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般来说,文官高层和皇亲国戚是麻杆打狼两头怕,谁都不愿意招惹对方。
但李显穆不一样,他是极少数的皇亲国戚,却身为文官高层,而且李氏也不存在弃武从文,从李善长开始,李氏一直就是文官。
从李显穆內阁首辅兼任吏部尚书以来,他的权势之煊赫,就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可直到今日,就连国丈和国舅就被他镇压的时候,人们才震惊的发现,他们的看法还是浅薄了。
……
李府。
李显穆凭栏眺望,身后站著数人。
“没人会知道我和陛下之间的交锋以及交换,也没人会知道,国丈和国舅並不会真的受到实质性的伤害,他们只会看到,纵然是国丈,也在我的威势之下,不得不被流放。”
“您从一开始就知道国丈和孙国舅不会被皇帝陛下严惩?”
“陛下是个明君,也是个讲情面的皇帝。”
“可就这么放过此次的主犯,且將其他从犯重罚,这……”
李显穆沉默,有其他人感慨道:“陛下讲情面,固然会放过一些人,但对我们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不会因为一些小错就一擼到底,也不会有杀身之祸。”
于谦闻言沉默了下来,面容上带著一些沉思的意味。
没有大臣会喜欢刻薄寡恩的皇帝,可好像有时候,就是这样的皇帝,才能更好的处理国家大事,古代那些有情有义的皇帝,还能把国家治理的非常好的,可能標杆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了。
但李世民……
三代以下唯一人!
李显穆见于谦不再多言,再次开口道:“经此一役,我將会再次声望大躁,朝野之中几乎没有人敢攖我的锋芒了,只要我不去触碰他们的根本利益,很多人都会默默的同意我所颁行的政策。
而这就是我真正要的东西,一个就连反对派都沉默的朝廷。”
“他们不会一直沉寂的。”
“那是自然,他们自然不会一直沉寂,因为我们要做的事,一定会触碰到他们的利益,但他们会犹豫,在一些小事上,会盘桓计算,是否有必要和我为敌,代价是不是能覆盖他们的损失。”
李显穆转身朗声笑道:“这就够了,那些所谓群贤毕至,满朝清正的时代,何时出现过呢?
这样已然足够让我省下一半的心力,不必事事都在朝廷之上,和他们爭论不休。
徒然让大事蹉跎。”
从不希求最好,只要大致能满足条件,就立刻开始上马,这就是李显穆的为政道理。
“师叔下一步准备做何事?”
“自然是在百官面前,狠狠的威风煊赫一把,这世人都看到我的权势,大朝会又要开始了。”
……
非壮丽无以重威!
非煊赫无以明势!
巨大的乘轿自直道尽头而来,当李显穆走下时,环视诸臣,自然有胜顶之势。
“诸位,许久不曾见了。”
群臣纷纷上前行礼,待入宫后,百官不曾上殿,而就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之上,皇帝高坐御座之上。
此刻正是春日之时,温煦的春风抚弄人心,缓和而有暖意,三间宫闕之间,殿下陛上之间,寒意消散,甚至带著丝清香。
李显穆上前匯报皇陵贪墨之事的首尾,寂静的殿前,唯有李显穆一人的声音在迴荡。
匯报完后,李显穆转身又面向群臣,大喝道:“將罪臣带上来。”
锦衣卫压著一眾身著囚服的臣子走上前来。
最前面的自然便是国丈胡荣以及国舅孙光宗,二人望著面色红润,一看就没有受罪,此刻通红的面颊,大概是在如此眾人面前,愧疚难当,堪称社死。
朝臣行列之中发出一阵骚动,一道道低声的交谈响起,就连殿中侍御史都有些愣住,没能制止。
事先谁都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一幕,怎么会把这些罪人带上来大朝会呢?
这是要做什么?
无数人愣愣的望向了站在台阶上的李显穆,一个难以置信的想法出现在所有人脑海中,而后用力的甩了出去。
不可能!
他们又悄然抬头试图从皇帝的脸上看到一些什么东西,可让他们失望的是,唯有冷肃漠然的神態,没有一丁点阻止的意思。
竟然是真的!
他们再次將目光落在李显穆身上,等待著他开口,註定將会让天下为之震惊的开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