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自己,她则是骄傲的。
她想,她是将自己干净而宝贵的第一次交给对方了。
无论如何,自己没有辜负伟大的爱情,哪怕将来李悠南不要自己了,这段感情也是神圣的。
当然了,他不会不要自己吧?
刘璃转过头,看了看熟睡中的男生,他的侧颜真好看啊,她想。
就这样想着想着,便又逐渐模糊了意识,沉入了梦乡。
……
今天睡了挺长时间,李悠南醒来的时候,看了看时钟,已经到了上午10点的样子,他有些哑然。
想想看,昨天确实是耗费了挺多的力气。
不过他也发现了刘璃已经换上了睡衣,不知道这丫头是什么时候起床的。
李悠南轻手轻脚地起了床,去做早餐,又去把两只鸟给喂了一下。
而刘璃也起床了,她将床单取了下来,倒是没有像小说里描述的那样,郑重地将床单落红的地方剪下来,看她的架势,大概只是要去洗掉。
注意到李悠南的目光,刘璃抬起头,甜甜的笑了笑,说了一声:“早上好。”
“嗯,早上好。”
将早餐端放在桌上,李悠南安心地看着刘璃,想想看昨天,其实对于男生来说,体验并不会很好。
虽然刘璃一开始是主动的,但是这种事情真正到了实操的环节,肯定还是必须得由男生来主导。
而女孩子又害羞,全程不让开灯,李悠南便什么都没有看到,凭着感觉来。
女孩子还全程紧绷绷的,双腿都不敢打开。
李悠南便采取了迂回战术,一开始只是抱她、吻她,从上到下,在她耳边说悄悄话,讲一些甜言蜜语,如此折腾了一两个小时,才逐渐让女孩子的身体松弛下来。
但是李悠南也不觉得麻烦,反而挺享受这种,细嚼慢咽,细细品味的过程。
而最后那一步的时候,肯定还是挺痛的,不过倒也算是顺利完成了。
再后面倒是出乎意料的流畅起来……甚至还得到了迎合,应该来说,是没有给少女留下什么心理阴影的。
这一点至关重要,关系着以后能不能正常相处。
眼下来看,结果挺完美的。
拉开窗帘,今天是个大晴天。
……
在山南并没有逗留太长时间,将一些标志性的寺庙、湖畔逛了一下,大约花了两天时间,随后便又再度出发了。
再次回到318,看到了世界最高行政村与蓝冰圣湖的极致组合,再往后便是日喀则了。
而接下来的路段,李悠南并没有继续走国道,毕竟这一趟的旅途,除了ald区的无人区以及昆仑山的羌塘无人区,该看的风景已经看得差不多了,再看下去其实也挺无聊的。
既然来了藏地,当然不可能不去珠峰。
李悠南去过的贡嘎山也好,南迦巴瓦也好,虽然海拔也是7000多米的神峰,景色壮丽,但是毕竟和珠峰不同。
珠峰不管它的景色如何,它都是世界第一高峰,就像一个标志性的存在,来都来了,不去那里一趟,无论如何都是说不过去的。
而从山南到日喀则全程都可以走高速,等抵达了日喀则,整个雪区6个地级市和地区,就去了4个了,分别是昌都、林芝、山南和日喀则。但是这4个地区的面积加起来,都没有ald区和那曲大。
车子行驶了足足十几个小时,期间还在服务区休息了一阵子,才终于抵达了日喀则。日喀则是整个雪区第二大的城市,经济仅次于ls。
抵达日喀则以后,已经是舟车劳顿了,刘璃和李悠南并没有继续出发,而是打算在日喀则好好休息一晚上。
虽然说第一次的经历并不算痛苦,但是刘璃的身体毕竟是受了损伤的,休养了两天时间,李悠南晚上睡觉的时候只是安静地抱着她睡。
小丫头还是害羞,不好意思在他面前脱衣服,更是羞于让李悠南看到完完全全的她。
不过对于这一点,李悠南反而觉得很不错,穿着衣服的刘璃其实会更让人有心动的感觉。
不过相比于常规的衣服,李悠南倒是期待起刘璃穿jk服、黑色打底裤配小皮鞋的造型了。
将这个想法跟刘璃说了一下,毫不意外地收获了一记火箭头锤。
“讨厌啦你。”
晚上,李悠南在做晚餐,今天是煎牛肋排。
那边的刘璃刷着手机,忽然叫了起来:“悠南,快看快看,有意思的视频。”
李悠南慢条斯理地将牛肉煎好才过来,凑过去一看,这个视频竟然是和自己有关的,是之前他帮忙锻刀修复时被连峰的同伴拍摄下来的。
李悠南的锻刀视频,毫不意外地获得了几万个赞,评论区里有不少人对他精妙的锻刀手法感到震惊,有人直言,李悠南应该去参加一下锻刀大赛,没想到他还会这一手。
李悠南有些好笑,不过刘璃又马上说:“我还有个视频要给你看呢。”
她点开了连峰同伴的主页,从里面找到了连峰的视频主页,第一条视频便是连峰向观众介绍自己计划从北坡登顶珠峰,而后进行速降滑雪。
视频的名字叫《珠峰北坡单板登滑计划:我们的极限挑战》
视频开头,镜头对准珠峰大本营的标志性石碑,“珠穆朗玛峰8848.86米”的字样清晰可见,风卷着经幡猎猎作响。
连峰穿着专业高山冲锋衣,站在营地前的开阔地,身后是堆放整齐的登山装备,表情沉稳而坚定。
“大家好,我是连峰,一名登山滑雪爱好者。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终极挑战——从珠峰北坡无氧登顶,再完成单板速降。”
镜头切到连峰手中的登山地图,他指尖划过标注的北坡路线:“我们的路线将从5200米的大本营出发,经过北坳冰壁、第二台阶、第三台阶这些经典路段,最终冲击顶峰。”
画面切换,连峰和队友在雪地里进行负重爬坡训练,戴着血氧仪监测身体数据;在模拟高海拔的低压氧舱里适应环境;仔细检查冰爪、雪板、高山帐篷等装备,尤其是那把经过修复的刀具,被稳妥地收进装备包。
“很多人问,为什么选择北坡?因为这里的技术难度更高,冰裂缝、冰塔林密布,对体能和技术都是极致考验。”
镜头转向远处云雾缭绕的珠峰北坡,航拍展现出北坳冰壁的陡峭:“之前我们已经完成了5200米级山峰的登滑训练,这一次,我们要向世界之巅发起冲击。”
“我们的计划分三个阶段,首先用10天时间完成高海拔适应性行军,逐步抵达8300米的突击营地;然后等待最佳窗口期,进行无氧登顶;登顶后,立即切换单板,沿东北山脊下方的雪坡速降,全程预计控制在8小时内。”
连峰拿起一块单板,指尖划过刃边:“为了应对北坡复杂的雪况,我们特意调试了雪板的硬度和固定器,确保速降时的稳定性。”
他眼神坚定:“这不是一次冲动的冒险,我们做了足足半年的准备,从体能训练到装备调试,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打磨。”
结尾,连峰和队友们站在大本营前,集体举起登山杖:“接下来,我们会在大本营进行最后的休整,等待窗口期的到来。关注我们,一起见证这场属于中国登山滑雪者的极限挑战。珠峰,我们来了!”
镜头最后定格在珠峰的剪影上,字幕浮现:“无畏艰险,顶峰相见!”
李悠南看得还挺有激情的,但是点开评论区,却微微皱起了眉头。
让他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评论区竟然大多数都是负面的评论。
一部分是基于攀登北坡的难度,质疑他们是在作秀,博取流量,赚取眼球;一部分则是单纯觉得他们是不自量力,找死。自然还有人提到了波兰的那个登滑登山大神,拿出人家的履历又来和连峰他们的履历做对比。
“北坡70°北坳冰壁+第二台阶垂直岩壁,真作秀犯不着砸50多万装备吧?冰裂缝和-40c低温可不会配合演戏,要博流量不如拍点低成本户外视频。”
“波兰大神安杰伊是拿乔戈里峰练手的,三次冲珠峰才完成无氧登滑,连峰这刚说计划就圈粉,差距也太明显了/流汗?”
“记得美国滑雪者吉姆大神滑北坡用了4小时,还得绕绳过198米岩石区,连峰说8小时搞定,是不是把冰塔林和冰裂缝都当平地了?”
“波兰大神是国家地理年度探险家,连k2都能滑下来,连峰团队除了训练视频,有过一次高海拔实战登滑记录吗?”
“北坡历史上就有单板滑手遇难,遗体都没找到,现在连基础履历都不透明就冲,这不是拿生命换流量?”
刘璃有些好奇地问:“这些评论都在说北坡,这是什么意思啊?”
李悠南耐心地解释道:“你知道珠穆朗玛峰有两面吧,一面在我们中国,另外一面在尼泊尔,我们中国这边就是北坡。相比之下,从北坡攀登是更困难的,甚至绝大多数中国人也会跑到南坡去攀登。”
刘璃疑惑地问:“为什么北坡这边会更困难?”
“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尼泊尔那边的商业化很成熟,有专业的夏尔巴团队,专门就是挣这个钱的。”
“而在北坡这边不行,主要还是以自己的团队为主。”
“其次,南坡的风更小,坡度更缓。”
“而北坡这边的话,风力更大,坡度也更陡,同时呢,北坡还有陡峭的冰坡,需要借助路绳和梯子才能爬上去。事实上,波兰大神也是在南坡才顺利登顶的。”
“如果说南坡攀登的难度是10,那么在北坡进行攀登的难度就是15。”
刘璃呆了呆,皱着眉头问:“那……那你说,连峰他们是不是真的只是为了博取流量、吸引眼球啊?”
李悠南摸着下巴沉思了一下,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但我感觉,他人挺纯粹的,应该不至于。”
李悠南将注意力收回来,想了想:“不过我现在最关心的并不是这件事情。”
“那你关心什么事情啊?”
“我关心你的身体啊。”
“我的身体?”
“哼。”刘璃将脑袋埋进了李悠南的胸口。
随后刘璃又小声地说:“李悠南,其实,其实如果你想要,就算我身体不舒服,我也会给的……”
李悠南心头再次一暖,摸了摸她的脑袋,说:“如果你想要,我也会给的。”
然而刘璃却皱着眉头抬起脑袋,“我……我怎么可能,那么……色。”
李悠南眨了眨眼,“哦……这样子啊……那当我没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