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自领兵进攻一关?
这可能吗?
不提袁绍对袁术的了解,感觉到了惊疑,不合理,不合袁术人设。
大帐内。
曹操被骂了一顿,倒是并没有生气,反而因为袁术的出走而眉头紧锁,看向李昭:
“盟主,这……”
李昭沉吟片刻,道:“公路心意已决,强留无益。准他分兵,另外,再派一支精锐暗中接应,若伊阙关真有变故,倒也好助他一臂之力。”
曹操闻言,立即从李昭口中听出了不一样的意思,惊疑道:
“盟主以为伊阙关会有变故?”
一众诸侯也纷纷看向李昭。
李昭闻言,微微一笑道:“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董卓若得知联军分兵,必生疑窦,也必然会对伊阙关增兵,如此一来,虎牢关以及黄河北岸的西凉军会少一些,对联军而言是有好处的。”
众诸侯闻言,微微沉吟,便皆是点头。
李昭倒是也意识到了什么,袁术敢自领兵马去进攻伊阙关?
这说出来,怕是熟悉袁术的后世人都不会相信这是袁术能做出来的事情。
但是偏偏袁术就做了。
那这其中便就可能有蹊跷了。
李昭倒是想到了在袁术麾下,继承了李靖英魂的李晏以及继承了忠王李秀成英魂的李诚两人了。
怕是李晏、李诚从袁逢等人惨死中,看到了尽快破局的机会,于是对袁术献策了。
对于此,李昭自然乐意看到。
李晏、李诚立功,袁术才会更倚重两人。
并且他作为盟主也是有正向的功绩的!
……
一日后,袁术亲率三万兖州军,以李晏、李诚为将,浩浩荡荡向南而去。沿途故意放出风声,言说与蔡邕、刘焉、董承、曹操等诸侯反目,不留联军,要独自领兵为父报仇。
消息传开后,虎牢关守将胡轸顿时嘲讽联军内乱了,却也不敢怠慢,把消息传向洛阳。
董卓得到消息,急召李儒商议。
“哈哈,看来这诸侯联军真是不一条心啊,蔡邕、刘焉、董承、曹操不顾袁逢性命,进攻虎牢关,算是彻底把袁氏给得罪了,现在袁术脱离联军,好啊!”
“不过,这袁术小儿,竟真敢独自分兵,咱家倒是有些小看他了,不过,这袁术,咱家可是知道,打仗就是个废物,哈哈哈!”
董卓哈哈大笑,言语之间对诸侯联军尽是嘲讽,更是洋洋自得自己杀袁逢等官员世家真是做对了。
只不过,李儒却是没有董卓这般乐观,眉头紧皱,有些惊疑道:
“袁术此举,不知有没有诈!但也不排除袁术确实因袁逢之死而方寸大乱,抹不开袁氏嫡子的面子真要独自报仇,但是不管如何,伊阙关需加派兵力,以防不测。”
“加派?”董卓皱眉,道:“虎牢关和黄河两边已是吃紧,尤其是虎牢关那么多诸侯联军,再加上还要镇压洛阳城中的不知死活的东西,哪里还有兵力可调?”
“那就令伊阙关守将牛辅坚守不出吧,只需拖住袁术即可。待我军击退虎牢关的联军,再回师收拾他不迟。”李儒闻言,虽然无奈,却还是退一步说道。
李儒与袁术相处过一段时间,也对袁术有一定了解,因此倒是警惕之心,也并没有太重。
董卓闻言,顿时点头道:“准了!传本相国令,让牛辅守好伊阙关!”
(兄弟们求持续追读,追读快掉完了,全勤都快吃不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