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翻云举起酒碗,和众人碰了一下一饮而尽,然后看向任韶扬:“任兄,昨夜观你剑道有缺,不知何时能完善呢?”
任韶扬幽幽一叹:“快的话明天就行,慢的话得几年哩。”
浪翻云点点头,没有评价,抱起一屉包子来吃。
有红袖和定安这俩大胃王在,浪翻云的胃口都好了很多。
四人风卷残云,将二十屉包子吃了个干净后。
浪翻云抹了抹嘴,然后拍拍任韶扬肩膀,嘿嘿笑道:“我等你哦。”
任韶扬看着肩膀上的油渍,有些无奈道:“浪兄给我这一‘油掌’,任某必会奉还。”
浪翻云哈哈一笑,叼着稻草潇洒离去,留下一句话。
“我又不穿白袍,随你摸也无妨!”
任韶扬对着红袖大眼瞪小眼,然后骂了句街:“这人真小气!”
——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
暑气渐渐消散,秋色由淡变浓,缓缓覆盖在了中原大地,由绿变黄,开始萧瑟。
一辆驴车缓缓行驶在官道上。
落叶铺满在地上,黑、红、褐、黄、绿色斑驳多彩。
在夕阳的光照里,形成了一片绵延的泼墨彩画。
绣工大师红袖又出山了,坐在车厢里慢悠悠的缝着一件新的白袍。
车厢外是定安在驾车,时不时听着车内他们谈话,然后掏出小本本记录,看着已经翻页过半,显然这段时间他没有懈怠。
任韶扬则有一搭没一搭地和红袖逗着闷子,一边看着武当山的道家典籍。
这是上个世界红袖获得的战利品。
知道任韶扬想要增加底蕴,她便誊抄出来,供他路上读书。
三人辞别浪翻云后,在江南东游西逛地玩耍了一年。
如今心血来潮,便想着往西走走。
久闻“桂林山水甲天下”,他们便向西行之,看看这桂林山水和巴山楚水以及江南烟雨有何区别。
时值秋日,天色晚的早,避免绕弯路,一路寻人打听,终于在太阳西沉之前进了桂林府。
几人吃了一天的烧饼,为了不亏待五脏庙,红袖运足功力使出“目明式”,寻了个酒肆,停下驴车。
三人下车,闻着那诱人香气,看着酒肆内灯火通明,人影晃动,彼此都露出开心的笑容。
掀开门帘,进到店内,一股热气冲了出来,当地人说话声音很是响亮,粤西口音虽然听着晦涩,却也能连蒙带猜弄个明白。
土灶上的铁釜咕嘟作响,炖着田螺,味道酸爽。桂林府的人自古爱吃田螺,只因桂林田螺大个肉肥,味道鲜美。通常与酸辣椒、葱、姜、三酒等配料炒煮,酸辣爽口,极其开胃。
红袖咔地一声,拍出银两,招呼伙计过来。
那伙计赶忙恭声笑问:“客爷要吃什么嘞?”
红袖掰着手指头数着:“米粉,荔浦芋扣肉,三大盆饭,一只肥鸡。酒的话,一小坛就行!”
“好嘞~!”
任韶扬一摆手:“等等!”
小二转头:“这位爷还有什么吩咐?”
任韶扬笑道:“荔浦芋头给我蒸三个,用细线切开端上来。”
“哎呦!”小二眼前一亮,“客爷懂吃?”
“热爱!”任韶扬云淡风轻,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缓缓打开。
几人好奇,一齐伸头看去。
只见纸包上是细碎的白色晶体,细细闻之,一股香甜味道散发。
小二惊呼:“哎呦,霜?”忍不住佩服地拱手弯腰,“您果然会吃!”
任韶扬哈哈一笑,自矜道:“去吧!”
小二一边将钱扒拉到木托中,一边陪笑而走。
“瘸子,那什么荔浦芋头真好吃?”看着小二走了,红袖眨巴着眼睛问道。
任韶扬声音飘忽,幽幽道:“皇帝吃过,说好吃到抽耳光都不放手哩!”
“哇!”小叫两眼放光,转头看向后厨方向,急不可耐。
另一边,定安一直在研究桌子上的白砂,实在忍不住了,用手拈了点,然后塞到嘴里。
“哦耶~!”
定安:(* ̄︶ ̄*)o
小叫瞥见了,邦地给他一肘,怒道:“断手,你跟胖虎学坏了!竟然偷吃!”
“我没有,我只是帮你们尝尝味道.”
“哎呀?还学会狡辩了?”小叫大怒,扑上去和定安又开始厮打起来。
就在他们厮打的时候,一旁江湖子喝酒说话的声音传来。
“听说了吗?”
“啥啊?”
“咱们西陲绿林要变天啦!”
“咋回事啊?说这么吓人?”
“我舅母家的表哥说,黑道三大门派之一尊信门的门主,‘红巾盗’的老大,‘盗霸’赤尊信失踪了!”
“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