍典册整饬有序,密密麻麻却又排列得恰到好处,琳琅满目。
正中央置一巨大书案,案上陈一支硕大仙笔,笔锋凌厉,似藏万千锋芒;一方仙砚,散发五彩奇光,如梦似幻,似蕴天地灵气。
一位白发苍苍之老仙官,端坐于书案之前,身着一袭素色仙袍,仙风道骨,气质超凡。
他手持一册仙籍,目光专注,细细翻阅,神态悠然,仿若沉浸于浩瀚仙史之中,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
仙娥走到老仙官面前,恭敬地说道:
“司录仙官,此位乃杨过山仙官,王母娘娘适才降下旨意,封其为瑶池司礼文颂,特来此登记在册。”
言罢,仙娥微微侧身,示意萧辰递上王母娘娘的懿旨。
萧辰递上王母娘娘的懿旨。
“哦?司礼文颂使……”
老仙官缓缓抬起头,目光如炬,先仔细检查了懿旨,确认无误后,又上下打量了萧辰一番,微微点头,赞道:
“嗯,不错,气宇轩昂,倒有几分仙官的气质。”
说罢。
老仙官拿起桌上的仙笔,轻轻蘸了蘸仙砚中的墨汁。
随后,老仙官运笔如飞,在仙籍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其字迹飘逸洒脱,却又刚劲有力。
不一会儿,老仙官搁下仙笔,端详仙籍之上字迹,面露满意之色,言道:
“好了,杨仙官,你的信息已经登记在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