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这才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舰载机
陈江每天都会关注一下灾情动態,虽然伤亡和经济財產损失方面的数据令人十分痛心,但总归还是在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
国家对於灾区的支援是空前的,几乎所有部门和单位都在向灾区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真正的万眾一心。
很快,在国家的全力支援下,抗震救灾工作终於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的胜利彰显出了国家一流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抗震救灾期间,涌现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英雄模范,陈江他们作为第一个空降灾区的精锐部队,又是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与牺牲,所以被评为救灾英雄集体。
陈江作为参与此次行动的指挥官之一,也被授予了个人二等功一次。
最让陈江高兴的是,妻子楚寧平安回来,並且也获得了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的荣誉,这对於她將来的职称评定都有帮助。
当然,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平平安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更值得他欣慰了。
陈江的日常工作也重新步入正轨,他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高精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发上,好在各条“战线”捷报频传:
首先是pl12中距离空空飞弹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虽然这时候依旧採用固体双推力火箭发动机,末段机动性比较一般,但在这个时期,它100公里的射程已经接近了西方主流中距离格斗弹的水平了。
最起码可以抵消我们卖出去pl11的遗憾,有了它,pl11就成了“牛夫人”;
其次就是瓦良格號航母的初步改建工作已经完成,国產舰载机的第一架验证机已经在科研人员加班加点之下弄了出来。
这让陈江大为振奋,由於很早之前,他就提出了在陆地上先建造模擬滑跃起飞平台,因此第一次陆基试飞工作就必须提上日程了。
陈江带著所有技术骨干来到了现场,看到了这架令全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国產舰载机——j15。
j15在j11的基础上新增鸭翼、配装2台大功率发动机,机翼也可以折叠,最大起飞重量32500千克,最大速度2.4马赫,最大航程3500公里。
安装有30毫米机炮,携带多型反舰飞弹、空空飞弹、空地飞弹以及精確制导炸弹等精確打击武器,具有全海域、全空域打击能力。
具有完全的自主智慧財產权,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好、载弹量多。
由於是第一架试验机,所以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第一步是要飞机的各设备调试融合;第二步是飞机的试飞员选定;第三步是陆基跑道起飞,验证飞机的各项性能,以及多种气候下的飞行状態;第四步是陆基模擬滑跃平台上的起飞;最后一步才是上舰试飞。
现在各设备调试工作已经基本做到位了,试飞员也已经选好了,一共有两名试飞员,一名正选一名替补,两人都是空军特级试飞员,拥有数千小时的飞行经验,飞过多种机型。
今天风和日丽,非常適合试飞。
陈江站在观礼台上,目光紧紧跟隨著跑道尽头那架蓄势待发的黄色战鹰。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等待著歷史性的一刻。
我国的验证机基本上不会涂装空军蓝。
清晨的阳光洒在j15稜角分明的机体上,鸭翼和可折叠机翼的独特设计让它显得格外矫健。
“塔台呼叫03,地面检查完毕,可以滑出。”无线电里传来指令。
“03收到。”试飞员沉稳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遍观礼区。
只见j15的发动机喷出淡蓝色的尾焰,飞机缓缓滑向跑道起点。
陈江注意到试飞员操纵飞机的方式极为细腻,每一个转向和加速都精准无比,显示出飞行员高超的技术水平。
当战机在跑道尽头停稳时,现场气氛达到了顶点。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眼睛瞪得老大,死死地盯著即將起飞的战机。
“03请求起飞。”
“允许起飞。”
剎那间,两台大功率发动机的轰鸣声开始由小变大,最后震耳欲聋,j15如离弦之箭般衝出。
在观礼台眾人的注视下,战机的加速极其迅猛,仅滑行200多米就轻盈离地。
起落架收起的瞬间,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陈江却没有放鬆警惕,200多米的距离对於平地起飞当然算很出色,但在航母上可没有这么长的跑道给它,而且今天的油料不多,掛载武器也是零,相当於裸机上天,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他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著飞机的每一个动作。
当j15完成首个爬升转弯时,他注意到转弯的半径似乎偏大了点。
这个细节极其细微,若非他的感知能力早就超乎常人,恐怕难以察觉。
“02,飞机的数据正常吗?”陈江立即通过內部通讯系统向数据监控中心询问道。
“01,目前看,一切正常!”
此时,j15已经在空中完成了一系列基础机动动作。
每个翻滚、爬升和俯衝都乾净利落,展现出卓越的机动性能。
当战机俯衝下来低速通场时,观礼台上再次响起掌声和欢呼声。
然而,就在通场后进行大仰角爬升时,意外发生了。
监控中心突然传来急促的报告:“右侧发动机转速异常,温度升高异常!”
陈江的心猛地一沉。
“02,通知飞行员中止试飞,立刻返航降落!”
陈江知道,这架飞机是所有航母科研人的共同心血,尤其是试飞员,更是比黄金还珍贵,万万不能出事,所以寧可中断试飞,也要確保安全第一。
但试飞员的声音依然冷静:“报告塔台,右发故障告警,发动机抖动严重。”
“立即返航!”塔台当即下令。
接下来的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专家团队紧急分析著传回的数据,快速制定排故方案。
他们指导飞行员切换到备用控制系统,逐步降低飞行高度和速度。
但情况比他们预想的要严重的多,试飞员报告:飞机不受控制的向右侧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