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最新地址:www.22biqu.com
笔趣阁 > 绑定打卡系统,我成了悠闲旅行家 > 第112章 援手:开福特烈马的女人【加更!12

第112章 援手:开福特烈马的女人【加更!12

赵若萱抱着画板颜料往坡上走,随后支马扎,摊调色板,挤颜料。画笔蘸水,调开蓝色,悬在画布前。

李悠南便去一旁,将桌子搭起来,摆上卡式炉,搭上水壶,取出来刚才在县城买的一些东西。

水壶“嘶嘶”,接着“咕嘟”翻滚。

李悠南掰碎黑砖茶扔进去,茶汤变黑,撒盐,挖几勺牦牛奶粉,用长勺搅,奶味茶味散开。

倒几杯递给老妈和张姨,她们接过捧住,吹气。

李悠南端一杯蹲炉边,背晒着太阳。

热从手传到胳膊,耳朵里是风声、壶响、远处几声鸟叫,眯眼看壶嘴白气被风吹散。

惬意。

老妈和张姨起身,沿帐篷边小路走,弯腰看看地上的小,站定,手搭凉棚望远处,赵若萱那边只有画笔刮画布的“沙沙”声。

……

带着家人旅行,感觉也挺不错的。

独自一个人旅行,有一个人旅行的乐趣;而带上家人,也有带上家人的乐趣。

李悠南细细品尝着在若尔盖买来的马茶熬煮出来的奶茶。

若尔盖的基础建设其实很不错,路很宽,视野也好,车子不多。

这里不属于318,但风景一点都不比318高原路段的风景差。

就在想着的时候,视野的尽头,一人一马朝着这个方向过来了。

走近了才看清楚,一个藏族小哥骑在一匹好大的枣红马上,咧着嘴笑,颧骨红得发亮,像是抹上了高原的阳光,牙齿挺白。

他勒着缰绳,马不耐烦地踏着蹄子,草皮被翻起几块。

小哥对着李悠南露出笑容:“骑马,骑不骑?”

相比于九寨沟的泽旺修,还有他见过的其他藏族,若尔盖草原上的藏民显得更纯粹一些。

九寨沟的很多藏族不会骑马,甚至已经很少看到马儿这种动物了,而这里则不同。

李悠南刚才一路开过来,在路上看到不少骑马的牧民。

而且他们的汉语没有九寨沟那边讲得标准,有一种浓浓的“丁真味”。

老妈她们三个女人都好奇地凑了过来。

小哥又问了一句:“骑不骑?”

李悠南一时没有搭腔,默默观察着这匹马。

掌握了骑术技能的他,对这些马的品种极为熟悉了解。

川西高原上面主流有两种马,一种是河曲马,一种是康马。

而若尔盖主要以河曲马为主。

了解中国马匹的人都知道,河曲马是自古以来的三大马之一。

自从秦朝开始就是优良的战马。

这种马身材高大,体型优美健硕,而且耐力极强,可以几天几夜不吃不喝,还能依靠强大的嗅觉辨识草原上的沼泽。

看到这匹马,李悠南就有一种很想摸一摸它脑袋的冲动。

说实话,在人类的进化历史上,哪怕是牛和狗都没有马对人类重要。

放在历史的角度看,马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最忠实的伙伴。

遗憾的是,这个时代随着汽车摩托车的普及,若尔盖马匹的数量正在减少。

这是时代的进步,但也不免让人有一些唏嘘。

从进化的角度上来说,马这种动物是早就该被自然环境给淘汰掉的。

但它靠着完美弥补人类的劣势,在残酷的大自然竞争当中传承下来。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似乎再也不需要像古代那样依靠马儿了。

李悠南问:“怎么收费啊?”

小哥比划了一下:“20,20一圈。”

老妈有一些迟疑,问道:“你要试一下吗?会不会很危险啊?”

而赵小芳关注的则是其他的点,她问:“一圈有多远啊?”

小哥一开始没有听明白,又凑近了一点。

赵小芳费力地解释了一下:“就是要跑多远收20。”

小哥明白了意思,指了指差不多百米外的一个大石头说:“过去再回来,那个地方。”

相比于老妈,赵小芳的胆子就要大得多,她问旁边的赵若萱:“你想骑一下吗?”

赵若萱立刻露出了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李悠南说:“没带现金,可以扫微信吗?”

小哥从他的帐篷里掏出一个二维码,咧嘴一笑:“可以的。”

李悠南说:“我给你100块钱,骑半个小时行不行?”

小哥愣了一下,想了想,摇了摇头:“不行不行,太久了,5圈,5圈可以。”

李悠南有些好笑地说:“这个小妹妹骑5圈,不敢骑快了,肯定不止半个小时。”

小哥又想了想,这次便痛快答应下来了。

李悠南分明看到,小哥的眼睛里突然闪过一丝狡猾的目光。他眨了眨眼睛,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表情有一些古怪地笑了笑。

李悠南又补充了一句:“这个半个小时我们所有人都可以试的吧?”

小哥连连点头:“可以的,可以的。”

在期待之中,赵若萱准备先上。这匹马是装了马鞍的,但在上马的时候她还是会很紧张,生怕在上马的时候马就跑了,那自己不就挂在马肚子上了吗?

好在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马儿只是安静地站在那里等着赵若萱上马。

小哥牵着缰绳,摸了摸马儿的脑袋。

赵若萱上马以后,赶紧对老妈说:“妈妈快给我拍照。”

但随后就尖叫了一声,因为马儿挪动了一下脚步。

大多数人第一次骑马是很害怕的,小哥显然对赵若萱的反应并不意外,淡定地笑了笑,不过没有吭声。

小哥牵着马,让赵若萱先慢慢感受一下马背上的感觉。

赵若萱随着马儿的节奏,身体一晃一晃,很快她就露出了惊慌失措的表情:“等一下等一下,好吓人啊,我想下来了。”

小哥说:“还没有跑起来呢。”他一边说一边咧着嘴笑。

随后小哥让马儿稍微加快了一点速度,赵若萱马上就吓得尖叫起来了:“停一下停一下,我不骑了,我不骑了。”

小哥拉住了缰绳,说:“那你下来嘛。”

赵若萱深吸一口气,有些笨拙地从马背上下来,微微拍了拍起伏的胸口,但还是很开心,蹦蹦跳跳地到她老妈的边上:“妈妈照片照好了吗?我看看。”

小哥又望向其他人:“你们谁来下一个?”

老妈和赵小芳都摇了摇头:“我们就算了。”

小哥将目光看向了李悠南,说:“你要是害怕的话,钱不退了啊。”

李悠南哈哈大笑。

他明白小哥的那点小心思是什么了,很多游客骑上马的时候会害怕,最终只是拍个照就下来了。

没有骑过马的人,不能够感同身受,真当马儿跑起来的时候,那种颠簸,那种没办法像开摩托车一样自由操控的失控感,是很吓人的。

如果游客自己不敢骑了,那么那个钱不退也说得过去,心安理得。

李悠南点了点头:“放心吧,肯定不会赖账的。”

……

这是李悠南第一次骑马。

但是,那种心情上的愉悦是很难以形容的。

他深吸一口气,摸了摸马儿的脑袋。这匹马被养得很好,眼神非常精神,抚摸它的时候,马儿也在打量着李悠南,轻轻嘶鸣了一声。

小哥简单地教了一下李悠南怎么上马。

李悠南耐心地看完演示,随后一个健步上了马背。

小哥依旧牵着缰绳,李悠南说:“能不能放开了让我自己骑一下?”

小哥表情有些古怪,说:“我放开了你会摔的。”

但他只是又走了两步,又有些疑惑地回过头,上下打量李悠南。

经常骑马的人都知道,看一个人会不会骑马,从他上马以后就能一下子看出来了。

会骑马不是说你能控制着马跑起来,而是自在的表情、轻松的坐姿、放松的肢体动作。

真的是一目了然的。

小哥也是胆子够大,把缰绳递给了李悠南:“来嘛,你自己骑。”

看到这一幕,老妈都被吓呆了,紧张地说:“儿子,你行不行啊?”

李悠南摸了摸马的脖子,马儿轻轻扭动脑袋,原地踏步动了一下。

李悠南随着马儿的动作也在同频做着姿态的调整。

他知道这是马儿在试探他。

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无论是哪种马,本性都是有一些调皮的。

从人上马的一瞬间,马儿就会开始试探背上的家伙会不会骑马。

对于马来说,会骑的人,从他上马的一瞬间就知道了。

而稍微再多走几步,感受一下背上人的身体姿态,几乎就能确定了。

而确定了背上的人会不会骑马以后,马就会展示出它调皮的一面。

它知道你会骑,就会顺着你、从着你;但如果它一开始就知道你这家伙不会骑马,那就会各种欺负你,绝对不会让那根缰绳限制住自己。

小哥看到自己松开缰绳,马儿也没有乱跑,就知道李悠南大概是会骑马的。

而且他在马背上看上去太自然了,太轻松了,笑着摸了摸脑袋:“你这个人的有点不老实啊!”

李悠南笑嘻嘻的,没有解释。

会骑马,对马来说也很重要,这意味着,它奔跑的时候平衡好不好掌控,自己跑起来会不会舒服。

马之所以抗拒不会骑马的人爬上自己的背,就是因为不会骑马的人不会顺着马儿的跑动上下起伏,不会用腰力,核心也不稳。

跑的时候上面晃晃悠悠,破坏肢体平衡,更重要的是跑起来以后一直在背上弹跳,不仅马鞍上的人屁股痛,马的体验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这就好比,你背着一个里面装满了铁球,晃来晃去的木箱子,和一个里面装的都是书的木箱子,哪怕重量一样,也是后面的更轻松。

人马合一,对马来说也是非常舒服的体验。

李悠南一开始并没有跑得很快,只是控制着马慢悠悠地跑。

跑的时候李悠南也在观察,这是一匹很好的马,是天生的走马。

从跑姿上来说,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跑马,几乎所有的电影电视剧里面都是跑马,奔跑起来很好看,前后脚交替。

而走马,则是像是顺拐一样,左右交替前进。

从跑姿上面来看,走马更像走,没有那么好看、优美,但对于骑行的人来说,走马的体验要更好一些,因为颠簸更小。

而走姿并不是所有马都能掌握的技能,后天训练的话需要顶级的训马师来训练,只有少部分马天生就会,比如李悠南胯下这一匹。

李悠南逐渐开始加速,身体随着马儿的起伏调整姿态,没过多久,就真正做到了跟马儿心意合一。

骑马奔驰真的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

此时,藏族小哥见李悠南已经完全可以独立控制着马来回小跑了,便有一些索然无味地坐下来,随手拔了一根草含在嘴里,看着李悠南跑来跑去。

对于会骑马的人,他并不介意让他们骑着自己的爱马多跑几圈,马本身就是一种很喜欢奔跑的动物。

半个小时很快就到了,李悠南骑着马溜达回来。

这会儿马儿也很兴奋,停下的一瞬间,前蹄高高扬了起来,同时发出一声嘶鸣。

李悠南丝毫不慌,微微一笑,拉住缰绳,控制好身体的姿态,随后平缓落地下来。

下了马,李悠南还有一些意犹未尽,微微叹了口气,有一些恋恋不舍地摸了摸马儿的脑袋。

遗憾的是,还是要分别了。

马儿朝着他再次嘶鸣了几声。

以后有钱了,一定要想办法养一匹马。

李悠南默默想着。

……

露营并没有太长时间,毕竟今天下午还得赶回松潘住呢。

松潘的海拔也不算低,但县城也就两千七八的样子。

若尔盖可是实打实的3000多,海拔上了3000以后,有一个明显的糟糕的体验就是缺氧。

晚上睡觉会睡不着,而且往往还伴随着头痛。

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李悠南甚至打算直接将车子开到汶川。

车上,他们都在谈论着骑马的事情。老妈有一些奇怪的问:“你以前骑过马吗?”

李悠南面不红心不跳的说:“怎么可能啊?没有骑过,旋转木马算不算?”

老妈笑骂一声,想了想又说:“那我儿子还真是有天赋呢,第一回骑马就能骑得那么好了。”

赵小芳也说:“刚才看到悠南骑马骑得那么快,我都有一点害怕了,不过他看上去在马的背上稳当多了。”

赵若萱好奇的问:“悠南哥,你刚才骑马的时候不害怕吗?跑那么快不害怕摔下来呀?我刚才只是稍微的颠了一下,就吓得不行了。”

李悠南一本正经的说:“平时要好好锻炼,身体素质好了起码就会很轻松。”

赵若萱的老妈经常让赵若萱锻炼,赵若萱都嗤之以鼻,但这会儿她去听得十分认真,点了点头。

车子开到松潘,据说这里古时候叫松州,还是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经过的重要驿站。

不过正如之前预料的那样,海拔比较高,晚上三个女人都没有睡好觉。

第二天起床的时候打着哈欠,李悠南当然精神满满了。

不得不说,那个没有任何主动效果,技能特长的高原血统被动技能,才是真正的神技。

在这种高海拔的地方,他适应得甚至比当地人还要好。

自从拥有了这个技能以后,李悠南有一种随时随地只要想睡觉就会犯困的能力。

很好理解,睡眠的时候人对氧气的消耗更小,强大的血氧能力,让它始终保持着充裕的氧气供给,只要不缺氧,睡眠质量就会很好。

不过李悠南还是很心疼老妈的,老妈接连打着哈欠,李悠南带他们去吃了一碗当地的特色牛杂,便再次出发了。

从松潘往汶川走,一路上的风光,就没有之前那么惬意了。

这段路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比较糟糕的,有很多往返于川藏线或者甘肃的拖挂车、泥头车,超起来很麻烦。

而且这些大重量的车子,把不少路面都给压坏了。

路几乎是沿着山修建的,一边往往就是河流悬崖,李悠南也打起了精神,认真的开这段路,好在以李悠南的技术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外。

在下午的时候终于抵达了汶川。此时之前约好的马菁发来了消息,问李悠南到哪儿了。

李悠南告诉马菁自己这会儿正在汶川要待一两天,然后从汶川直接回安川县,结束这趟旅程。

马菁说那正好我晚上到汶川,等你出发的时候告诉我一声,我跟你一起过去。

这一路可以说把车上的三人都给坐懵逼了,哪怕李悠南的技术很好,开得十分稳,长时间的坐车也不是什么很好的体验。

老妈感觉状态还行,赵若萱和赵小芳两人都睡了一觉,起来的时候脖子又痛,头发也乱糟糟的。

最终赵若萱得出一个结论,旅行啊还是得把时间控制在三天以内是最好的。

汶川这地方说实话,从旅游的角度来看是没有什么可逛的,打卡的点位在映秀镇,那里有一个地震纪念遗址。

说实话,李悠南心里是有一些抗拒去那里的,因为太沉重了。

不过又想到赵若萱这种小丫头是没有经历过08年的,可以带她去长一长见识。

映秀距离汶川也就半个小时的车程,他们简单的休息了一下,便直接出发过去。

去映秀的路上,沿着岷江开,山很高,水很急。

李悠南的老妈和赵小芳聊着某某人的婚事,若萱趴着车窗,指尖在起雾的玻璃上画圈。

直到看见映秀的路牌突然安静了。

入口是裂开的汉白玉时钟雕塑,指针卡在14:28。

解说员指着它后面倾斜的主教学楼说原本五层,压成了三层,现在下面还埋着19个学生和2位老师。

水泥碎块像被巨人捏过,钢筋从裂缝里刺出来。

李悠南喉咙发堵,只能摇头。

往左是楼梯通道,因为三角形结构没塌。

但紧挨它的阶梯教室全垮了,五层楼碎成一堆砖山。

解说员说地震时学生在顶楼,墙裂开时有人跳窗,四楼的学生很多没逃过。

赵若萱踮脚摸了摸楼梯扶手的裂口,水泥渣簌簌往下掉。

绕过废墟时,赵阿姨忽然停下。斜坡尽头有根歪斜的旗杆,顶上挂着褪色的红旗,风一吹就扑啦啦响。

地震时楼都塌了,就这面国旗还立着。

集体公墓在坡顶,黑石碑一排排插进土里。

下山赵若萱一直没说话。

操场上远处遗址的残楼渐渐缩成一个小灰点,而岷江的水声越来越响,沉沉地漫过来。

打卡任务也完成了,李悠南收拾好情绪,带着他们回了县城。

晚饭的时候,大家都恢复了情绪。

毕竟是旅行嘛,虽然参观遗址的时候心情有些沉重,但这会儿已经好多了。

汶川海拔比松潘、若尔盖都要低得多,在这儿明显身体要舒服得多。赵阿姨的头也不痛了,只是还略微感到有些遗憾,这趟旅途竟然就要到尾声了。

而李悠南这会儿才开始查看打卡任务的奖励。

【植物鉴别lv.1:所有目前没有灭绝存在于世的植物,你都对它们的基础信息有一个了解……】

之前李悠南没有认真看这个技能,结合之前脑子里涌入的那些知识,他很快就意识到,这个技能是一个野外生存的神技啊。

其实他对于植物的了解并不能算是很深,比如他不知道某个植物蛋白质的含量、纤维素的含量、果的含量等等。

他了解的都是些基础性的信息,大多数信息没什么实际用处,但有一些信息却很重要,比如能不能吃、有没有毒,或者有没有其他作用,比如驱蚊啦,止血啦之类的。

这活脱脱就是一个荒野独居的神技啊!

如果要背下来这么多知识,不知道得多长时间呢。

将老妈他们送回酒店,马菁打来了电话,说她也到汶川了,又问李悠南什么时候出发去安川县。

李悠南想了想,原本计划是七八天的行程,如今才过去了5天,但是老妈他们确实已经很累了,貌似不想再继续旅行了,便决定就在明天出发。

(本章完)

『记住本站最新地址 www.22biqu.com』
相邻小说: 分身万界:憧憬成为光之巨人 战地牧师日记 我呼吸就可以提升功力 废土边境检查官 教小火龙焚决的抽象训练家 人在高三,皇帝养成系统来了! 打赏返现,男神们争着让我当榜一 搬空家产去部队,禁欲长官痴宠我 全家穿越!我在荒年流放路上封神 七零随军:穿书作精她撩又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