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内侍脚步匆匆而来,问道:“丞相,公子是否请了医者给甲士们看病?”
这是昨天发生的事,李斯回道:“确有此事。”
内侍又道:“请公子来此地。”
李斯脚步匆匆地离开去请公子。
当李斯找到公子时,公子正在向几个医者询问医术以及治伤的方法,公子自小就好学,到现在依旧是如此好学。
明白了丞相的来意后,扶苏脚步匆匆跟着他来到了父皇的宅邸。
此地有不少内侍在走动,扶苏跟着李斯宅院内,来到了父皇的面前。
只不过,扶苏见到了徐市坐在这里,此人神色恭敬,低着头跪坐在一旁。
嬴政沉声道:“扶苏,这是徐市。”
扶苏道:“儿臣见过他。”
徐市起身恭敬向公子与丞相行礼,而后继续跪坐在一旁。
嬴政笑呵呵道:“朕刚听了徐市的海外仙山之论。”
李斯站在一旁没有发言。
扶苏道:“儿臣听闻齐地盛行此种传闻,尤其是琅琊各地。”
徐市道:“公子,早在千百年前早有这种传闻,臣少年时与人出海,见过鲛鱼,见过巨龟。”
光说他自己知道的还不够,徐市接着道:“庄子,列子都有海外蓬莱之说,阴阳大家邹衍另有阐述。”
有徐市所言的传闻,文献还有庄子,列子的考据。
近有阴阳家邹衍的传说,
再者还有齐琅琊各地的民间传闻。
有理有据,多么美好的一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听起来十分有意思。
当他说起了海外的仙山与蓬莱之地,却听到威严的话语缓缓道:“你能找到海外的仙山吗?”
徐市忙跪伏在地,朗声道:“臣不敢寻。”
扶苏先是看了一眼父皇,又看向眼前这个齐鲁博士。
且说这人与齐鲁博士是不是有联系,还是说这本就是一场合谋的骗局,扶苏心中警惕之余,与其放任事态发展还不如主动参与其中。
“说来儿臣也很想看看是否有海外仙山,仙山中可有仙人。”
嬴政眼神中带着猜疑,道:“朕见过商颜山的骸骨,如此庞大的生灵都死了,海外的仙山难道不会消亡吗?”
徐市依旧跪伏在地上,甚至有几分哆嗦。
扶苏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个人,此人还未讨要人手以及谷物百工。
有些时候,扶苏怀疑他就是来反秦的,只是每个人反秦方式不同,他没有像卢生与侯生那样送去上郡,是因此人还是有些学识的,其人近些年递交的卷宗中多有对海外航行,潮汐与天气的见解。
这些见解扶苏都看过,在这方面学识中,扶苏还未见过有第二个人能将海外的气候,岛屿,航行经验说得这么详细。
这是其他齐鲁博士所没有的。
因此当初侯生与卢生被派往上郡,徐市并不在其中。
徐市道:“传闻只有有福之人,才能寻到海外仙山。”
扶苏又道:“好啊,你不如从此改名叫徐福。”
嬴政低语道:“徐福……”
不知为何,徐市在面对始皇帝时没感受到这么大的压力,在面对公子扶苏与丞相时,却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公子那带着戏谑的眼神。
好似一眼就看穿了自己的心中所想,而且言语中还在引导自己编下去。
这就像是一个骗子,而对方知道你是骗子。
但对方的手中拿着刀,说不定说错一句,就会死。
而公子的刀就是丞相李斯。
只要公子一句话,丞相肯定会杀了自己。
丞相李斯是什么人,他是公子扶苏的老师。
“臣不敢,臣不是有福……”
扶苏道:“有福没福另说,讨个好听的说法,你就叫徐福吧,丞相以为呢……”
徐市汗如雨下。
李斯道:“还不谢过公子赐名?”
“谢公子赐名,以后臣就叫徐福。”他慌乱应下。
嬴政道:“朕再问你,当真有海外仙山?”
徐福回道:“臣所言皆是传闻。”
听他不否定也不确定的话语,扶苏道:“父皇,待儿臣多向他询问,再与父皇解答。”
嬴政颔首,叹道:“朕也乏了,李斯与朕来饮酒。”
闻言,李斯跟着始皇帝离开。
屋内,只剩下了公子扶苏与徐福,还有两个内侍,其中一个内侍就是田安。
扶苏俯视着还跪伏在地上的徐福,上前两步,低声道:“你与父皇说的那些,是你自己想的?”
闻言,跪在地上的徐福将头磕在地上,睁开眼看向后方见到有脚步朝着自己的走来。
他咽下一口唾沫,道:“公子,这都齐地传闻,传闻而已……”
“对,是传闻,齐地的人都知道的传闻。”
听到公子也这么说,他长出了一口气。
扶苏低声对他道:“当初在丞相府我见过你的卷宗,你对海洋潮流颇有见地,我虽说不知你是如何知道黑潮暖流,可借暖流乘船前往那座东海的岛屿,可这些学识并不是只有你懂。”
徐福明白了言外之意,这个学识公子扶苏也懂。
“我没必要一定需要留你活着,你的学识很好,可对我或对大秦也不是那么必要,传闻就只是传闻,你若是胆敢将它说成事实,杀几个齐鲁博士对我对丞相来说不是难事。”
公子的话语声很低,可对他来说那是生死。
尤其是身后的那双脚,那双脚的主人手中一定拿着一把刀。
扶苏又道:“你与父皇只是说了一个传闻中的故事,这只是一个哄人的故事,它不能真的,是吧……徐福。”
一滴汗水,滴落在地上,化作了一点水渍,徐福回道:“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