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皇上献马的事, 自然不能那样草率。
纪楚没有第一时间给同僚回信,而是去找了邓将军说起此事。
面前都是自己人,邓将军忍不住道:“皇上怎么还惦记这件事啊。”
不过他们派施工队出去的理由就是, 用施工队伍去换关外上好的马匹。
如今不给点东西,实在说不过去。
但邓将军已经把换来的战马拿去配种, 这也不能直接拉到京城吧?
谁家正相亲呢, 被拉去见上司?
战马本就脾气暴躁,来这么一出, 只会更暴躁。
不过邓将军也是个有主意的,开口道:“草原部落倒是还有更好的马, 那些马匹更适合献给皇上。”
算起来,春狩应该会持续到四月中旬。
如今三月十二,倘若能在这期间弄来四五匹最好的草原马,皇上那关就能过去了。
纪楚点头:“他们会给吗?”
邓将军却笑:“放心,肯定会。”
昌河州内里发展的时候,邓将军对外的处置也没停过。
这位小邓将军比之他父亲在时, 多了转圜谈判的空间。
主要还是因为边境势力逐步增强, 敌弱我强之时, 自然更好谈事。
今年年初,在邓将军求购好马的时候, 草原主战部落跟主和部落便争吵不停。
没想到被岐国梁国钻了空子。
草原两派部落因此争端更多。
邓将军一直派人盯着, 大概知道他们的情况。
草原部落对水泥需求不大, 但对棉花很感兴趣, 尤其是知道昌河州今年棉花面积比较多, 只要愿意,肯定能换到。
但想换到这种好东西,肯定要打好关系啊。
好不容易人家需要好马, 这事就给搅黄了。
这种心态的转变,也有广宁卫实力增加的原因。
既然打不过,那不如好好做贸易,反正是各取所需。
毕竟没有哪个部落敢夸海口,自己能入主中原的,多是试探试探,多讨点好处罢了。
以前还能试探,现在试探的机会都不多,求和的部落,自然更多。
邓将军在广宁卫多年,早就了解对方的心思。
再加上西北常备军的先例,他更主张和谈,当然是整顿军备的和谈。
俗话说就是,一面磨刀,一面热爱和平。
邓将军原本还怕纪楚觉得他软弱,毕竟以纪楚的性格,应该是不怕打仗的。
没想到纪楚却是赞成的。
“打仗劳民伤财,对两方百姓都不好。”
不是不能打,而是非必要仗没有必要。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古人说的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邓将军点头称是,看向纪楚的目光更加亲切。
不过他下一句话,让纪楚颇有些无奈。
“那你承诺要开疆扩土,怎么跟皇上交代啊。”
这其实算是秘密。
只有朝中少数人知道,偏偏邓将军就知道这事。
这可不像战马,邓将军还能想办法弄过来。
开疆扩土,实在艰难啊!
不过身为将领。
倘若能帮平临国开疆扩土,这辈子也算值了。
纪楚没有说话,这要怎么讲。
怎么不能说,自己在画饼吧?!
可他又看了看岐国梁国方向,很快回过头笑:“那件事再说。”
反正现在是不着急的。
日子还长着呢。
邓将军挑眉,没有再问。
还是先把战马的事情解决了。
草原部落盛产好马,这个众所周知。
不过如今最好的马匹,掌握在一个叫罗和部落手中。
这个部落的首领善养好马,整个草原都有名气,他家世世辈辈都在草原生活,同样也是主和派,并不愿意攻打广宁卫。
这样看起来,罗和部落似乎跟平临国没有往来。
可又因为他家善养好马,所以主战派的部落马匹,基本从他这里出来。
生活在一片土地上,不管愿不愿意,大家都会有来往的,这是不可避免的。
邓将军这次就是想直接跟罗和部落合作。
反正是买卖马匹,不如卖给他们。
用纪大人的话来说,还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大家获利更多,还没有人员伤亡。
除了主战为主的当碚部落之外,无人受伤。
纪楚跟邓将军商议过后,就能给京城的同僚回信了。
这同僚大家还都认识。
正是京城周家,那个因为棉花饱受诟病的周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