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大唐:开局为李二献上避坑指南 > 第320章 那高阳县子不足为惧

第320章 那高阳县子不足为惧

第320章 那高阳县子不足为惧

“微臣拜见太上皇。”

温禾被内侍引着踏上御阶,径直来到李渊面前。

这老登拧着眉头,对着他不满地哼了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委屈:“你这竖子,多少日没到大安宫了?是不是觉得朕这个太上皇老了、无用了,就懒得来了?”

这话听得温禾眼皮一跳。

那语气,活像个被冷落的深闺怨妇,又似青楼里过气的头牌,正抱怨恩客久不登门。

他脑子里刚闪过这念头,就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连忙陪着笑脸解释:“太上皇误会了!陛下近日给微臣安排了不少差事,实在是分身乏术,故而没能及时去大安宫问安,绝非有意怠慢。”

你别多想,我不是忘了你了,是太忙了。

标准的“渣男语录”。

“是吗?”

李渊轻哼一声,目光却越过温禾,直直看向李世民,那眼神里的“你看着办”几乎写在了脸上。

“额……是,近日百骑事务繁多,确实劳烦嘉颖多费心了。”

李世民干笑两声,眼角的余光却狠狠剜了温禾一下。

这竖子,竟把矛头往朕身上引!

李渊却不接话,慢悠悠地说道:“他才多大年纪?安排那么多事作甚?这满朝文武难道还不够你用的?不是已经人多到连裴玄真他们都容不下了”

温禾心里“咯噔”一下。

来了。

这老登哪是真为了抱怨自己没去请安,分明是借着他这个由头,翻旧账呢!

想来自从裴寂被罢免后,这老登心里就一直等着这个机会了。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淡了几分,语气却依旧恭谨:“裴玄真触犯律法,按律当严惩。朕已是看在阿耶的面子上从轻处置,仅罢其官职,允他归乡养老,已是法外开恩。”

言下之意,若不是看在太上皇的情分上,裴寂连长安城都出不去。

“这么说,朕还要多谢你手下留情了?”

李渊被气笑了,嘴角勾起的弧度里满是讥讽。

李世民也寸步不让,微微垂眸道:“孩儿不敢,只是依照大唐律法和规矩行事。”

父子二人的语气陡然绷紧,空气里仿佛有无形的箭矢在交锋。

一旁的长孙无垢见势不妙,刚要开口打圆场,却听身旁的温禾忽然冒出一句。

“那个啥……太上皇,陛下……”温禾挠了挠头,一脸无辜地看向御阶上的三人。

“我刚才没吃几口菜,现在有点饿了,能不能先退下?”

话音落下,御阶上的李渊、李世民、长孙无垢三人,几乎是同一时间齐刷刷地看向他,眼神各异。

李渊是愣住了,大概没料到这小子敢在父子对峙时插这么一嘴;

李世民眼底闪过一丝哭笑不得。

这竖子,倒是会选时候,硬生生把剑拔弩张的气氛搅成了家常闲聊。

“嘉颖如今正长身体呢,可不能吃得少了。”

长孙无垢顺着温禾的话头打圆场,语气温和,却带着恰到好处的提醒。

“不过也别着急,一会吉时到了,等高明他们来了,才会开始上主菜呢。”

她特意提起“高明”,便是在暗示李世民。

万不可与太上皇闹僵,太子与皇子们还未到场,若是太上皇此刻动了气离席,这场正旦宴可就成了朝野笑柄。

李世民自然听出了皇后话中的深意,笑着点了点头,端起酒盏抿了一口,眼底的锐利已然敛去。

温禾见状,连忙借机躬身:“那微臣先行告退。”

谁知李渊忽然哼了一声,目光扫过来:“明日朝中休沐,你来大安宫陪朕下棋。”

“额……”温禾眨了眨眼。

“可以不去吗?”

李渊捋着胡子的手猛地一顿,随即慢悠悠地转向李世民,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朕那宫里最近缺个小内侍,二郎啊……”

话还没说完,温禾立刻改了口风,脸上堆起笑:“去!肯定去!怎么能不去呢?微臣这个人别的优点没有,最大的优点就是尊老爱幼了!”

“嗯。”

李渊满意地颔首,朗声笑道。

“既然如此,那便不用从内侍省调人了。”

温禾暗自撇了撇嘴,心里把这老登腹诽了千百遍,面上却恭敬地拱手退下。

他刚回到座位没片刻,殿外忽然再次响起礼乐声,比先前更显庄重。

只见身穿太子衮服的李承乾走在最前,玄色朝服上绣着十二章纹,虽身形尚幼,却步履沉稳。

身后跟着李泰、李恪、李佑等几位皇子,还有几个六七岁的皇子,一个个穿着锦袍,规规矩矩地跟着,由内侍引着从殿外走进来。

温禾之前还疑惑,怎么李承乾他们不在。

现在看来,定然是李世民特意安排的。

以此来彰显他对李承乾的器重,杜绝朝中那些别有用心之人。

“儿臣拜见太上皇、陛下、皇后,恭问圣安。”

在这样的正式场合,即便是太子与皇子,也必须用最严谨的称谓,而非“父皇”“母后”。

后者的亲昵称呼,要到明朝才逐渐成为定制。

“圣躬安。”

李渊抢在李世民之前开口回话,声音里带着几分刻意的威严。

群臣下意识地看向李世民,见他依旧笑得坦然,甚至主动朝着太子招了招手,这才暗自松了口气。

看来父子间的那点不快,果然只是寻常口角。

“太子来的晚了。”李世民笑着对李承乾道。

“一会可要敬诸位卿家几杯才是。”

“是。”

李承乾躬身应道,稚嫩的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一举一动都透着储君的仪态,倒有几分小大人的模样。

不久后,待太子与皇子们依序入座,群臣按品级上前见礼,随后外邦使臣又循例向储君行礼问安。

这一套繁复的礼节走下来,竟耗去了大半个时辰。

温禾远远看着李承乾,见他小小的身子挺得笔直,坐姿却已有些不自在,肩膀明显僵硬了不少。

可这种场合,谁也帮不上他。

身为太子,日后还要面对无数次比这更冗长的朝会与宴饮,必须学会独自承受。

又过了半个时辰,李渊终是以“不胜酒力”为由,由内侍搀扶着离席。

走之前,他还特意让身边的老太监过来,沉声叮嘱温禾:“明日卯时,太上皇在大安宫等着温县子对弈,可别忘了。”

温禾苦着脸应下,心里把这“抓壮丁”的老登又腹诽了一遍。

待李渊离去许久,李世民与长孙无垢也起身回宫,这场持续了近三个时辰的正旦宴,才算真正落下帷幕。

“小娃娃,一起走?”李道宗大步走过来,甲胄上的铜扣碰撞出清脆的响声。

温禾点头应下,二人并肩朝着殿外走去。刚到门口,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唤:“温县子留步。”

温禾驻足回头,只见中书舍人崔敦礼正扶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朝这边走来。

老者穿着一身月白锦袍,虽年迈却腰杆挺直,眼神里透着世家大族特有的审视感。

“博陵崔氏在长安安排的新主理人,名叫崔元瀚,前隋时也是一个县公,算是崔家在京中摆着的‘老招牌’。”李道宗压着声音,飞快地在温禾耳边嘀咕了一句。

温禾眉头微挑,面上却丝毫不显,依旧笑着拱手:“原来是崔舍人,不知这位老人家是?”

崔敦礼看到李道宗时,脸上赫然露出了一抹诧异。

刚才距离远,他没有认出李道宗来。

早知道这混不吝在这,他便不来了。

只是现在既然见了面,该行的礼数还是不能少的。

“这位是某的族叔。”崔敦礼回了一礼,语气不冷不热,“族叔久慕县子之名,特意想结识一番。”

那老者上前一步,脸上堆起和蔼的笑,活像位邻家老爷爷:“老夫崔元瀚,久闻高阳县子少年英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只是那笑意未达眼底,温禾瞧着,总觉得这份和善里掺了几分刻意的虚伪。

“见过崔公。”

温禾躬身行礼,语气不卑不亢,“崔公是前辈,晚辈当不起崔公的谬赞。”

崔元瀚捋着胡须,目光在他身上转了一圈,忽然笑道:“县子太谦了,会州一战,县子造强弩、研火药,助代国公大破突厥,这般功绩,便是老夫在你这年纪时,也望尘莫及啊。”

“不过是恰逢其会,侥幸为之。”温禾淡淡回应,目光转向崔敦礼,语气平静无波,“不知中书舍人与崔公找下官,所为何事?”

崔敦礼干笑两声,脸上带着几分不自在。

不过他早知道温禾对世家向来敬而远之,这般冷淡的态度,倒也不算意外。

“族叔是想请县子这几日得闲时,到博陵崔氏府上做客,有些事想向县子请教。”

“哦?”李道宗嗤笑一声,语气里满是讥讽。

“你们前阵子还跟温禾闹得不快,这会子倒想起请他上门了?”

郑元璹那件事博陵崔氏也参与其中。

他们之所以无事,那是因为断尾求生的快。

如今竟然假惺惺的来交好?

李道宗颇为不屑。

崔敦礼闻言更显讪讪。

倒是身旁的崔元瀚沉得住气,听李道宗这般说,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前番不过是些误会罢了,族中有些人身居高位惯了,失了礼数,还望高阳县子与任城王见谅。”

温禾没接话,只是嘴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

这位崔公,倒是比先前那些盛气凌人的世家子弟通透得多。

“你倒是个明白人。”

李道宗摸了摸短须,话锋一转,语气陡然带了几分威压。

“不过有本王在,这长安城里,还真没谁能欺负了小娃娃去。”

“这是自然。”

崔元瀚不卑不亢地应道,目光却转向温禾,语气温和却带着几分恳切。

“只是高阳县子如今年少,未来还有数十年的路要走,这世间路难行,多些朋友,总是好的。”

温禾眼眸微微眯起,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角:“不知崔公何意?”

他心里暗自警惕。

难不成博陵崔氏换了主事人,也要来这套软硬兼施的把戏?

崔元瀚似乎察觉到他的戒备,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坦诚得有些出乎意料:“老夫知晓,这般唐突邀请县子做客,实在失礼,若是县子不愿,便罢了。”

他顿了顿,话锋忽然一转,声音压得更低了些:“只是近日,有些人托老夫来‘提醒’县子几句,说实话,老夫是不愿做这恶人的,我博陵崔氏,还是想和县子做朋友的。”

这话直白得近乎赤裸,倒让温禾愣住了。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税收只在机枪射程内! 我一权臣,扶持几个女官怎么了! 全职法师:最强召唤兽竟是我自己 魔京斩鬼传 华娱:顶流从被小花倒追开始 民国:王牌飞行员 五行劫主 我在未来留过学 溯回之夏 尘中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