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他简直就是狗王
讨论一番,还是双线并行。
一方面继续扩大看监控的范围。
然后从前天10点,范磊离开的时间往后推,对几个关键道路路口进行筛查。
石塘山西面是栎湖,往南走到头也是栎湖,范磊要离开,只能向北,向东,向东南方向。
三个方向,所有的关键道路节点,对应时间段的所有车辆进行筛查。
就查出租车。
网约车先不查,因为范磊从未注册过网约车平台的账号。
手机号也都是实名。
就算范磊设法购买了手机号,那也只能查完出租车之后再查网约车。
把时间段内的出租车筛选出来,然后联系司机,确认一下是否拉过范磊。
这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
但限期破案的专案,那主打的就是一个不惜人力。
用孔令志的话说,就是要张开一张网,不惜代价,决不能让范磊逃出去。
另一方面,就是针对刘宝青的猜测。
放飞无人机,对山区进行搜查。
这两年,无人机已经开始警用,而且还可以加装热成像模块。
现在是三月底,南江白天气温在十度出头,夜晚更是个位数的温度,所以热成像的效果应该不错。
这些设备,市局就有。
沈新看监控也看的烦躁了,索性跟着市局的人去看他们放无人机。
就从范磊宿舍那个位置放。
市局这边来了俩技术人员,一个叫王庆,一个叫毛继强。
都很年轻,二十来岁。
俩人从车上搬下来挺大一个箱子。
这几年无人机发展很快,尤其是民用的商业无人机。
沈新见过自己的朋友放飞无人机,自己也就是工作忙,顾不上去折腾。
但眼前的无人机显然不是民用货色,八臂的,挺大一个。
问了王庆才知道,去年年底市局才采购了几台,又培训了他们几人进行使用。
还说以后要组建专门的无人机警务小组。
“你说你们怎么不早点儿买呢。”
沈新想起了去年,带着警犬在鼎山搜捕王元胜的事情。
当时那叫一个狼狈。
要是有这玩意儿,不要太轻松。
王庆耸耸肩,低声说可能是贵,说眼前这台叫t600的工业级无人机,带全部工作模块,采购价40万一台。
“那么贵?”
沈新一愣,心说那啥了吧。
王庆没解释,跟毛继强一起调试参数。
这玩意儿搭载30倍光学变焦镜头,还有热成像模块,测温精度正负2摄氏度,可以在500米外识别人体热源。
30倍光学变焦,也可以在最大1000米外识别目标。
专业用于反恐侦察。
“厉害。”
沈新竖起大拇指。
感觉除了贵,什么毛病都没有,比警犬还好用呢。
无人机启动,挺大的噪声中,无人机起飞,向着石塘山飞去。
画面实时传输,热成像镜头下,看的很清楚。
比如跑过去一个兔子,画面中都有高亮显示。
毛继强操作无人机,王庆则进行辨认,然后说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人工辨认。
还说现在有在开发那种自动识别的软件,就像科幻电影里那种ai人工智能,如果有的话,只会更轻松。
沈新暗自点头。
愈发觉得耿柯他们说的对,现在的犯罪成本也太高了。
无人机沿着山脊线,一路扫过去。
不时的有发现。
山上还是有动物的,而且还不少。
中途还发现了人。
飞近了一看,是个徒步越野的爱好者。
从东面飞到西面,一个来回,因为还要辨认,飞了快半个小时。
然后又从对面飞回来,又是半个小时。
然后就……没电了。
要换电池。
而这一个来回飞下来,沈新猛然感觉这玩意儿好像也没那么美丽。
首先是参数。
先不提它一个小时的续航了。
之前王庆说30倍光学变焦,可以在看一千米外的东西。
还有热成像模块,可以探查500米外的温度变化。
但沈新觉得这应该是理论上的最大数据。
自己拿个望远镜,也能看见一千米外的东西呢。
真正到工作中,完全不是这样的。
比如这个工作范围。
沈新以为是飞在高空,隔着几百米看。
但并不是。
因为离得远,范围是大了,但地面的细节看不清楚了。
它热成像有分辨率,只有320*240,飞到上百米的高空,只能识别米级别的热源。
再加上有树叶遮挡,为了让热成像模块足够有效,无人机飞的并不高,离树梢50米的位置。
用王庆的话说,使用广角镜头,可以覆盖超过五十米的宽度。
50米,听着是不小,可眼前是一座山。
光石塘山,南北走向就快2公里。
等于说要来回扫40趟。
飞一趟半个小时,光石塘山扫一遍,那就得20个小时,几乎一天时间。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
那就是人是会动的,你顺序扫一遍,万一和范磊错身而过,他跑去了你扫过的地方,那不就错过了?
这效率怕是有点儿低啊。
而且不光是一座石塘山呢,往南去,浪雪,章军,好几座山,南北七八公里呢。
那这得搜到什么时候?
沈新提出了自己的疑惑,王庆心里显然也清楚,道:“那没办法,主要是咱们缺飞手,你还得人看着分辨,要不然能多拉两台过来一起找。”
沈新暗自摇头,这效率太低了。
而且还不确定范磊就在山上藏着呢。
但仔细想想,刘宝青有这种猜测也有道理。
他杀害许瑞林之后,就想到翻山回宿舍。
他虽然入狱十年,但14年就出来了,社会发展有多快,他肯定也清楚的。
这家伙虽然实在一点儿,但又不是笨蛋。
他行事狠辣,张汉成都觉得这人是个高手,这才考虑到从何威方面着手去查。
那么站在范磊的角度,可能也清楚,想要躲开随处可见的监控逃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那怎么办?
躲在山上,等风头过去了再出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他是个老江湖,以前的罪犯都知道犯事儿了躲起来,等风头过去了再跑。
这边南北都是山,随便找个地方一猫,很难找。
吃喝的话,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只要耐得住辛苦,藏一段时间也是有可能的。
范磊可以天天吃泡面,显然能够吃苦。
沈新认真的盘算了一会儿,找到现场负责的崔学松。
他是新区分区刑侦大队的副队长,过来负责这边的搜查。
沈新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下。
崔学松点头认同。
刘宝青提出范磊藏山上的推测,就是和他商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