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听从殷子煜的建议,立刻将道场迁从浑沌之中迁移至建木、
一时间人道本源如百川归海般汇聚于建木,与建木自身的生机交融。
女娲端坐于道场之中,造化大道运转,引动周遭的先天灵气不断凝聚。一时间,建木之下的洪荒大地生机勃发,新的生灵接连诞生,或灵秀或威猛,为洪荒增添了几分鲜活气息。
历经不周山的崩塌,洪荒的生灵已经非常的单薄了。
自然是需要造化更多的族群来平衡整个洪荒的众生。
殷子煜离开朝歌之后,也在这株贯通天地的神树之上,建立道场唯心宫。
宫殿以大道本源为基,以超脱之力为梁,悬浮于建木中段的枝杈间,与人道本源紧密相连,成为人道混元的象征。
建木周围,三千座浮空岛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最高的枝杈上,环绕着唯心宫与女娲道场。
每一座浮空岛上都有神山矗立,神光与道韵交织,与天地间的灵气相互呼应,整个区域神光浩荡,宛如仙境。
本来帝辛本想为殷子煜举办混元大典,却被殷子煜以有耀武扬威之嫌拒绝,毕竟在朝歌举办混元大典,本身就是为人族立威。
若是如此的话,则会让整个人道失衡,殷子煜是人族混元,众生皆知,就没有必要单独立威了。
但此次在建木之上建立道场,意义非凡,乃是昭示三界,殷子煜属于是人道混元,等于是平衡三道的作用。
三道之中,人道代表了众生,对于三界众生而言,本身就是县官不如现管。
一时间,三界各方势力自然不会错过,纷纷前来庆贺。
当殷子煜的道场建成之后,三界各方纷纷送来贺表。
地仙之祖镇元子,率先踏出一步,对着殷子煜所在的高台恭敬行礼:“镇元子率领万寿山仙境,及万寿山所属万域,恭贺子煜道友证道混元大罗金仙。道友与大道长存,自此洪荒得佑,众生有幸!”
镇元子言罢,献上数个人参果。
随后,西昆仑仙境的西王母率领众女仙而至,献上贺表:“西王母携西昆仑众仙,恭贺子煜天尊混元证道。建木为基,唯心为宫,人道得擎,实乃洪荒之幸。愿道友圣寿无疆,护佑苍生,昆仑上下,诚心恭贺。”
北冥妖师府的鲲鹏紧随其后,送上贺表:“北冥鲲鹏,恭贺子煜天尊混元功成。昔年论道,道友已显不凡,今证大道,实至名归。妖师府愿与道遵从天尊统领人道,此心昭昭,天地可鉴。”
阿修罗界亦派来使者,呈上贺表:“阿修罗界全体,恭贺子煜天尊混元证道。洪荒风云变幻,道友力挽狂澜,重塑天地秩序,吾界敬佩不已。愿此后三界和谐,互不侵扰,共沐大道荣光。”
截教众人在金灵圣母的率领下,带着三霄、龟灵圣母、无当圣母等人前来,阵容鼎盛。
金灵圣母上前一步,声音清亮,宣读贺表:“截教金灵圣母,率门下弟子,恭贺子煜天尊证道混元。道友于混沌中证道,以唯心为基,超脱天道桎梏,实乃万古之楷模。昔年碧游宫论道,道友之言犹在耳畔,今得见道友功成,截教上下,不胜欣喜。愿道友此后弘道洪荒,泽被众生,截教弟子,愿听道友教诲,共护洪荒大道。”
“.”
“.”
三界各方,纷纷送来贺表,纵然是佛教,阐教,人教都诚心送来贺表,原来还是敌人,现在这几方势力也唯有臣服。
这般盛况,在洪荒历史上可谓空前。
高台之上,殷子煜的法相缓缓展现,高达亿万丈,仿佛与建木融为一体。
此刻的殷子煜面容祥和,双眸深邃,蕴含着无尽的大道,周身散发着淡淡的超脱之力,命运长河与时间长河在他身旁环绕流淌,发出潺潺之声。万龙齐吟,万凤齐鸣,异象环生,彰显着混元大罗金仙的无上威严。
看到殷子煜现身,在场的所有生灵全都齐齐朝拜,声音汇聚成滚滚雷霆,却又带着无尽的虔诚。
“恭贺子煜天尊混元大罗金仙,圣寿无疆,神威永镇洪荒!”
这声音响彻云霄,让整个天地都为之震颤。
殷子煜抬手示意众人起身,声音平和却传遍四方:“吾在此建唯心宫,乃因人族属人道,吾为人道混元,当守人道根基。诸位前来恭贺,这份情谊,吾心领了。吾将在此讲道万年,所讲皆为本心之道,愿与诸位共探大道真谛,护佑洪荒生灵。”
女娲为人道之主,等同于鸿钧,故而不得轻易现身,若是女娲不出,人道总归需要有人,故而殷子煜此刻实则为众生之唯一混元者。
殷子煜开始讲道,一时间建木周围的天地异象从未停歇。
天宇之上,七彩祥云缭绕不散,垂下亿万道霞光,如丝如缕,轻抚着洪荒大地。
时有鸾鸟翔集,凤吟九天,清脆的鸣叫声与大道韵律相合,化作悦耳的天籁。
更有无数洁白的天从云端飘落,沾染着淡淡的道韵,落地即化作精纯的灵气,滋养着在场的每一个生灵。
大地之下,金莲朵朵绽放,从建木的根系周围蔓延开来,直至洪荒各处。
这些金莲或含苞待放,或盛开怒放,金色的瓣上流转着柔和的光晕,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
每一朵金莲绽放之时,都有一缕地道本源升腾而起,与空中的天道、人道本源交融,形成三道交织的光幕,笼罩着整个讲道之地。
道本无形,唯心所显,心之所向,道之所存。
混沌未分,一念生灭,天地既判,一心含藏。
心者,非肉团之器,乃万象之枢。虚则能容,静则能明,动则能化。
执于有,失其真,著于无,落其空。
有无相生,虚实相济,是谓心体。
众生迷于外相,逐于物欲,心为形役,道隐不显。
圣人明于本心,返璞归真,心与道合,自在超脱。
殷子煜讲道自身大道唯心之道,毕竟这是真正修心而成混元,可以说是真正的一个大道,所有人全都静心听道。
云霄听后不懂之处问道:如何识心?
殷子煜回答道:观照当下,不起妄念。念起即觉,觉即离相。如镜照物,物去镜空,如莲出泥,泥净莲清。
云霄又问道:如何证道?
殷子煜解释道:心外无物,道在己心。行住坐卧,不离本心,喜怒哀乐,皆是道用。不为境转,不为物迁,是为超脱。天道有常,人道有源,地道有根。三道归一,其枢在人,人心澄明,三道自安。洪荒众生,同此一心,心灯相传,大道不孤。昔盘古开天,以力证道,心之勇也,今吾证唯心,以念通玄,心之明也。勇在破执,明在见真,其归则一。传吾心学,不在言语,而在践行。
一念觉,即是圣贤,一念迷,便为凡俗。万年讲道,不过引玉,汝之真心,方是真师。心若无碍,天地自宽,心若超脱,时空自破。以此心印,与道同存,以此心传.
殷子煜并未藏私,将心之大道随着众人的询问,一五一十的讲述而来,万年讲道,算是自上古至今,重现的盛世场景。
法相依旧高达亿万丈,张口之间,无需刻意言语,便有大道箴言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