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新势力版图
冬,京城。
办公室里,茶香袅袅,和窗外的寒雪仿佛两个世界。
雷军坐在沙发上,姿态恭敬却也不失企业家的从容。
“雷军.你考虑过让小米进军新能源车市场么?”老人看似随意地问道。
当话题被引向那个风口时,雷军谨慎地斟酌着用词。
“.目前暂时没有这个计划。
您是了解的,我们小米的核心战略仍是手机与aiot生态的深度融合,如今正处在巩固世界第一份额的关键时期,苹果依旧是世界科技巨头,此时小米若分散精力,只怕会事倍功半.”
雷军不知道想起什么,话锋一转:“不过,若论京城里谁最适合扛起造车这面旗,我倒是有一个想法,或许”
他这一次的灵机一动,也仅仅是一动,话还未说完,就被老人微笑着抬手拦下了。
“我知道你想说谁。”老人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悉一切,“这件事,不急于一时,你可以回去,慢慢考虑,先这样吧。”
送走雷军后,办公室内恢复了安静。
老人踱步到窗前,望着窗外冬意渐浓的城市,轻轻叹了口气。
一直静立一旁的秘书,隐隐知道领导为何对新能源汽车这块棋盘如此执着。
传统经济几大引擎之一的房地产即将放缓转速,这在他们这个层级已不是秘密。
最好的方式,就是在旧引擎即将熄灭前,点燃一个新的、足够强大的引擎,驱动这架庞大的机器继续前行。
而新能源汽车,正是上面选中的方向。
其实,京城在很早以前就布下了一枚棋子——北汽新能源。
它成立于2009年,由北汽集团发起并控股,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率先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企业。
也是在同年,《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出台,以千亿计的新能源补贴时代正式开启。
背靠北汽集团,北汽新能源堪称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尖子生”,占尽天时与地利。
随后,通过与京城多家出租车公司签署供货合同,成功切入b端市场,再得“人和”。
去年的一份销量统计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的电动车不仅占据了全国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的近五分之一,更是以年销破十万台的成绩,超越了全球巨头特斯拉,成为国内销冠。
这一数据,是如今许多风光无两的新势力车企都未能企及的高度。
秘书心中存着一丝不解。为何领导之前探询过彼岸陈默的口风,今日又来问小米的雷军?
老人自有他的判断。
在他眼中,北汽过度依赖b端市场,虽能一时繁盛,却并非长久之计。
未来更广阔的天地,必然在于真刀真枪的c端市场。
一旦离开政策的温室,去面对消费者的残酷选择,北汽这温室内的朵能否经受住风雨?
他持悲观态度。
尤其是前不久那条被沪市特意引入的“鲶鱼”——特斯拉,绝非温顺之辈。
你视它为搅活市场的工具,它或许想的是成为这片海域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