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传不知道自己猜想的对与否,但无论如何,这都是最适合自己的“道心种魔”,是独属于自身的此法修行之路。
他亦是明悟,隋校长之前所说的话:
【不同的人修行同一门神功,推演过程与武道意志的修行一样,皆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对于神功的后续推演,亦是自身武理的延续。
根据立意把握精髓,便能自行推演神功绝学迈向更高处;而仿照前人之路,照抄照搬神功,只会前路停滞,永远卡在当前的境界不得寸进!】
简而言之,便是“学我者生,像我者死。”
这是隋校长上次在说,日后给他传授火属神功时,顺带提点的内容。
估计他本人都没想到,孟传此时区区二限,竟能从黄粱一梦当中悟得这一点.
法界之中,终南山晨雾未散。
汉钟离虚空一抓,孟传感觉自己的头被敲了下。
顿时听到有声音袅袅传来:
“回神了。”
孟传凝神回视,见对方“叩齿集神”,齿间竟震落霞露,声声清越如玉石相击。
“舌搅华池,津生如泉。”
汉钟离喉间滚动,吞津声与松涛共振。
孟传仿之,忽觉体内暖意渐生。
进而转腕作“摇天柱”,颈间骨节轻响,云头低垂在汉钟离的肩头聚散
一套动作做完,汉钟离回眸,扇尖一点孟传眉心:
“形随意动,意逐气行,此乃长生门径。”
最后的香火神力都在这一点之下,尽数灌注在孟传的脑海里。
他的识海之中,顿时多了一枚团扇状的印记。
感知轻触,仿佛有道人在唱低沉的调子,像山风扫过古松:
“齿叩三声津自生,
神凝一点气归元。
抬手能邀天边月,
附身可揽地脉泉。
若问此中真意趣,
心无挂碍即真仙。”
声音渐渐缩小,直至万籁俱寂。
孟传心中清楚,汉钟离这是用自己最后的香火力量。
像隋校长当初传授自己【沸腾之焰】那样,留给了他武学印记。
在视线恍惚之前,他对着天边这道即将消散的虚影,深深鞠了一躬。
汉钟离身躯化虹,消失在了天地间。
虽然他不拜神,但此刻这一躬,是敬仙神传道之诚,是谢祖师点化之恩。
啥也不说了,待自己【通神证道】之时,通通都救回来!
孟传在心底暗暗给汉钟离画下大饼.
见孟传缓缓睁开眼,眼神清澈。
一旁的午阳道君连忙问道:
“小友,感觉如何?”
孟传先感谢午阳道君的授予机缘之恩。
没对方刚刚那不知名手段发力,恐怕他难以踏入,正阳祖师的法界幻境。
午阳摆手道:
“无事,祖师找上你,本就是你的机缘。老道还想问,祂老人家现可安好?”
说到这儿,午阳心里其实早就有所准备。
祖师许久未“显灵”了,如今在孟传身上显现,何尝不是在“托付后事”.
孟传罕见的沉默了,片刻后,他将法界幻境内发生的一切,都讲给了午阳道君。
汉钟离是其信仰了一辈子的道门祖师,不牵扯自身秘密,孟传还是想让对方知晓全部。
听闻孟传说到汉钟离演法,继而歌谣烙印在识海之中。
午阳点头道:
“此乃【长生安乐法】,又叫做钟离祖师八段锦引导法,是一种我全真道门的高明炼气法,亦是不传之秘。
既然正阳祖师以香火之力传授于你,你便大胆去学,祂老人家也会告知你效用相关,我就不越俎代庖了。
至于此法的来历,最早要追溯到八仙庵还没成立之时,这片地界当时尚且叫作【雷神庙】。
当时,有人在此见八异人游宴于此。
其中一人喝的大醉,摇着蒲扇,边唱歌谣边打拳,其他异人也多有异于常人之举。
后来此事越传越广,遂建立【万寿八仙宫】祭祀之。
后来有古炼气士,根据歌谣与记载,创造了古炼气法【安乐歌引导诀】,这也是长生安乐法的前身。
受限于时代,之后宫中又遭遇劫难,被破宫伐庙。
最终于六百年前,被长安当地士庶集资兴复,又请了全真名道【任天然】为第一任住持。
为免树大招风,遂将小庙辟为全真道十方丛林同时,又更名为了【八仙庵】。
后续定下八仙香火道统,以及安乐歌的最终完善,都是由任真人牵头待领,他也是我庵的第一任中兴住持.”
越说,午阳道君的声音越小。
想到自己再想到任真人
唉.
孟传察觉到其想法,安慰道:
“道君,此乃时代的错,错不在您。”
他继续说到正阳祖师在天边消散,最后化虹而去。
午阳浑浊的眼忽然亮了下,而后又低垂下来。
一滴泪没忍住,顺着脸上沟壑缓缓滑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