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3-0横扫费天王的男人
2015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这个南半球盛夏的网球盛宴,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墨尔本公园的罗德拉沃尔球场,此刻座无虚席,观众们的热情如同澳大利亚炽热的阳光一般高涨。
他们期待着一场精彩绝伦的网球大战,而这场比赛的主角,一方是来自中国的天才少年顾诚,另一方则是法国名将盖尔孟菲尔斯——那个在 2014年戴维斯杯上以 3-0横扫费天王的男人。
顾诚站在球场的一端,眼神坚定而专注。
他身穿一袭白色的网球运动装,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尽管面对的是实力强劲的孟菲尔斯,但顾诚却表现的很轻松,这不是双打,单打比赛的话,无论是对上孟菲尔斯还是其他人,即便是之前的一号种子德约科维奇,他也有必胜的信心。
不过,对眼前的对手,顾诚依旧保持着尊重。
孟菲尔斯,年少成名。
04年澳网、法网、温网三个青少年大满贯冠军,成为青少年世界第一,甚至差点完成了青少年组的年度全满贯。
次年,在波兰索波特夺得巡回赛首冠。08年,孟菲尔斯在法网击败柳比西奇和费雷尔首进大满贯四强,同年打进北京奥运会男单八强。
09年,孟菲尔斯在多哈击败纳达尔,生涯首胜世界第一,并于同年获得巴黎大师赛亚军。
10年,孟菲尔斯在巴黎大师赛击败沃达斯科、穆雷和费德勒三位前十球员,连续两年打进巴黎大师赛决赛。
一直在2014年在戴维斯杯上3-0横扫费天王,澳网公开赛17号种子选手,孟菲尔斯的实力毋庸置疑,小看他的人绝对会在比赛中吃尽苦头。
孟菲尔斯则站在另一端,他那高大而矫健的身躯,仿佛一座不可逾越的山峰。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色,但很快就散去,一抹微笑浮现在脸上,似乎在向顾诚宣告着这场比赛他志在必得。
比赛开始,由顾诚率先发球。
他深吸一口气,双脚与肩同宽,身体侧对球网,采用大陆式握拍法紧紧握住球拍。左手将球轻轻托起,放在身体前方腰部的位置。
此刻,整个球场安静得仿佛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所有人都屏气敛息,注视着顾诚的一举一动。
来看,或者说喜欢顾诚的粉丝,基本是都是冲着他的球技来的。
青少年赛看的人相对较少,因为大家都知道,打青少年赛的话,顾诚用球技的概率不大。
但澳网正赛的单打,大家都知道,顾诚是一定会用球技的。
如果换成双打,那更是如此。
顾诚左手将球垂直向上抛出,抛球高度略高于头顶,抛球点在身体前方略微偏向右侧。
与此同时,他右手持拍迅速向后引拍,拍头指向地面,肘部弯曲,手腕放松。
随着引拍,他的身体开始向后转动,重心也转移到了右脚。
当球达到最高点的瞬间,顾诚如同一只猎豹般迅猛出击。他右手持拍向前挥动,拍头从下向上击球,手腕在击球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力量,拍面略微倾斜,试图为球赋予强烈的旋转。
这是他常用的发球方式,在以往的比赛中,这种发球常常能为他赢得主动。
然而,今天面对的是孟菲尔斯,这位经验丰富的法国名将。
孟菲尔斯紧紧盯着飞来的网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屑。他似乎早已看穿了顾诚的发球意图,在球刚刚离开顾诚球拍的那一刻,他便迅速做出了反应。
只见他轻盈地移动脚步,身体微微下蹲,准备迎接来球。
当球飞到他面前时,他高高跃起,手中的球拍如同闪电般挥出,精准地将球回击了回去。
他的回球速度极快,角度也十分刁钻,直接飞向了顾诚的反手位。
孟菲尔斯是典型的右手双反球员。
所谓的右手双反,其实就是一种持拍的方式。
20世纪70-80年代,当网球双手反拍抽球技术出现之时,许多人其实对此打法不认可,认为其在网坛不会有立足之地。而今双手反拍抽球技术已经成为网球最重要、最基本的技术之一。
目前人们握拍方式大都以虎口为定位点,由于每个人手掌的形状、大小等不同,每个人的虎口所能覆盖的拍柄范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简单地以虎口为定位点来确定握拍方式存在着很大的个人因素。
而今,最新的研究表明,握拍方式的定位点应是以食指的指跟和小鱼肌的底部为定位点。
以右手持拍手为例,一共有三种双手反拍。
第一种就是东方式双反握拍,以食指的指跟和小鱼肌底部为定位点,左手的食指指跟和小鱼肌底部成一直线握在拍柄的第7面上,右手食指指跟握在拍柄的第一平面上,小鱼肌底部握在拍柄的第8平面上。
东方式双反的特点是击球时球拍远离身体、两手臂伸直、两臂与肩膀成三角形。
这种持拍在击球时多以平击球为主,速度快、力量大,可打出致命的反手直线球,但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所以一般是男选手的首选的击球方式。
而平击球挥拍击球的路线是从后向前上方较平缓的挥击,击球拍面几乎垂直地面,击球的正后部,用同样的力量击球,这种击球方法的球速最快,球的飞行路线最平直,而球落地后的前冲力量也较大。
不过准确性较差,尤其在快速奔跑中用平击球的打法很难控制球的准确性,易造成球失误或出界。
第二种则是东方、大陆式双反握拍,左手的食指指跟和小鱼肌底部成一条直线握在拍柄的第7平面上,右手的食指指跟和小鱼肌底部成一条直线握在拍柄的第2平面上。
这种打法对于男女选手都很适用,可以回击出多种变化的来球,是这3种双手反拍中变化最多的击球技术。
最后一种则是大陆、半西方式双反握拍。
大陆、半西方式双反握拍因为击球过程中左右手臂都是弯曲的,两臂与肩膀成五边形,球拍紧靠身体。所以这种技术更适用于女选手。
而原因也很简单,女选手一般相对男选手身高要差点,重心相对低一些,可以很好的利于运用上髋关节的力量。
但很多男性职业选手也会用这种持拍技术,原因就在于这种双手反拍以拉上旋球为主对球施加上旋,即可打出有角度的球或上旋高球。
球拍自左后方向前上方挥击,这时球由后下方向前上方旋转,即我们一直常说的上旋球。所以要想产生急剧的上旋,加大向上提拉的幅度,大陆、半西方式双反握拍是最好的一种持拍击球方法。
孟菲尔斯就是第三种,他的上旋球跟纳达尔有的一拼。
但他这场比赛面对的却是顾诚,也就注定了他的上旋球发挥不出应有的威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