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的眉心天眼睁开,在他的眼眸中,仿佛倒映出整幅壁画的脉络结构,如何晕染,如何涂抹,如何勾勒,如何点睛。
以及,这壁画如何具有神韵,被人催使。
点睛绘彩之术,乃是以先天一炁赋予画作生命的上乘法门,画龙点睛,破壁飞去的传说,便源于此术。
韩云凝视着《吕祖降蛟图》,天眼中流转着淡淡的金光。
壁画上的每一笔勾勒、每一处晕染,都在他眼中化作一道道玄妙的轨迹,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符文在墨色间流转。
忽然,他注意到吕祖剑尖那一点几乎微不可察的朱砂;再看蛟龙双目,漆黑的瞳孔深处竟藏着一丝暗金,正是点睛绘彩之术的关键所在。
“原来如此!”
韩云轻声自语。他抬起手指,指尖凝聚出一缕丹云之炁,缓缓点在壁画上蛟龙的逆鳞处。
霎时间,整幅壁画仿佛活了过来。墨色线条如水波荡漾,蛟龙的身躯在墙面上微微扭动,发出低沉的龙吟。
吕祖的剑锋则泛起清光,道袍无风自动,画中云雾竟开始真实地缭绕升腾。
“何人在此扰动?”
一个清朗的声音突然在殿内响起。
韩云回头,只见一位身着青色道袍的中年道士站在殿柱旁。道士面容清癯,手持拂尘,腰间悬着一支青玉笔,正目光灼灼地看向这边。
韩云拱手行礼:“在下韩云,冒昧打扰。见此壁画神韵非常,乃是点睛绘彩之术成就,一时兴起探查,还望道长见谅。”
道士目光在壁画与韩云之间游移,忽然拂尘一甩,那躁动的蛟龙立刻安静下来。
他意味深长地说道:“能一眼看破《降蛟图》玄机的,居士怕不简单啊,贫道清微,不知阁下师承何处?”
“阁皂山,韩云!”
清微道士眼中精光一闪,随即笑道:“原来是灵宝派的同道,不如移步后殿一叙?”
韩云点头应允。
二人穿过纯阳殿侧门,来到一处幽静的小院。院中古柏参天,石桌上摆着笔墨纸砚,一旁香炉青烟袅袅。
清微请韩云落座,亲手斟上一杯清茶:“韩道友既知点睛绘彩,想必也明白此术已近失传。不知今日前来,是为何事?”
韩云当即便将将双林寺一事的来龙去脉说了,表明自己已经到手两家传承,唯独缺少这点睛绘彩之术,便可以集齐彩塑之法。
清微抚须而笑:“道友既然想学此术,贫道也不吝惜,只是点睛绘彩非寻常画技,需以炁运笔,勾勒画作脉络,以神赋形,赋予画作神韵。”
“修习者须先通丹青之道,再悟性命双修之法,最后才能触及点灵真谛,寻常异人想学,难也。”
韩云放下茶盏,指尖忽然凝聚出一缕金炁,在空中轻轻勾勒。
只见一只栩栩如生的仙鹤逐渐成形,羽翼舒展间竟发出清越鹤唳,绕梁三匝后才缓缓消散。
清微见状,手中拂尘微微一颤,叹道:“好精纯的炁,道友这手凝炁化形的功夫,已得其中三昧,可见性命修为着实不一般呐。”
韩云谦虚道:“小道尔,登不得大雅之堂。”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