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辽主的视野
商贩陆大涛正包下一艘商船跑生意,进入黑虬江内陆区域后,他用拜山头的法子,跑了多个庄子,和几十号庄主见了面。有的庄主挥手让他滚,有的则是给了他一份面子,以至于他能成功把自己的海货卖给这些庄子。
陆大涛吃尽了其中冷暖,他赚了钱后,则是立刻花掉了,签订了购买秸秆,粮食的合同,至于庄子内缺乏的各种铁钉,铁炉等东西,陆大涛也都一一记下来,明年试着进一批货,看看能不能撬开其他庄子的大门。
在灌满白酒后,陆大涛朝着下一个庄子进发了,且自己船上多了一些学徒,他们有的是地方皮匠送来的小儿子,有的是药材商送来的儿子,还有的是普通地里刨食农夫的儿子,纯粹是养不起了,送过来讨一口饭吃。
对于陆大涛来说,他还是能养得起这些小娃娃们的,东图那边靠海吃海。
几个月后,当他把这些个小子们带回东图的时候,在商行碰头会中,他发现和自己干同样事情的人有很多。
官府为了给这些从黑虬江来的第一批外来务工人口进行安置,特地修了一片片简易住宿区,虽然隔间不透风,且八个人共用一个厕所,但至少簇在一起保暖,并且对这些从乡下来的青年们来说,这里至少能提包入住,能够落脚了。
…繁荣在秩序下茁壮…
宣冲前世的“经济发展时代”,一大批小商人写了自己“白手创业”的经历,这些经历相当于酒桌上自吹自擂的内容,将整个区域的繁荣归于自己的奋斗。
当然此时陆大涛这样的小商人们也是这么认为,他们跑业务,每个人跑了二十多个庄子,一顿顿白酒赔着笑脸应酬,然后在各地挑选本地学徒,让他们为开拓这些商业线路而来。
这就像一个庞大树根,砸入黑虬江流域,一道道根须,在这个流域每一个村镇地区中衍生。
当然有了这些根须还不行,还需要掌握经济主干规划的治理者具备战略预判能力
黑虬江这一波外来人口潮,宣冲这边就成功预判到了。当然苏明团队执行的好,这个进士这半年不止一次带着秀才们讨论城市规划。
这些官吏半年前是被专门安排出差任务,专门研究江南,广南几个商业大城市“管理”“道路建设规划”等课题。
经济潮到来时,“不规划”“放任自流”会导致各种问题,寰宇各处都有城市治理团队因没有规划好而产生的负面案例。
比如说原时空,清廷,民guo治下的上海滩,除了十里洋场之外,其余地方都是棚户,棚户区域内秩序混乱,《功夫》里“斧头帮”这样的货色横行。
而对于无法自下而上“推倒重来”的国家来说,每一个大城市在最初经济潮中,只有一次战略机遇期。
经济潮来之前,就得趁着地价还低的时候,提前囤地修路,提前预留区域开挖地铁,提前扩增供暖,电力,以及自来水。
商人的奋斗就能创造大都市?
宣冲出生前三十年时间内,全球新兴市场国家“崛起”。并且开始了城市化。但很快这些国家都遭遇中等收入陷阱。
里约热内卢,孟买等一个个千万人级别的超级大城市,城市化的人口聚集,变成了大片贫民窟,然后滋生出顽固的非法势力,垄断住土地。
这种平民窟导致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看起来劳动力很多,但是没法规划新产业,最后成为摆烂的城市,空有一个特大都市壳子。
现在宣冲自己爬到了现汉的高层后,则是了解到,大城市的规划需要高度专业性。必须对各种产业衍生,人口增加后的一个个民生,工业需求进行前瞻性预测。
城市领导团队要始终抱着与世界竞争的心态,紧盯着其他大城市已经发生过的“城市病“,分析病因,以及发病前交通,人口等数据的征兆,进而对己方城市发展的问题提前规避。例如如果建立工业区,就得了解那些老牌工业区已经发生的铁锈病,且在重工业区域诞生之初,就根据病状进行相应制度设计。
可以说,原先的东图是缺乏这样的人才,现在宣冲考了科举,并且有了苏明这个在圈子内更厉害的“知己”,就引入了专业团队来对东图进行城市管理。
汉历2110年这一整年内,东图和黑虬江流域的贸易总量只有四百万银元。远不如京畿方面和关外的六千万银元贸易总量。但京畿区域的这些贸易总额,总体就来自于七十五家大型公司,出口的贸易产品非常单一,只涉及药材、粮食、矿产等一百三十多种贸易产品。
但东图这边有八千多个微小企业。这些微小企业扎根于经济领域,分布在各个复杂的工业消费领域。
这些小企业现在都捞到了起步资金,未来会壮大,涉及到的细分行业足足数千个,从小火柴,到玩具,再到农户家里需要的铁烟囱,甚至是小音箱。
上述这些领域是京畿地区的大型商团没法开拓的细节部分。对于一个工商管理密集,经济基础日益肥沃的地区来说,这些现在这些“卖钉子”的小产业,保不准未来就是“大产业”。
这就好比斯拉夫地区的巨头们都是卖油卖粮,而卖油和卖粮食的前身则是贵族寡头,其前身本来就是大领主。他们是用权力兑换财富,并非推动财富发展,而莱茵河上巨头,如克虏伯,这前身就不是贵族,而是一个铁匠作坊。属于莱茵经济起步时候的“小细节”,这个铁匠作坊发展成钢铁厂的过程,是推动整个产业复杂化的一部分。
比如说现在宣冲的东图钢铁厂下面的一个分销工厂,预备生产煤气罐。这玩意是未来民生上蜂窝煤的平替。现在年流水只有五千个银元,甚至不如燕晋大型粮商们在黑虬江地区,日常宴请的招待费用。
而未来遇战时,无缝钢管加工稍微改改就是航弹,副油箱,乃至迫击炮。谁说未来没潜力变成克虏伯?
现在注册资金一万银元的小厂随着时代发展,是可以发展壮大的。
更重要的是,东图这边首波商业交流,就引动黑虬江各地外来人口进入,这是京畿地区的交流没有的。京畿内大公司是会赚黑虬江金钱,但是不会要黑虬江人。但东图不一样,双方就连着黑虬江这个大动脉,语言风俗高度一致,小火轮航线打通后,人员来往相当方便。
东图现在不仅仅是吸人,未来转移产业也都很轻松。
在经济上,“神龙戏珠”格局已经形成了。“龙”就是贯穿传统农业人口区域的大河,“珠”就是出海口中的大城市。
龙足够强壮,会给珠带来源源不断的新血;“珠”由于是对外窗口,必然吸纳整个区域的青年劳动力。
而“珠“的效率高,让龙吐出来的劳动力以及商品交流优势完全转化,形成一个个顶级企业。随着制造业链条扩大,“珠”内大企业将产业转移到龙身上,在和世界上其他“珠”进行产业碰撞的时候,后劲十足。
…宣冲:要发挥好经济上龙头作用…
宣冲看着地图,此时此刻作为“龙珠”的拥有者,其视角已经扩展到千里范围内。宣冲提笔写了一个词:“大辽”。这个区域涵盖极广,几乎有三百万平方公里,以及广阔大洋水域。
宣冲现在重返这段历史,则是突破前世的国界线,重新审视整个亚洲北部的地缘格局。
前世,亚洲一千年来东北政权和中原政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次数,与中原政权与江南政权分分合合的次数其实是差不多的。
中原文明圈不单单是豫地,而是大禹治水时按照黄河划定的九州;江南经济区域不是江浙沪,而是一整个长江串起来的人口范围区。
中原和江南,单拎出来一个完整体的发展潜力都不下于欧洲的德法合体。
但还有两个经济区,前世却都只拿下了半个,这就导致宣冲时代的人,在认识另两个自古以来的文明辐射圈时存在了“时代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在碰到秦天依、徐希后得到了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