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准许开设衙建司,显然在御马监有探子,知晓彭公公、小喻子所作所为。
如今小喻子病死,监察北疆的差事落在干儿小锦子手中。
李平安心思电转,终归是执掌一处新衙门,好处大于坏处,称得上天恩浩荡,连连磕头谢恩。
“奴婢拜谢陛下,定仔细监控东南西北,任何逆贼都逃不过陛下眼界。”
东南西无妨,北字才是陛下心意。
“很好,下去吧。”
永宁帝其一对镇抚司办差很不满意,其二忌惮镇北王谋反之心,顺势建立查逆司予以恩赏,可谓一箭三雕。
“奴婢告退。”
李平安躬身退出栖鸾宫,对门口当值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
小太监捂着肚子寻了个借口离岗,悄摸跟上安公公一行,磕头下跪道。
“孙儿拜见祖爷爷。”
小太监在值殿监当差,拜入金公公麾下做干儿,而金公公又是鹏公公干儿。
李平安问道:“陛下时常在栖鸾宫议事?”
小太监汇报道:“自从龙子满月赐名,陛下就在栖鸾宫处理后宫事宜,惠妃娘娘多会旁观插手。”
李平安从袖口摸出迭银票,塞到小太监怀里:“好生当差,得空咱家给你提提辈分。”
小太监顿时感激涕零,咚咚咚磕头不断。
李平安又勉励几句,给小太监画了张大饼,引得随行众太监眼红羡慕。
一张饼,许多人吃!
片刻后回到御马监。
李平安唤来所有干儿干孙、老太监,商议查逆司事宜。
“彭公公,此事本由你主理,如今办得如何了?”
彭公公随时有准备,从袖口摸出两卷书册。
“启禀提督大人,卑职担任查逆使一年有余,招募百来人手,主要散在京畿及周边府县,期间搜集消息千余条。”
李平安接过书册翻看一卷是人手名录,一卷是消息秘闻。
人手以宫中太监为主干,下辖青皮闲汉三教九流,消息涉及官员江湖,其中不乏狂言瞽说。
“彭公公做得很好,咱家得陛下恩赐担任指挥使,你从查逆使升为副指挥使。”
“卑职拜谢大人。”
彭公公面露惊喜,暂不知副指挥使是几品,总比现在八品巡检好得多。
“查逆司一应官职,与镇抚司对应,副指挥使之下设同知、佥事……”
李平安略作沉吟,吩咐道:“尤公公、小曲子下江南有功,便由你俩担任。”
二人当即出列,叩首道:“拜谢大人、干爹。”
“再之下设查逆使,与镇抚使相类,监察各地州府县衙江湖帮派,自行招募办差的番子、力士。”
李平安环顾一遭,问道:“哪个愿意去各州府当差?”
众太监面面相觑,多数不愿去地方任职,离开皇宫时日久了,基本就没了升官机会。
干儿蒋公公率先出列,躬身道:“干爹,孩儿愿去宣府。”
李平安赞许道:“好干儿果真是国朝精忠,咱家会禀明陛下。”
蒋公公磕头道:“孩儿拜谢干爹提携。”
李平安说道:“到了宣府地界,拿咱家牌子去盐运衙门,报销廪费支出。”
下放州府做土霸王,又有银子可捞,立刻又有几个太监出列纷纷请去地方当官。
李平安一一应允,很快三十六府各有差遣,老少太监约莫五五数目。
老的沉稳精明分在内陆府县,少的敢打敢拼,分在边疆地界。
御马监精兵强将调出去半数,不过宫中最多的就是太监。
有了官缺儿,自然有人想进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