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忍!”姚卫华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在自己队下面,连续写了十几个‘正’字。
顾军马上道:“你别乱来啊,除了咱们刑警支队的人盯着黑板,市公安局的领导路过,也都会看上一眼。
而且市里的领导都知道咱们支队有光荣榜,省里的电视台和报纸都报道过。
每年年底最后一周,省报刊都会来采访,专门留有版面给光荣榜,报道侦破的大案要案,这不是开玩笑的。”
“我艹!”
姚卫华想要找黑板擦,但没找到,只好用自己袖子把字迹擦掉。
擦完之后,他看向光秃秃的黑白,叹气道:“我们这块板空空如也,太难看了。”
猫子点头:“谁说不是呢。”
蔡婷道:“这就是激咱们啊!难怪一队、二队的人跟打了鸡血似的,年底垫底的话,是真没脸,一整年都是低人一头。”
看吧,刚来一会儿,这玩意就已经影响姚卫华几个人兴致了。
几个人继续下楼,姚卫华向顾军问道:“以前你们三大队强不强?有没有夺过流动红旗?”
顾军摇头:“没有,本来是有机会的,但就是因为侦破那起连环杀人案,出了事情,所以就搞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那黑板上的案子,是怎么算的?按照案件数量算?”
“不是,按照尸体算。”
“尸体?”
“除了案件数量之外,也要算案件的性质,总不能说一队破获一起杀夫案,被害人就一名。
二队破一起灭门杀人案,涉嫌好几人被害,两个案子肯定不能等同视之啊。”
蔡婷问道:“我看一队黑板上的案件数量是十起,那就是十名被害人?”
“是。”顾军点头:“这也变相激励各个大队侦破大案要案,涉嫌被害人多的案子,一大队和二大队都要抢的,特别是灭门案,大部分都是因为利益纠葛杀的人,像这样的案子争的很厉害。”
猫子道:“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抢案子的,难怪他们这帮人跟没睡醒似的,都是拿命在拼啊。”
顾军笑了笑:“奖金也多啊,要是年底拿到流动红旗,支队给的奖金,局里给的奖金,市里给的奖金,省里给的奖金,还要登报表演,这些奖金加起来,拿在手上,都能买半套房子了。”
“啥?奖金这么多?能买房?”猫子眼睛睁大了。
“是啊,不然为啥拼命?以前为了抢案子,三个队吵来吵去,后来支队为了公平,就让三个队轮流接案子,必须把手头的案子侦破了,才能接下一个案子。”
“要是破不了呢?”这话是姚卫华问的,因为猫子已经在脑子里盘算着,在省城买房了。
“就是啊,有些疑难案件侦破不了,就由局里组织专案组调查,还是破不了,只能成悬案了。
怕的就是这个,一个专案组要工作大半年,一直破不了,别的队都侦破了好几起。”
“那一队和二队,哪个队厉害?”
“你们自己看呗。”
这会儿他们已经来到了一楼,杨锦文他们先前因为留意着两拨人吵架,没注意到宣传墙。
宣传墙上最显眼的地方,并排挂着三个玻璃相框,里面镶嵌着省里刊发量最大的报纸,秦城晚报。
从左往右,从94年开始,是表彰刑警支队下辖大队的光荣事迹,而且报纸上是团队照片,背景是在年底的表彰大会上,红色的舞台,穿着橄榄绿制服的刑警们,每个人的制服上都挂着勋章,手拿光荣证书。
94年接受表彰的是秦城支队下辖一大队。
95年接受表彰仍旧是一大队。
96年是二大队。
97年又轮到一大队。
至于三大队,一个表彰都没有。
姚卫华咂咂嘴:“一大队厉害啊,难怪他们人最多。”
猫子却有另一番理解,他双目灼灼地道:“三次夺冠,奖金岂不是能买一套半的房子?”
蔡婷笑道:“你就想着买房,要看地段的。”
“我晓得。”猫子咽下一口唾沫:“我当然晓得。”
杨锦文眯着眼,笑道:“咱们不要学他们,安安稳稳做事就行了,不争不抢。”
顾军很意外地看向他:“杨队,你真的不打算跟他们争?”
“争什么?”杨锦文摇头:“咱们是公安,是刑警,初心是为了为人民服务。
就比如说,一个刑警大半辈子就查了一个案子,用尽了他的全力,依旧没放弃追捕,最后耗费了自己的青春,把凶手绳之以法,你能说他不行吗?
我看就很行,这样的刑警,我觉得比这种比赛性质的破案更有震撼力,更让人敬佩。”
“话是这么说……”顾军说到一半,没吱声了。
杨锦文能看出他心里是怎么想的,顾军之前一个人待在三大队,面对众人的嘲笑和调侃,心里肯定是有怨气的,现在重新组建队伍,要是安之若素,不争不抢,他心里是很不得劲的。
那意思仿佛在说,我等了这么久,好不容易盼来一个机会,你不争不抢,那我受到的委屈怎么办?
杨锦文沉吟道:“顾军,以前是你一个人扛着三大队,我知道你心里有气。现在我们来了,如果你愿意的话,其实也可以调去一队和二队,我不会阻拦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