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接下来第二天,函谷关前的“乱象”愈演愈烈,曹操、孙坚、董承三路诸侯联军大营退后十几里,并且,联军士兵竟在函谷关外已经乱了大肆争抢野菜,甚至有小股士兵因抢夺食物而自相残杀起来。胡轸派细作打探,回报皆是联军粮草断绝、军心大乱。
事实上,曹操、孙坚、董承三路诸侯联军大营确实缺粮了,李昭为了让事情逼真一些,直接断了三军一大半的粮草。
洛阳方向传来消息,声称联军粮仓已被张济焚毁,消息由细作,描述得有鼻子有眼。
另外更让董卓放下最后一丝戒备的却是张济的求救书信,书信上言,他焚烧了诸侯联军粮仓后,便陷入了李昭的率兵围杀,求援!
董卓终于渐渐放下戒心,抚掌大笑道:“哈哈哈!天助我也!李昭小儿,终究是斗不过咱家!”
相国府,大厅内,董卓下令道:“关东鼠辈已无粮草,正是破敌良机!传令给函谷关的胡轸率三万主力出关,一举击溃联军!吕布亦为先锋,务必斩将夺旗,扬我西凉军威!”
李儒听着董卓的命令,眉头紧皱,虽然也有一定不安感觉,但是,不论是细作,还是张济求援信,皆表明了没有问题,当然让李儒没有劝阻的重要原因还是因为胡轸亲自率领兵马杀出,亲自探明了曹操、孙坚、董承三路诸侯联军大营缺粮了,士卒皆手脚无力。
函谷关上,胡轸得到董卓命令大喜过望,吕布得到命令后,也是心中感慨,他没有想到李昭竟然败了!
败在了袁术这个废物世家子弟手上。
吕布虽对董卓心存芥蒂,却也渴望建功立业,当即披挂上马,随胡轸一起,领兵为先锋,浩浩荡荡地冲出函谷关。
函谷关东侧,狭长的山谷内,两侧山高林密,怪石嶙峋。
胡轸率三万大军紧随吕布之后,一路畅行无阻,心中愈发得意道:“关东鼠辈果然已是强弩之末,连个哨探都不曾派出。”
就在大军行至山谷中段时,一声清脆的梆子声骤然响起!
“咻咻咻——”
两侧山岗上,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瞬间射倒一片西凉兵。
紧接着,滚石擂木如冰雹般砸落,将前后道路彻底堵死。
“不好!中埋伏了!”胡轸大惊失色,连忙下令撤军。
“晚了!”
一声朗喝从山岗上传来,李昭身披铠甲,立于高坡之上,目光如电,大声喝道:
“本侯李昭,在此等候多时了!”
“杀!”
数万联军伏兵从两侧山林中杀出,刀光剑影,杀气冲天。李辰、李烈各领一军,如两把尖刀,直插西凉军腹地。
“稳住阵脚!随我杀出去!”吕布又惊又怒,方天画戟舞得风雨不透,试图打开缺口。
然而,联军早已占据地利,箭矢、滚石源源不断,西凉军挤在狭长的山谷中,根本无法展开阵型,只能被动挨打。
就在此时,谷外传来震天的喊杀声。
却是已经饱餐了好几顿的曹操、孙坚、董承三将亲率大军杀到,从正面猛攻而来。
“董卓军败了!降者不杀!”
联军士兵齐声呐喊,士气如虹。
西凉军腹背受敌,顿时大乱,士兵们争相逃命,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吕布虽勇,却也独木难支,麾下铁骑死伤惨重,他眼睁睁看着胡轸被李烈一枪挑落马下,心中一片哇凉哇凉的,知道大势已去,只得虚晃一戟,杀开一条血路,带着残部向长安方向溃逃。
激战半日,西凉军伤亡惨重,三万大军折损过半,函谷关被联军长驱直入攻克。
……
长安,相国府。
董卓正搂着美姬饮酒作乐,忽闻亲卫跌跌撞撞闯入,面色惨白,声音发颤道:“相国!不好了!函谷关丢了,诸侯联军杀来了,快杀进城了!”
“什么?!”
董卓手中酒樽“哐当”落地,勃然变色,又惊又怒,又不可置信道:“胡轸呢?吕布呢?联军不是缺粮了吗?怎么回事,三万大军难道是纸糊的不成?”
“胡将军……战死了!”
亲卫哭嚎道:“李昭亲自设伏,曹操等三路人马前后夹击,我军大败,吕布将军带着残部已经进了城了……联军……联军已经杀到长安城下了!”
“不可能!”董卓如遭雷击,猛地瘫倒在榻上,双目圆睁,满脸的难以置信,道:“咱家有函谷关天险,有三万精锐,怎么会……怎么会这么快就杀到长安了?!”
董卓感觉疯了,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不过短短几日,局势为何会逆转至此。那被他寄予厚望的粮仓之计,竟成了引他出兵的诱饵,函谷关天险,转瞬易主。
与此同时,长安城头,警报声凄厉地响起,传遍大街小巷。百姓们惊慌失措,奔走相告,整个长安瞬间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董卓望着窗外惊慌的人群,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喊杀声,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他知道,自己的末日,或许真的要来了。
……
长安城的街道上,残阳如血,映照着慌乱的百姓。
一支狼狈的骑兵冲破城门,铁甲上的血渍与尘土交杂,正是从函谷关溃逃回来的吕布残部。
战马嘶鸣着立在通衢大道上,吕布翻身下马,铠甲上的裂痕还在滴着血,凌乱的发丝遮住了他布满戾气的眼眸。
“奉先,咱们回相国府吗?”侯成满身鲜血问道。
吕布猛地挥手,方天画戟“当啷”一声拄在地上,沉声道:“不去!去司徒府!”
侯成一愣,倒也不多问,连忙牵马跟上。
此刻的吕布心中早已掀起惊涛骇浪。
他本来以为李昭会兵败呢,谁知道这一切都是李昭的计谋,当真可怕,函谷关一败,他亲眼见识了联军的凶悍,更看清了董卓气数已尽。
在董卓麾下建功立业的想法没了。
他吕布本就是李昭暗中安插在董卓身边的棋子,当时受李昭所托投靠王允,再由王允引荐给董卓,蛰伏至今只为等待诛杀国贼的良机。
如今联军兵临城下,正是弃暗投明的最好时机。
无疑,不论如何,他吕布,永远都是大汉的忠臣!
司徒府外,门吏见吕布浑身浴血地闯来,吓得魂飞魄散,刚要呼喊护卫,却被吕布一把推开。
“王公何在?!”吕布的声音带着战场厮杀后的沙哑,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府内,王允正对着舆图蹙眉沉思,他已隐约听到城外的骚动,心中正自不安,忽闻下人通报吕布求见,更是惊疑不定。
“让他进来。”王允压下心头疑虑,端坐于堂上。
吕布大步流星闯入,铠甲上的血珠滴落在青砖上,形成点点猩红。
吕布对着王允单膝跪地,声音急促而决绝道:“王公!董卓完了!他彻底完了!”
“什么?”王允猛地从案后站起,手中竹简“啪”地掉落在地,快步上前扶住吕布,道:“奉先,此话怎讲?函谷关外的诸侯联军不是断粮了,怎么回事?”
“丢了!半日之间就丢了!”吕布抬起头,眼中满是惊悸与后怕,说道:“武睿侯李昭不亏骁勇善战,老谋深算,设伏于函谷关东侧山谷,曹操、孙坚、董承三路人马前后夹击,董卓三万主力全军覆没,胡轸战死,连函谷关都被联军占了!”
“缺粮也是假的!都是迷惑董卓的!”
“武睿侯李昭故意让曹操他们示弱,又让李辰在粮仓设伏,生擒了张济,反而放火烧了几座空粮仓迷惑我军!董卓那蠢货信以为真,才让胡轸倾巢而出,结果中了埋伏!”
王允倒吸一口凉气,又惊又喜,本来听到联军缺粮,他早已经急坏了,谁知道柳暗明又一村。
吕布顾不得其他,忙道:“王公,如今联军已杀到长安城下,喊杀声都能听见了。董卓大势已去,王公,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
王允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多年的隐忍与谋划在这一刻终于看到了曙光。
他扶起吕布,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道:“奉先,你肯回来,实乃天助我也!”
“某受王公厚恩,又蒙武睿侯暗中提点,又岂会与董卓这国贼同流合污?”
“某进了长安城,便立即来找王公了!”
吕布大义凛然,朗声道:“只是长安城内尚有西凉军数万,若强行厮杀,也极其冒险。”
王允走到舆图前,指尖点在长安城防图上,沉声道:“董卓新败,军心大乱,正是下手的好时机。你可愿再入相国府,取董卓首级?”
吕布眼中精光一闪,猛地抱拳:“某愿往!只是董卓府中护卫森严,还需王公在外接应。”
“这你放心。”王允点头道,“我即刻联络士孙瑞、黄琬、杨彪等老臣,让他们调集府兵,到时候,一同控制城门。你只需得手后举火为号,我等便率军响应,里应外合,定能一举肃清董卓余党!”
两人计议已定,吕布当即整理甲胄,提起方天画戟告辞。临行前,他回头望了一眼王允,沉声道:“王公,某这一去,便是与董卓彻底决裂,鱼死网破,但是为了大汉,某不后悔,若事不成,还望王公禀报武睿侯,保全某的家眷。”
“奉先一切放心,此事本公定向武睿侯言说!”王允肃然,对吕布的气节一时间敬佩不已,大声道。
吕布闻言,不再多言,转身冲出司徒府,翻身上马,朝着相国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