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老远便翻身下马,对着李昭等人拱手笑道:
“术侥幸先入洛阳,已为诸位扫清障碍,只待联军入城,共商大事!”
一众诸侯皆是惊讶袁术,怎么如此开心?毕竟,之前袁术可是因为袁逢被杀而愤而离开联军,尽管这其中有一部分计策需要。
李昭勒住马缰,目光落在袁术脸上,见袁术面带着浓浓的笑意,眼底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不由看了一旁李晏、李诚一眼,见二将眼眸对自己使了一计眼色,李昭收回目光,对袁术微微颔首道:
“袁兖州攻破伊阙关,拿下洛阳,此战可谓当居首功,本盟主与诸位都会向朝廷为你请功。”
曹操也上前一步,朗声笑道:“公路兄此战真是神勇!尤其是伊阙关一役,李晏将军用兵如神,实乃我联军之幸!若不是公路兄牵制董卓兵力,我等也难以如此顺利攻破虎牢关啊!”
“过誉了。”袁术看着是曹操说话,冷哼一声,不冷不淡道:“都是为了匡扶汉室,些许微劳,不足挂齿,不像廷尉,无什么功劳,表现的倒是大义凛然。”
显然,袁术表现的虽然开心,但是,对于曹操等人导致袁逢之死,还是记恨在心。
袁绍看着自己这位弟弟,心中五味杂陈,既有身为袁家人的骄傲,又有几分嫉妒,但此刻也只能上前道:
“公路,辛苦你了。”
刘焉、蔡邕、孙坚等诸侯也纷纷上前称赞,一时间,袁术成了众星捧月的对象,让他越发飘飘然。
寒暄过后,袁术引领众诸侯入城。
当踏入洛阳城,眼前的景象让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昔日繁华的帝都,如今已是处处可见焚烧的痕迹,街道上非常冷清。
皇宫更是惨不忍睹,大半宫殿被烧成了废墟,浓烟依旧在缓缓升腾,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焦糊味和血腥味。
“董卓!国贼!”蔡邕看着眼前的惨状,气得浑身发抖,老泪纵横,咆哮道:“你毁我帝都,害我百姓,此仇不共戴天!”
刘焉亦是面色铁青,指着残破的宫城,怒声道:“董卓豺狼心性,竟连皇宫都敢焚烧,实乃天地不容!我等若不将其诛灭,何面目面对天下百姓!”
曹操更是咬牙切齿,大声道:“董卓迁都长安,正是仓皇逃窜之际!万不能让其坐稳长安,操建议,我等当乘胜追击,一举拿下长安,擒杀董卓,以慰洛阳百姓之灵!”
曹操言追击董卓的话音落下,一众诸侯皆是一怔。
刚刚义愤填膺的刘焉眉头顿时一皱。
刘焉的反应被李昭看在眼中。
随之,李昭看向其他诸侯。
一时间,兖州牧袁术、青州牧孔伷、冀州牧蔡邕、徐州牧董承、扬州牧刘繇、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孙坚、河内太守袁遗、山阳太守乔帽、济北相鲍信、冠军县刘备等一众诸侯各有反应。
如袁术、袁绍、张邈、张超、袁遗几人表情迟疑,似乎并不情愿。
但是,青州牧孔伷、冀州牧蔡邕、徐州牧董承、扬州牧刘繇、东郡太守孙坚、山阳太守乔帽、济北相鲍信、冠军县刘备等大部分诸侯脸上皆是浮现出了意动之色。
似乎,追击董卓,他们也感觉这个时候正是好时机!
确实,应该追击!
这与历史上诸侯态度,明显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啊!
李昭心中如此想到,却也感觉忠汉室的人真不少,现在还都是居于高位。
若是真想等天下自然而然的慢慢乱起来,怕是真要等上十几,二十年,三十年呢。
李昭心念一闪而过,目光扫过残破的洛阳,眼中寒光闪烁,沉声道:
“孟德所言极是。董卓一日不除,天下一日不得安宁,传本盟主令,联军休整一日,明日兵分三路,追击董卓!”
“诺!”曹操、刘焉、孙坚等诸侯齐声应诺,眼中都闪烁着复仇的火焰。
董承作为董太皇太后的近亲,更是激动道:“盟主英明!太皇太后尚在长安受董卓胁迫,我等定要尽快杀到长安,救回太皇太后!”
李昭闻言自是点头。
就在众人群情激愤,要继续追击董卓之时,袁术却上前一步,面露难色,对众诸侯以及李昭道:“诸位,盟主,非是术不愿同往惩击国贼,实在是我麾下将士连番大战,伤亡惨重,已是强弩之末。伊阙关、洛阳两战,我军折损近万,若再强行追击,怕是难堪大任了。”
袁术顿了顿,又道:“不如就让术留守洛阳,安抚洛阳百姓,整顿秩序,为诸位保障后勤,待诸位凯旋归来,也好有个安稳的后方。”
众人闻言,皆是一愣,随之倒也露出了理解的表情。
曹操看着袁术那副疲惫的模样,又想到袁术确实立下大功,折损定然不小,拱手对李昭道:
“盟主,副盟主却是为我联盟一直冲锋在前,确实不宜继续冲锋陷阵了!”
李昭深深看了袁术一眼,见他眼神闪烁,心中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也没有点破,只是点头道:“也好。洛阳乃帝都所在,确实需要有人镇守。公路便留下吧,但务必安抚好百姓。”
“盟主放心!”袁术闻言大喜,连忙保证道:
“术定不负所托!”
众诸侯不再多言,纷纷散去安排追击事宜。
袁术站在残破的宫门前,望着诸侯们离去的背影,嘴角缓缓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袁术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的传国玉玺,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追击董卓?那无疑会损兵折将,本就对汉室不忠的袁术自然不会去干。
甚至这一刻,袁术在想,若是接下来,诸侯联军与董卓两败俱伤多好?
那无疑,将是他袁术的龙兴之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