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宁皓:“风雪压我两三年,加在一起是五年!”(求月票)
《疯狂的石头》投资虽然只有400万,但宁皓还是咬紧牙关挤出了一部分费用,办了场开机仪式。
商业片要想拿高票房,就得搞营销、炒热度,不能像文艺片那样拍完送电影节就完事。
吕睿到剧组时,就见舞台已经搭好了,演员们穿着戏服正准备登台。
尽管经费紧张,但睿视界却仍在宣传上搭了把手。
例如今天到场的媒体记者,大多都是吕睿安排来助阵的。
还有睿视界新成立的宣传部门,也在其中发挥了不少作用。
比起纸媒,三大门户网站正值鼎盛时期,新闻时效性极强。
受此影响,无论去哪家剧组,三大门户网的记者都是站最前排的。
连同六公主家的记者一起,都是各大影视剧组不愿意得罪的存在。
这些媒体平时未必能帮上忙,可一旦搞起事情来,绝对能让整个剧组烦不胜烦。
上午10点整,开机发布会正式开始。
当吕睿和宁皓同台现身时,立刻引来了在场媒体的热情关注。
其实在记者们看来,宁皓、《疯狂的石头》剧组以及其他主演加起来捆到一起,热度恐怕都不及吕睿一人。
所以,比其采访其他人,大家显然更乐意把问题抛给他。
“吕导,《疯狂的石头》并非您编剧,投资却高达400万,您有信心保证电影不赔本吗?”
新浪记者的问题刚出口,宁皓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他知道自己在这些人眼里没啥牌面,但万万没想到,居然会被如此轻视!
居然担心他会坑了睿视界,还质疑400万投资可能亏本?
真当他宁皓没脾气吗?
他心头一怒……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吕睿接过话头,语气笃定:“各位请放心,我既然决定投资《疯狂的石头》,就证明我对它是有信心的。
我有十足的把握保证它不会亏本,也十分信任宁皓,他之前给我当过摄影师,我清楚他的实力……”
他也不管什么三七二十一,先把宁皓狠狠夸了一通。
身为制片人,若是对自己投资的项目都没信心,那才是笑话。
《疯狂的石头》剧本质量本就不差,前世没做多少宣传都成了黑马,这次有了营销助力,说不定能带来更大的惊喜!
吕睿还是蛮期待的。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时听着他的夸赞,身旁的宁皓已经是感动到不行了。
之前他带着《疯狂的石头》剧本找过不少人,却屡屡碰壁。
很多人看不起他,偏偏他自己也不争气,拍《绿草地》时差点就把自己也赔进去。
之前刘德哗倒是弄了个“亚洲新星导”计划,说是可以给他投资。
可等他千里迢迢去了香江后,说好的300万资金一减再减,最后不仅只剩下了一百万,而且还要占据大头份额。
这让他憋屈的差点当场发病!
从北电摄影系毕业到如今,他的导演生涯用一句话总结就是:
“风雪压我两三年,加在一起是五年!”
他当时都打算吃亏答应那个计划了,没曾想峰回路转,竟然遇到了更合适的投资方。
如今,吕睿愿意扶他青云志,助他圆导演梦……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踏雪至山巅,绝不辜负这份信任!
“宁导,我想请问,外界传闻称您脑袋里有水,是真的吗?”
宁皓一愣:什么话?这踏马是什么话?
真就看他好欺负是吧?
眼睛一瞪,看着面前的记者,他……
咦?
是六公主的记者?
他脸上瞬间绽开笑容,柔声道:“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脑积水而已,不碍事的。”
他心里早有打算,现在先装个怂,等电影票房大卖,他一定要把场子找回来!
现在只是普普通通的脑积水,但等他成功后,这就是“海纳百川”的脑积水!
…
今天是《疯狂的石头》的主场,吕睿自然不会去抢风头。
简单夸了几句后,他便退到一旁,把主场交给了剧组主创。
采访结束,他又安排人在记者们唯一的出口处送上了一笔丰厚的润笔费。
这个流程是必不可少的。
作为一名经历过后世“网暴时期”的重生者,吕睿深谙笔杆子杀人的道理!
不少大剧组自视甚高,不把媒体放在眼里,乃至于“组大欺媒”。
比如之前的《千机变2》和《十面埋伏》剧组,就和媒体起过冲突,进而演变成了“群殴记者”、“逞凶行恶”等事件,被各路媒体追着骂了几个月。
包括陈凯哥的《无极》剧组,也没伺候好这些无冕之王,被挖了一堆黑料。
从主演争端,到群演抱怨盒饭,再到景区遭到破坏……风评被搞得一塌糊涂。
吕睿当时都觉得《无极》制片方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十面埋伏》打了记者后还会积极补救,该道歉道歉,该解释解释,尽可能的挽回风评。
可《无极》倒好,公关水平稀烂,出事后几乎没什么有效的应对策略,被各路媒体网友一边倒的唾骂。
也不知道是陈凯哥清高,不屑争辩,还是陈虹真的像传闻中那样抠门,连媒体都舍不得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