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魏公魏公大显神通(上)
山西出大事了!
反贼王嘉胤竟攻陷河曲县城称王,且还开衙立府,大肆征召人马,这就是想要推翻大明王朝的架势啊。
大明朝堂那都炸开了锅,京师百姓那都在议论纷纷。
小皇帝竟然就派了五千京营骑兵前去,且京营骑兵跑到居庸关南面的山坡下便不动弹了!
这是什么意思?
韩爌和冯铨那都莫名其妙。
小皇帝竟然不上套!
这可如何是好?
他们是真的在想调虎离山,且调虎离山之后他们还有后手,到时候代藩会造反,魏忠贤会死,很多人都会死,他们就是想趁机掌控朝堂大权乃至灭了大明王朝。
原本他们都已以为反贼一称王小皇帝便会急急火火派京营骑兵去剿灭。
谁曾想,小皇帝就不管反贼称王,也不管反贼招兵买马啊!
这小子,脑壳有病还是怎么了?
他们都认为必杀的一招竟然没用!
怎么办?
韩爌和冯铨正绞尽脑汁想办法的时候,朱觉却是在想着怎么利用玻璃赚钱。
这光卖玻璃窗还不够,毕竟玻璃窗一个月撑死也就赚十多万两,一年也就一百多万两,压根就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他还要造出更多的玻璃制品来,赚更多的钱才行。
这玻璃制品要论最值钱的,那是非望远镜莫属,不过,这东西他并没有打算拿去卖。
接下来就是镜子、杯子、瓶子等这些日常用品了。
杯子和瓶子什么的大户人家并不缺,卖太贵的话估计就没多少人买。
最终他还是决定造镜子来卖。
这玻璃窗都得十两银子一块,镜子那少说也要二十两一个啊。
镜子如果造出来,那生意估计能比玻璃还好。
皆因这会儿铜镜用起来及其不便,笨重不说,还需要经常抛光打磨,要不然,用着用着那就照不清人了。
他用铜镜就知道,那东西几天不打磨就会被氧化层给整得用不成,且铜镜打磨起来还麻烦得很,因打磨用的水银是有毒的,还必须抬到专门打磨的地方去才行。
镜子就不一样了,只要不摔破,那就能一直用。
一般有钱人家里可能不一定装玻璃,但镜子最少会买一面甚至几面。
至于镜子怎么做,他大致是知道的,也就是用水银和锡纸加热融合形成反光层。
他跟宋应星细细解释了一番,宋应星便明白了,没几天时间,东西便准备好了。
这天上午巳时许,他刚把奏折处理完,正准备出发去东城呢,宋应星便跑过来略带激动道:“陛下,做镜子的东西准备好了。”
朱觉那也有些迫不及待道:“那赶紧走吧,我们去看看。”
很快,一行人便打马出发,直奔玻璃厂而去,不到两刻钟时间,他们便赶到了。
此时一个车间里面几个老匠户正围着个铜茶壶呢,他们身边的桌上那巴掌大的圆形玻璃、圆形锡箔纸、檀木雕镜框等那都已经准备好了。
朱觉见状,不由郑重道:“口罩呢,水银加热可是会气化,吸多了那也会出人命的。”
宋应星闻言,连忙打开桌子上的木箱子,拿出一迭厚布口罩来,给每个人发了一个。
朱觉将口罩带好之后,又看了看众人,这才挥手道:“行了,开始吧。”
这个其实很简单,几个匠户把铜茶壶盖子一打开,然后套上去一个铜皮模具,然后再把圆形玻璃卡铜模具里,再贴上锡箔纸,然后把水银均匀倒上面,再把下面烧水的柴火一点,等着水开就完事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那镜子上的锡纸终于开始和水银融合了,而且朝上的一面还因为氧化渐渐变成了灰黑色。
这就应该差不多了。
宋应星见状,连忙命人把火浇灭,又命人用漏斗往壶嘴里倒了半壶冷水,又等了一阵,这才命人把铜模具小心的拿起来,而后蹲模具底下抬头看了看。
这一看,他顿时忍不住惊喜道:“陛下,您真神了,这镜子跟最好的铜镜刚打磨光一样,照人照得清楚得很啊。”
运气不错,一次成功。
朱觉闻言,欣慰的点头道:“那装镜框里看看。”
那几个老匠户闻言,连忙把带手柄的镜框拿起来扣铜模具上然后小心的翻转过来,取掉铜模具,又套上早已准备好的圆形压边,再压进去几个小木楔子,一面精致无比的镜子便做好了。
朱觉拿手里照了照,随即微微点头道:“嗯,不错,这个卖二十两没问题吧?”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没问题,没问题,这东西不用老是抛光打磨,相信很多人会买的。”
朱觉又琢磨道:“再做一种尺许方圆的,卖五十两,两尺方圆的,卖一百两。”
哎呀,这一下出一炉玻璃价钱能翻上四五倍了。
宋应星连连点头道:“微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