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三元果结 凤州之行
“小环山?他许留仙倒是会想,此地乃我重明宗根本地方,掌门还想着要在将来把这处地方打造成山南圣地、便算真就得来了定州那金丹道场,又哪里会舍予外人?!”
叶正文听得段安乐来报过后发声嗤笑,只是笑声过后,其独目里头又闪过了一丝担忧之色:
“莫看而今山南、山北二道暗流涌动,可却也变得寸土寸金。定州不算丰饶,但好歹有处金丹道场,掌门便是亲去凤鸣州,也未必争得过别处涌来的那些人家。”
段安乐显是对定州一事并不执着,反还宽慰叶正文言道:“叶师叔不消担忧,师父临走时便言过,但尽人事罢了。”
在其看来,重明宗而今若要扩张版图,勿论是黄陂道宪州还是山南道定州却都为上选。
若是康大掌门不嫌吃相难看,哪怕是与重明宗交情颇好的叶州杨家,亦可缓缓图之。叶州杨家过去常将他家与五姥山渊源挂在嘴边,不过念了这么多年,却真无有几个
更莫说而今寒鸦山四百余家也算安生多年,若要再往外拓土,兹要是舍得死人,也无有什么难处才是。
毕竟摘星楼似也认准了山北道作为紧要地方,摘星楼主的眼皮还不至于落在了云角州这么一隅之地上头。
而直面山南五州的两仪宗,似也低调十分、无有太大战意。
若是他家将来只一味如之间一般是做虚应故事,那么以重明宗如今实力陪其将戏演得热闹些、以为交差,倒也不难。
当然,居安思危四字康大掌门自是懂得。
现下他正筹备着将玉珏卫、赤璋卫两支道兵尽数召回云角州镇守。至于寒鸦山四百余家所在,因了已算安定,则由袁晋遴选诸县乡兵操练轮戍。
这般下来,若是将来两仪宗真就猝然间大发来袭,重明宗现以两支道兵为骨、重明盟内修士为基,好歹也不会一触即溃、总能守到援军来帮的时候。
这援军自是要从秦国公府求来,难得指望山南道其余四州。
毕竟荆南州已失了岳家主持,而今只是一盘散沙,若是两仪宗想要打破均势,说不得就是旦夕可定;
叶州杨家失了一上修,独木难支的杨宝山却算不得个出众人物。不然当年围剿杨宝丰的时候也不消冒着得罪颍州费家的风险,也硬要拉康大掌门与蒋青来做个帮手。
是以若是将来荆南生变,他家能够龟缩自保、不被两仪宗分兵而下便就已能算得难能可贵,康大宝哪里还能肖想更多;
普州本就属山南道最为贫瘠一地,且主持此地的卞浒也算不得个擅长经营之人。
是以这些年石山宗随着重明宗一路水涨船高、又出了两位假丹之后,仅是宗门维持甚至都已开始变得捉襟见肘。
直迫得没法子开源的石山宗,都开始加重盘剥。也令得普州一众宗门、家族都开始怨声载道,将来民心若何,都还是犹未可知,哪能指望;
定州自不消说,乌风上修自上次于陈江县遁走时候,便就彻底没了下落。
他这散修做得倒也真是洒脱,竟是愿意舍了好容易才攒下来的这点儿家当不顾,也不愿冒着被康大掌门寻上门算账的风险。
认真说起来,这份果决倒是常人难比,也怨不得其能以在上修之中只算微末的本事顺风顺水活到今天。
只是他这么一走,便就只有袁不文统辖的袁家能为助力。只是这老修元寿却也不多,且如今的袁家又到底能为如今的重明宗提供多少助力?
细下算来,就在不知不觉之间,至少于秦国公府在山南道辖内的这荆、云、叶、普、定五州之地之中,重明宗便就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地方土霸,再难寻得一家可做制衡。
而康大掌门将一只得三人修行的练气门派带到如今境地,却也是才用了不足百年。
不过这却不能尽算是一件好事,毕竟这也意味着,重明宗现下在山南道再无奥援。
将来两仪宗若再兴兵,重明宗便就定是其首当其冲要拔下来的尖刺。
这道理段安乐自是看得清楚,更不会自以为是、觉得公府诸公看不清楚。而这恰恰也是叶正文对康大掌门此番凤鸣州一行不甚乐观的原因之一。
“近来涌到凤鸣州的巨室、豪家颇多,听闻其中不少甚至都将自家原来在京畿的族地无偿献给了宗室,直令得今上在朝议时候说话的声音都高了几分。这定州多半是要落在他们手里,掌门大概率是要空跑一趟的。”
叶正文复又感慨一声,见得段安乐却未开腔,便就又拂手言道:
“安乐你身上兼着两份要害职司,又面临转修之难,却不消太过将精力放在这些事情身上。掌门若有事情要做交待,我等总还未老聩,总能分担一二,不消忧心。”
见得段安乐俛首谢过、退出门外过后,叶正文才又整衣敛容,朝着挂在其后侧的一副舆图看去。
上头密密麻麻的布有环伺重明宗的诸多修仙门户,叶正文将其分做四类。
其中最为亲近的,自是被纳进重明盟的一众势力。普州石山宗与洪县寒山派毕竟是有假丹坐镇,自为其中翘楚。至于其余人家的实力或在这些年有些精益,但却难做倚重;
下面一档自是被武宁侯府直辖的云角州一十七县内中大部人家,或还要包括几乎是受了康大掌门再造之恩的寒鸦山四百余家。
这些势力实力固然良莠不齐,但论及对重明宗的忠心,确是不消多说。
毕竟好与不好都是比出来的,便算重明宗的管束较之其他主家确是严了许多,可若真要让他们回到当年那秩序几无、邪修肆虐、朝不保夕的日子,怕也无有几人愿意。
两相比较之下,自是安心在平时与重明宗、武宁侯府缴纳赋税,战时进献丁壮来得更加划算。
这其中的代表当算是云威郑家,其家主郑泰白倒是与乌风上修算得一路人物。不过近些年来随着云威郑家送来重明宗的仙苗郑绾碧都已筑基,他家确也变得愈发恭顺。
郑家加大进献资粮之余,重明宗自也不会令其吃亏,便连十分值钱的三阶功法都有赐下,这可是平常人家难得的荣宠;
再下一档,便就是与重明宗颇为亲厚的门户。安山衮家与原先号荆南袁家的轩林袁家,明面上已经归宗、改做重明康家的陈江康家,也都可视作其中代表。
而从京畿一带迁来的八家良姓,固然因了与重明宗接触不久,双方之间难得互信。
但毕竟是有费家叶涗老祖亲命这层关系,加之他们又是人生地不熟,自是也要主动与重明宗多多亲近的。
譬如其中最为出挑的云谷章家,因了家中养有二阶巅峰丹师的缘故,甫一落地,便就呈了足足三枚筑基丹登门拜见。
至于其余人家,也是经过颍州族地几位上修精挑细选才来的,自非无用,也或多或少都在某一道百艺上头颇有建树,论及底蕴,却不是山南道这些同为良姓的门户能比。
依着双方实在关系,便算交情不深、那么这八家人也勉强可以算入其中。
但他们自是有心思亲近不假,但若真想让未受恩德的这些人家即就为重明宗肝脑涂地,却是件难成的事情;
除此之外,便就是叶州杨家和定州瘴笼庭、法州无畏楼这类与重明宗交好的势力。
这属于是共富贵时不会缺席、共患难时难觅踪迹。但若有秦国公府诏令下来,各家人汇做一路同心对敌,却是不成问题。较之寻常人家,也要亲近些许。
这番算下来,而今重明宗辖内可做支配的,都已有包含重明康家、寒山派、石山宗、云威郑家及南迁八家在内的十余家假丹门户。
至于其下的筑基势力,则要数以百计。且内中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反腐十分。
是以若想要将这份庞大的基业经营得好,却是件艰难之事。
于是在康大掌门沉浸修行、少有管事;段安乐又转修在即、阅历尚浅的境况下,叶正文便就几乎完全弃了自身修行,好将近乎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这上头。
这确也是无有办法之事,毕竟重明宗辖内或有远胜于叶正文的经世之才,但却难如其一般少有私心,更不可能如其一般得授康大宝如此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