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念和常眠眠回去,菜粥还没放凉,喝上一口顺了顺气。
处理完常家这些人,神清气爽。
想来这顿打,能让常家那些玩意好阵子不敢凑他们面前闹腾。
不记打也没事,反正到时多打几回,总能给他们长长记性,晓得什么人能惹,什么人连沾边都不可。
辛文远照例给老娘送了份吃食,这回还尽量多舀了点荠菜粥,让她给大房俩小孩分一分。
这已经是看在老娘面上,尽最大努力了。
辛府人口众多,他不可能面面俱到都顾得过来,更不可能为做脸面,累着自家闺女。
下了一天雨,窑洞里有些返潮,若不是六丫头有先见之明,让人在地上铺了草席又隔了垫子,这会坐着肯定不舒服。
老太太捧着热粥,一想到杳无音讯的老国公,眼泪就不由吧嗒吧嗒往下落。
辛文远一瞧,连忙蹲老娘边上安慰,“娘啊,您老别哭呀。这眼泪掉粥碗里,不就白白浪费一碗好粥了么。这粥小六熬好久呢,又香又软,您快喝。”
“我知道小六不容易。我想到你爹,如今不知身在何处,也不知能否喝上一口热粥。”
辛文远当即劝道,“您想这么多也没用。只有养好自己身子,往后才有机会遇见爹。”
老夫人满目忧愁,“也不知我还有没有机会能安安稳稳走到极北。感觉这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再这样下去,迟早都会成为你们拖累。”
“娘你这话说的。是人都会老,除非死的早。人都有老的那天,您自个就得端正心态,正视未来。不能老往不好处想,想这么多反倒心生惆怅,郁结于心。”
辛文安对他怒目以对。
会不会安慰人?不会就闭嘴!
辛文远视而不见他三哥的瞪眼,搁他娘身边继续叨叨,“娘呀,其实咱还没到山穷水尽地步呢。我看您老这身子骨,硬朗着呢!您首先得对自己有信心,决不能自暴自弃。”
“趁这几天下大雨,咱多歇歇。等到横县,再听小六安排准没错。”
老太太喝了口粥,对老儿子的话有些费解。
啥叫到横县听小六安排?
小六能安排个啥?这不还得听解差们的话么。
虽然小六是很厉害……
老太太想到此不禁满脸担忧,“文远啊你不懂。别看这些解差现在好似怕了六丫头,可一旦到横县,定会调兵镇压。到时六丫头若不好好配合,可就有大苦头吃了。”
辛文远乐呵呵的,“娘啊,小六那边无需你操心,这世上能给您孙女吃苦头的人,至今还未出世。”
“您别总担心这担心那,担心不过来这些破事。您现在首要就是调整好自己心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养好身体随我们一同上路。这个家可少不了娘呀,别胡思乱想好么?”
老太太捧着粥碗点了点头,眼神里透着几许欣慰。
总觉着老儿子这几日变化很大。自从赶上流放后,整个人似乎都靠谱不少。
虽然性子依然有些混不吝,可至少现在能出头顶事,像个四房大家长的样了。
先前还能把大房一家孤儿寡母从雨地里全须全尾拖回来,老太太此时想想都觉得有几分神奇。
她老儿子开始出息了,想到这忍不住又泪湿眼眶。
这大概是流放路上最值得欣慰之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