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三点注意
毕竟谁都不是赤条条的一个人。
很多时候都是屁股决定脑袋,阶级决定立场。
不过矛盾有大小之分,主要和次要之分。
当主要矛盾出现的时候,是可以压制次要矛盾的。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王族灭种的危机,显然是高于利益之争的。
这也就是世家大族与季秋合作的基础。
与此同时,蔡邕其实还面临着更为现实的危机。
政治清算是时刻压在他头顶的一把利剑。
历史上,董卓死后,王允立刻开始清算朝廷,以蔡邕为首的势力,被屠戮殆尽。
其手段之狠,比董卓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以王允在历史上,也有董卓第二的称呼。
当然,这些毕竟是未来的事。
目前来说,没人知道蔡邕的未来结局。
即便是季秋说出来,蔡邕也未必会信,只会以为季秋是在挑拨离间。
但从方才的流民暴动中,却可以初窥端倪。
季秋已经抓住了那场流民暴动的执行者,虽未进行审问,但却基本可以猜出策划者的身份。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来自长安城的世家大族。
长安城的世家大族,居然在蔡文姬施粥的地方策划流民暴动,这代表着什么已经很清楚了。
他们已经将蔡邕视为敌人。
一旦让他们得到权利,蔡邕必然会遭受清算!
蔡邕沉吟道:“如此看来,老夫是没有选择了。”
“选择当然有,只是为蔡公计,与我合作是最好的选择!”季秋笑道。
蔡邕再次沉吟片刻,然后说道:“既然如此,那老夫便同意此事了。”
“甚好,蔡公日后定会为今日之明断而自豪!”季秋笑道。
蔡邕会答应此事,他并不意外。
其一,从天下利益来看,季秋势力其实是最有希望挽救九州人族的。
其二,从势力利益来看,与季秋合作,是保住自家门生弟子的唯一选择。
其三,从家族利益来看,蔡贞姬与季秋的结合,已经让蔡氏与季秋进行高度绑定。
对于世家大族来说,外家的女儿通常是不视为家族传人的。
但蔡氏不同,他们从蔡邕这一代起势,而蔡邕又只有两个女儿。
所以蔡氏的未来,其实就是蔡文姬与蔡贞姬的未来。
而不论采用承认与否,蔡贞姬都已经是季秋的夫人了。
夫妻一体,两家的利益已经难以分割了。
蔡邕在作出各种选择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这便是季秋从一开始,就顶着蔡贞姬夫君的名头,上门的缘故。
“只是,仅凭一个蔡贞姬,怕是很难将蔡氏彻底绑上自己的战车啊。
蔡邕的真正传人,其实还是蔡文姬。
要不把蔡文姬也给收了吧,这样蔡邕的两个女儿就都在自己手里了,他肯定就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了。”
季秋瞥了眼旁边的蔡文姬,不由心中一动。
论及历史名声,这蔡文姬可是比蔡贞姬还要大得多。
而且从容貌和气质上看,蔡文姬也比蔡贞姬更胜一筹。
如此一位大美人放在眼前,若是不吃,真是有点对不起自己了。
不过目前显然不是说这件事的时候,总要给蔡邕一点喘气的时候,逼迫太急,是有可能出现逆反心理的。
所以季秋决定此事等等再说。
在搞定了蔡邕后,季秋便离开了蔡府。
下一步,他要去见吕布。
吕布住在吕府之中,而吕府的奢华,要比蔡府还更胜一筹!
朱红漆门高逾三丈,鎏金兽首衔环在日光下灼人眼目,门楣上九路铜钉按天子规制排布,昭示着主人无视礼法的野心。
穿过门洞,汉白玉雕琢的螭龙浮雕照壁挡住视线,龙睛镶嵌的夜明珠在白昼亦泛着幽幽冷光。回廊蜿蜒处皆是金丝楠木立柱,柱身缠绕的赤铜鎏金蟠龙张牙舞爪,龙须处嵌着细碎的珍珠,风起时相互碰撞发出清越声响。
地面铺就的不是寻常青砖,而是整块整块的岫岩玉石,纹理如流云飞瀑,每走一步都映出人影绰绰。
绕过九曲回廊,正厅飞檐上悬着二十四盏纯金宫灯,灯罩用南海鲛人绡纱织就,烛火摇曳间似有星辉流转。
主座由整块紫檀木镂空雕刻而成,椅背雕着百兽朝凰图,镶满祖母绿与红珊瑚,兽眼处竟以活人瞳孔大小的猫眼石镶嵌,直视时仿佛被猛兽凝视。
后园更是奢靡至极,人工湖引黄河活水,湖底铺满琉璃瓦与夜明珠,白日里波光粼粼,入夜后宛如银河倒悬。
湖心亭用整块和田玉雕琢而成,四角悬着西域进贡的夜光琥珀风铃,风过时发出天籁之音。岸边遍植四季牡丹,瓣经匠人用金箔与胭脂浸染,即便寒冬亦艳若云霞。
蔡邕的权利来自于董卓,他能拥有奢华的蔡府,也是因为董卓的重视。
而吕布的权利,则是来自于他的实力。
不论是个人实力,还是部曲实力,他都是如今董卓麾下,无可置疑的第一人。
容不得董卓不重视。
这种情况,算是有利有弊吧。
利处在于,吕布拥有了甩开王允,独自获取刺董战果的可能。
弊处在于,不论是董卓,还是王允,都对他多有防范,不敢将他视为简单的莽夫。
王允用来使用美人计的侍女,被董卓轻易转送给吕布,这固然有这名侍女的能力不及历史上的貂蝉,无法完全迷惑董卓的缘故。
也有吕布势力不同于历史三国,董卓不敢轻视的缘故。
董卓如今,可是万万不敢如历史三国中的那般,让吕布当护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