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子人人抬,商业互吹是必不可少的。
话说完许青便感觉到四周看向他的眼神稍微缓和了一些,没有先前那般不善。
“先前先生推迟受爵告假,外界对先生此举议论纷纷。今日我大秦满朝公卿皆在场,敢问先生究竟是为了何事而告假?”
嬴政环视了一圈下方的群臣后沉声说道。
许青告假之事引得风言风语,哪怕许青的官位和爵位是他和吕不韦共同商定的,今日也少不了被群臣发难。
与其让这些人精占据主动权,倒不如他直接询问,将话语权抢到手上,等到许青应接不暇的时候,他也能够出声援救。
群臣们听到嬴政的话,原本准备好发难的几个大臣心中感到一阵无语,嬴政对许青的偏爱实在是太明显了。
这就是演都不演了是吧,直接开炮跟他们抢夺话语权了。
但嬴政已经发话,他们也只能等着许青回话完再说话,反正许青不说出个一二三来,他们今天绝对不可能让许青完好的走出章台宫。
十几个大臣怒目看向许青,微微侧身做出了一副进攻的姿态,准备等许青说完话的瞬间,就走出来开喷。
许青余光撇过对自己满是敌意的大臣,嘴角微微扬起,他得提前和这几个人说声抱歉了,今天他们这些人是注定开不了口了。
“在回答大王的此问之前,请允许我先询问一个问题。”许青拱手说完,便看向了武将那边。
一个个身姿魁梧,身着甲胄的武将们纷纷露出了错愕的神色。
看他们干什么?难道是害怕说不过那些耍嘴皮子的,所以准备挑软柿子捏?
“先生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国尉和上将军等人定然会知无不言。”嬴政沉声说道,眼中闪过了一丝期待和好奇。
他也很好奇许青这三日到底准备了什么来应对流言,又该怎么样站稳脚跟。
身为国尉的镳公没有说话,站在后方的上将军蒙骜对着许青微微点头说道
“许先生有什么话尽管问,老夫蒙骜为秦国上将军,若是有什么关于军队的问题,老夫知无不言。”
听到蒙骜的名字,许青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蒙家世代效忠秦王,蒙恬又摆明态度支持嬴政,哪怕蒙骜定然也是站在嬴政这边的。
这位军方大佬,四朝老将是自己人。
“敢问上将军,我大秦锐士每次出征,伤亡几何?”许青目光灼灼的看向蒙骜,开口问道。
此话一出,镳公蒙骜和其他将领纷纷一愣,其余文臣也疑惑的看向许青,眼中满是不解。
蒙骜看了一眼许青,虽然不明白对方问这个问题要干什么,但本着大家都是自己人,缓缓开口说道
“这个问题老夫不好回答,因为每次出征的敌人情况不同,所以伤亡人数也不同,按照老夫所带领出征来说,平阳之战出兵六万,攻韩魏联军,伤亡万千余人。河东之战.”
蒙骜回忆着自己带兵出征的情况,一个个阵亡的数字从其口中说出去,不知不觉中蒙骜的声音也有些颤抖。
他历经大小战斗超过百场,其中有胜有败。胜开疆拓土,败丢失土地。
然而无论胜败,最终秦军都是要死伤的,少则几千,多则上万乃至数万。或许这对于其余人而言只是一个个冰冷的数字,但对于为将者的蒙骜而言,这一个数字都代表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他们皆是家中顶梁的汉子,是谁家父母眼中盼望着归来的骨肉,又是哪个妇人日夜挂念的丈夫,亦或者是谁的父亲
每说出一场战斗的伤亡情况,蒙骜眼前总能浮现当时战斗的惨烈,看着那一个个年轻的面孔义无反顾的冲向战场,有的能够活着回来,但更多的是永远长眠在了战场上。
都说为将者最喜战争,因为可以建功立业,但像是蒙骜这种老将心中真正期待的是没有战争。
其余将领听到蒙骜的话,也面露沉重之色,他们都是带过兵的人,自然能够理解蒙骜的心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能前一天还跟着谈笑的袍泽,第二天就会倒在战场之上,被敌人亦或者自己人践踏着尸体,最终变得血肉模糊。
嬴政听着蒙骜的话,神色也变得格外凝重,他虽没有亲自带兵打仗过,对战场的了解多是各种军报或者史书,对于那些冰冷的文字并没有什么感觉。
但先前在武遂的两天,看着军营中一个个的秦军儿郎,他才明白那些冰冷的文字到底代表着多少年轻的生命和他人的寄托。
文官们中不少人也神色也变得沉重起来,他们这些文官可都后世那些五谷不勤、没有见过厮杀的文官,不少人都是在军中待过的,也见过战场的残酷。
“老夫不擅筹算,所以并不能给你具体的数字,但平均而言每场战斗下来,少则几千,多则”蒙骜深呼吸后,虎目微红的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