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李昭并不准备再留最后一次的抽取机会了,直接继续道:“系统,再使用一次抽奖机会!”
虚拟大转盘再次转动,流光在三个区域间飞速游走,最终稳稳停在【李姓历史名臣名将英魂】之上。
李昭眉峰微挑,这已是连续第三次抽到英魂,看来系统这次是铁了心要为他补齐武将短板啊。
“叮!恭喜宿主获得【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英魂传承】,提醒宿主,该英魂可自己使用,也可给其他李氏子弟使用,若给他人使用,对方会死忠宿主!”
提示音落下,屏幕上浮现出一道身着太平天国战袍的身影——面容刚毅,眼神中带着几分沉稳与果决。
“竟然是太平天国的李秀成,今天运气如此之好!”李昭看到最后一次抽取,再次中了一个大奖,颇为惊喜。
历史上,李秀成可谓是太平天国后期的支柱,虽出身草莽,却深谙兵事,尤其擅长绝境破局。
历史上,天京被围,李秀成率孤军驰援,大小数百战未尝大败,更能在颓势中重整部众,硬生生为天国续了数年气运。其“善抚士卒,能得人心”的特质,与如今李氏需要稳固各方势力的需求不谋而合。
“这李秀成该如何安排……”李昭指尖在案几上轻叩,目光落在舆图上,李秀成也是一个可以坐镇一方大将,放在晋阳倒是有些浪费了,毕竟,晋阳有他李昭在,只需要一个将领便足以。
最终,李昭目光放在了袁术的兖州地界,沉吟道:
“这位太平天国后期的支柱,最擅于在颓势中稳住阵脚,更精于协调各部、收拢人心,天京被围,其仅凭数千残部便能展转驰援,甚至反败为胜,这份“乱世缝补”的本事,恰好能与李靖的“开疆破局”形成互补。”
“李晏虽勇,但是若袁术不支持,就会独木难支,在袁术麾下还需一臂助,这李秀成倒是显得正好。李靖善攻,李秀成善守,李靖长于奇谋,李秀成精于统筹——若让二人在袁术帐下形成配合,既能让袁术的势力膨胀得“恰到好处”,又能确保局势始终在李氏掌控之中。”
李昭心中有了思量,倒也不迟疑,对系统下令道:
“在袁术麾下,寻李晏的同族兄弟,年纪二十上下,性子沉稳、擅长协调者,植入李秀成英魂。”
【叮!检测到李晏三弟李诚,现年十八岁,性情内敛,善观风色,与李秀成英魂契合度最高。】
“李诚?”李昭想起方才系统提及的李晏的身世,李丰、李晏、李诚若是三兄弟皆在袁术麾下,这般亲族羁绊,正好方便二人暗中呼应。
“系统,为李诚植入李秀成英魂!”
【叮!李姓子弟李诚已获得忠王李秀成英魂传承,一个月内将继承李秀成的体质、武艺、战场经验、政治能力、谋略能力。并潜意识中对宿主死忠,不会背叛。】
李昭看着舆图上的兖州,眼眸充斥着一抹期待的笑意,如今袁术麾下已经被他插入了两个亲信,继承李靖英魂的李晏可如利刃破阵,而继承李秀成英魂的李诚可如似韧线缠局,这对兄弟在袁术帐下一文一武、一攻一守,既能将那“伪帝”的戏码演得沸沸扬扬,又能在关键时刻收放自如。
“如此一来,袁术这颗棋子,才算真正活了。待这兄弟二人在兖州站稳脚跟,天下人对汉室的敬畏,怕是要被搅得连渣都不剩了。”
夜幕下,武睿侯书房内的烛火摇曳,映着舆图上密密麻麻的地名,仿佛已能看见不久后的中原大地上,那场由李氏暗中操盘的乱世风暴。
当然,不论是继承李靖英魂的李晏,还是继承李秀成英魂的李诚,李昭都会授意他们,不能不择手段的对治下横征暴敛、屠戮城池、掳掠百姓,要管理约束好麾下的军纪。
甚至两人都要尽量对袁术进行行为上的一定的劝谏、约束。
若是一般人,袁术自然不会理会。
但是若南征北战立下不世之功的李晏,以及擅长内政谋略的李诚二人共同对袁术劝谏、约束,应该能够起一定作用。
毕竟,两人未来将是袁术的左膀右臂!
这已经是李昭为百姓能做的事情了。
“苦了百姓啊……”
李昭轻轻叹了口气,这一步步棋走下去,天下只会更乱,流民会更多,饿殍会遍野。
可他别无选择。
就像那溃烂的伤口,若不狠狠剜掉腐肉,只会一点点蔓延全身。他李昭现在做的,就是在剜肉,哪怕鲜血淋漓,也要为将来的新生,腾出一块干净的地方。
“李氏想要的天下,不是踩着百姓的尸骨建立的。”李昭对着烛火,像是在起誓,喃喃道:
“待尘埃落定,本侯必轻徭薄赋,兴修水利,让天下人都能吃饱穿暖,不再受这战乱之苦。”
……
翌日清晨,晋阳城内的薄雾尚未散尽。
太皇太后血诏与武睿侯李昭将亲率大军讨董的消息,已如惊雷般炸响在晋阳城中掀起了巨大的哗然声。
晋阳城门口的兵甲碰撞声、战马嘶鸣声此起彼伏,往日里车水马龙的街道,此刻已被调动的兵马占去大半。
百姓们、贩夫走卒们围在街角交头接耳,既有对董卓的切齿痛恨,也有对李昭出兵平灭国贼的期待。
“听说了吗?武睿侯昨夜就下令,开始备粮了,大车一辆接一辆往城南军营运送呢!”
“那是自然,太皇太后血诏都出来了,可想汉室该如何艰难了,骠骑大将军忠心汉室,更是先帝驸马,又岂能坐视?”
“就是不知此番南下,要打多久,粮价、雪盐价格会怎么涨……”
“唉,这才安稳了两年,又开始打仗了,什么时候才能和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