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调查产生了分歧
陈江也是在食堂吃饭的时候,听人说起,赵大志团的几名士兵,居然去偷老乡家的兔子吃。
要知道,我们的军队里向来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拿群众一针一线都不允许,何况还是老乡家的兔子了,对于这种情况,绝对算部队里的奇耻大辱,是要严肃处理的。
而作为团长的赵大志,也会受到连带责任。
集团军十分重视此事,派出了z治处副主任俞根山为调查组组长的团队,对此次事件进行调查。
由于俞根山是军j委委员,所以他的调查结论直接决定了这些人的处理结果,陈江也被俞根山选中,作为调查组成员一同前往。
调查组的介入,让汽车团的人如临大敌,
所有人都对此讳莫如深,不愿意多谈,这让调查工作非常被动。
尤其是赵大志,对于事情不愿意多谈,只是谈到,是自己的管理工作不够到位,愿意接受调查组的任何处分。
“老赵,那些空的虚的话我就不说了,我们的政策你是清楚的,讲究实事求是。我们不会放过任何违纪违法的坏人,但也不会冤枉任何一个好人。所以你必须跟我们说实话。”
俞根山手里就只有一份举报信,里面的内容就是汽车团某班战士,集体去偷老乡家的兔子,然后炖了一锅吃掉了。
至于别的内容,就写的很模糊,俞根山和陈江一合计,觉得事有蹊跷,直接去班里问,可能会激化矛盾,还不如从上而下,这样还能了解一下团领导班子对于这些事情的态度。
俞根山对此也是深表赞同,于是和陈江一起先听听赵大志的看法。
“俞副主任,那几个兵是好兵呐,虽然他们才来部队一年,但各方面都表现的极为出色,至于吃了只兔子,我们已经三倍赔偿给人家了,也取得了人家的谅解,我不明白上面还盯着这个事情干什么?”赵大志对此十分抗拒,他的思想认识令俞根山和陈江有些哭笑不得。
“老赵,你这是说的什么话?”俞根山勃然变色,狠狠一拍桌子,“我们部队的纪律你不是不知道,擅自拿群众的东西都是大罪,何况是偷,你知道这是什么性质的事情么?足够让你们这支光荣的汽车团被全军通报,你这个汽车团团长脱军服走人!”
面对俞根山的声嘶力竭,赵大志一下子就懵了。
他平时对纪律学习不怎么热衷,所以对此次事件的严重性根本就没有清醒的认识,直到俞根山的当头呵斥,才算把他震醒了。
“不不会吧?人家已经同意和解了呀?”赵大志犹自不服。
“呵呵,和解?”俞根山嘲笑这个团长真是胸无点墨,没什么文化,完全就靠着孙同非的喜爱一步步走到这个职务,如今居然问出了这么可笑的问题。
“如果和解有用,事情就可以当做没有发生过,那还要我们的纪律有什么用?我跟你实话实说,和解只能让这件事情的情节适当轻一点,但性质却无法改变。老赵啊,没事情的时候就不能多读读书吗?”
赵大志这下彻底慌了,“那说了之后,能不能处分得轻一点?”
“赵团长,你要明白一点,最终的处理结果,肯定是要上级领导定的,我们只是实事求是的反映情况。你们这个事情,惊动了军一级j委,这还不够说明问题么?如果是小事情,你们团里自己就可以处理,最多也是师一级来调查核实,如今这个局面,你要有清醒的认识,万勿心存侥幸啊!”陈江在旁边也发声了,他是真有些看不下去了。
“好!”良久,赵大志这才算下定了决心,开始把自己知道的情况说了出来。
原来在这个汽车班里,一共有8名战士,感情一直都很好。
其中一名战士在前期的训练行动中磕伤了腿,眼看着他到了复员还是留队的关键时刻,如果腿伤迟迟好不了,那肯定要脱衣服走人啊。
于是大家为了给他补充营养,就想办法弄些好吃的给他,但汽车团这里周边根本买不到鸡鸭,于是他们只能跑野外去抓野味。说来也巧,老乡家的兔子正好溜了出来,然后被这帮小兔崽子被抓到了,一看灰不溜秋的一只兔子,大家都以为是野兔,就杀了炖了一锅,给有腿伤的战士吃了。
结果事后有老乡找了过来,才知道犯下大错,凑了津贴,三倍补偿了人家。
“不知道是哪个杀千刀的举报到了你们那里,让老子知道了的话,饶不了这个混蛋!”
赵大志忍不住破口大骂。
“你是谁的老子?”俞根山也一肚子火,这个团长,根本就是个草包么。“张口老子,闭口老子,你这是什么态度?”
大家虽然都是上校军衔,但俞根山明显威势更足,毕竟人家是军j委委员,赵大志在他面前瞬间就焉了。
俞根山见赵大山不说话了,也自己控制了一下自己的火气,两人其实说起来还有点同窗之谊,在青年干部进修班的时候同学过,只不过俞根山是班里的学习尖子,而赵大志是班里倒数第一,所以两人是没有什么交集的。
但毕业后,一个当汽车团团长,手下千把号兄弟,一个也就当个z治处副主任,你说气人不气人?
不过现在看来自己的老同学遇到大麻烦,他也不好落井下石,也是存了来拉他一把的心思。
想到这里,他的语气也软了下来,“老赵啊,你不能出了问题不想着去解决问题,就要去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人家提出的问题,难道是诬告么?这总是事实吧?既然是事实,咱们就要想着去解决,去避免类似的事情不再发生!你扪心自问一下,全团的纪律教育你抓落实了么?抓彻底了么?”
赵大志一听就说不出话来了,他是个重业务轻思想教育的人,平时还真的疏于这方面的对下教育,其实就算他本人,接受这种教育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主官都如此,其它人的情况可想而知。
俞根山见赵大志不说话了,继续劝道,“听兄弟一句话,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理清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态度首先要端正,要相信zz,会公平公正的处理这件事情的。”
陈江听后不想多说,因为俞根山说的这些确实没啥可挑剔的,但基本都是场面话,有种“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的感觉。他和赵大志不熟,没必要去当什么出头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