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羊儒?那小子不是医家的人吗?怎么跟公羊儒扯上关系了?”镳公蹙眉问道。
“他不仅跟公羊儒有关系,据小圣贤庄那边的消息,儒家荀子对其赞不绝口,更是与其有书信往来,引为知己。”吕不韦扶着胡须说道。
镳公脸上的愤怒之色逐渐褪去,有些迟疑又有些疑惑的看着吕不韦,沉吟了片刻后说道
“所以你是想要学燕昭王千金买马骨,通过许青将公羊儒拉入秦国?从而和儒家也缓和关系?”
秦国哪怕虎视六国,秦军强势,让六国无法胆寒臣服,但六国对秦国的称呼却是虎狼之国,看似是夸赞秦国武德充沛,但实则是说秦国文德不行。
当然如果只是六国对秦国的无能辱骂也就罢了,但这句话说的是事实,秦国文德真的不行。
这其中原因很是复杂,既因为秦国立国是养马的,后又因为商君变法、外戚势大、独尊法家等很多原因,导致秦国不仅本土没多少人才,哪怕发布求贤令,吸引六国士人最终入秦的也寥寥无几。
而六国士人虽然也入秦,但更多的人宁愿在腐烂的六国任职,也不愿入秦。
吕不韦豢养门客虽然有巩固权势的目的,但镳公不能否认,这也缓解了秦国缺人才的情况。
“是也不是。”吕不韦微微摇头说道。
根据他的情报来看,许青绝对不是公羊儒,甚至跟公羊儒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他却从小圣贤庄那边听到了一点消息。
那就是荀子曾经要去韩国找许青,跟其探讨学问,只不过因为公羊儒和儒家其他派系发生了一点意外,导致其不得不留在小圣贤庄,帮刚刚担任小圣贤庄大夫子的伏念处理这件事。
他的确是想要通过许青改善和儒家的关系,但不是通过公羊儒,而是荀子。
之所以给许青大良造,一来是为了考验对方,看看对方的才能究竟如何。
如果对方是个人才,那么让辅佐嬴政自无不可。若是个徒有其表的废物,那就老老实实当个吉祥物,别陪着嬴政上蹿下跳扰乱秦国,破坏他的计划。
二来,也是希望借此压力许青,逼许青主动为秦国立功,从而主动为秦国拉拢医家和儒家。
镳公看着吕不韦将手中的布帛放下,如果是因为医家和儒家,大良造给就给了,毕竟事关秦国百年大计。
“我相信你不会因私废公,但我想知道你究竟是怎么想的?”镳公看着吕不韦沉声问道。
他平日里为了避嫌,也是为了保证军权不被插手,所以几乎不和吕不韦私下往来,但今日他已经已经来了,便索性问出了自己的心中一直以来的疑惑。
吕不韦自然知道镳公问的是什么,无非是他对于嬴政加冠礼在即的真正态度。
不仅是镳公,整个秦国乃是山东六国都在关注这件事,观望他吕不韦的态度,毕竟秦国朝野一直都是他在执掌摄政,这也是他权倾朝野的原因。
“秦国终究是大王的秦国。”吕不韦说道。
镳公一愣,他从吕不韦的话语中听到不同寻常的意味,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吕不韦后说道
“希望你记住这句话。”
言罢,镳公也不再说什么,拿起国尉之印便离开了。
门外的吕蜴见到镳公又匆匆的离开,疑惑的看了一眼后,便走入了书房之中。
“父亲,老国尉这是气消了?”吕蜴好奇的问道。
吕不韦看着镳公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轻叹一声后对着吕蜴说道
“明日帮我告假,对外称我患病,开始闭门谢客。”
吕蜴微愣,有些错愕的看着吕不韦,显然是猜到了吕不韦称病的目的,于是拱手说道
“是。”
在吕蜴走后,吕不韦目光看向了自己身后的架子,架子上摆满了各种竹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如果说这辈子他最大的成就是什么,吕不韦从不觉得是奇货可居投资嬴异人,成为权倾朝野的文信侯,而是眼前这些竹简。
这些竹简是他耗费十数年的心血所编撰成的巨著,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创作而成。
如今这本巨著只差医家就要成功了,许青可以弥补医家这一点,但他也面临着一个大问题。
那就是该如何得到百家承认,从而流传开来。
如果他死后,后人看到这部书,他有信心会得到后世之人的认可,但他想要的是生前就看到这部书被认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吕不韦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