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的脑袋瓜子本就不错,他只是吃了年幼的时候家里穷的亏,没钱读书,是故不曾读书习字,他若从小就开始读书识字,不说考上进士,考个举人那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这不,他用心学了几个月便能完全看懂地图了,甚至地图上的字他都认得了。
当然,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地图必须是京师地图,若是其他地方的地图,他还是看不大懂,也不大识得上面的字。
这桌上摆着的还就是京师最新的地图,跟他学的那一张一样,他自然能看得懂。
朱觉见这家伙都能看懂地图了,也就不再啰嗦了,他直接指着内城北面和西面问道:“建斗,你觉得我们先建北面的新城好还是先建西面的新城好?
这个朕属实有点难以决断,皆因北面和西面那都要挖护城河,若是考虑这护城河的开挖难度,那是选西面先建比较好,皆因西面这一块没有河流穿过,我们直接挖护城河连通永定河和温榆河就行了。
若是考虑防御问题,那最好还是先兴建北面这三座新城,问题就是,这温榆河还正好从北面这一块穿过,我们修建城墙的时候还得修建两座桥才行,这一样一来,怕是今年都很难把北面的城墙合拢。”
这个问题着实有点麻烦,现在修桥可是慢得很,通州城连通东城城墙那座桥都修了快半年了,这会儿也就刚刚把桥墩给建好,上面的桥拱都还没开始修建呢。
卢象升盯着地图想了一阵,随即小心道:“陛下,我们反正是要挖护城河的,不若我们先将温榆河和潮白河中间这段先挖通。
这一段才十来里,挖通也费不了多长时间,关键我们挖通之后就能把温榆河在京师东北角这段给截流,让其改道直接从这段护城河汇入潮白河,这样我们就不用建桥了。
且京师西面有居庸关,建奴是不大可能从那边杀过来的,只要北面三座新城建好了,建奴哪怕打到京师那也不用担心了。”
嗯,这法子不错。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截流好截吗?”
卢象升琢磨道:“这温榆河应该好截流,皆因温榆河水并不深,有的地方还没一人深呢,最深的地方也只有丈许,我们若是能铸些丈许长的钢铁柱子事先砸下去一排,而后直接把石料顺着钢柱子堆砌起来就能把河道里的水截住了。”
嗯,刚柱子不是问题,他们造桥的时候都用过了。
朱觉闻言,果断道:“那我们就先修建北面这三座新城,忠贤,这收地的事情还是由你来办。”
那可太好了。
这个我在行啊。
魏忠贤连连点头道:“陛下,您只管划出来,奴婢保证三天之内给您把地收完。”
你也不看看这次要收的地有多长?
这横向就是上百里啊。
不过,这会儿还没开始种稻麦,平民百姓不用收稻麦,这地收拾起来倒是简单多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又问道:“建斗,你说我们把东北角这一片收了给京营新征召的将士当军营和校场怎么样?”
您还要征召京营将士啊?
卢象升连连点头道:“这个自然好,到时候我们只需在现在的军营北面开个门就行了,两座军营就连通了。”
那就收了这片地。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指着地图交待道:“忠贤,你从这东城的北角开始收,这一片往北十二里潮白河西岸十里范围的地你都收了,而后转而往西,这横向百里你收出一里范围来修建城墙,而后在这里往南十二里你也收出一里范围来修建城墙,最后就是往东到内城西北角这四十余里你也收出一里范围来。”
这十二里、一百余里、又十二里、又四十余里,加起来岂不是一百六十多里!
魏忠贤想了想,随即咬牙点头道:“好的,陛下,奴婢一定在三天之内把地收完。”
这种事也就你能在三天之内办好。
朱觉微微点头道:“嗯,你赶紧把这些地收完,估计到了月底贡士榜出来那天会有考生闹事,到时候你还要带人去收拾收拾。”
呃,收拾闹事的考生?
这又是个得罪人的活计!
行啊,虱子多了不怕咬,无所谓了。
魏忠贤连连点头道:“奴婢明白。”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指着地图道:“田国丈,你先从这附近开始征召农户和京营屯卫青壮,能征召多少征召多少,让他们赶紧把把这段护城河挖出来。
忠贤把地收完之后你就征召附近所有农户青壮还有所有京营屯卫青壮来修建城墙,还是那句话,能征召多少就征召多少,工钱的问题你不用考虑,朕要的是速度。
这次修建城墙的速度一定要快,先不说建奴会不会打过来,这些京营屯卫青壮和农户青壮还要种地呢,你最好能让他们在一个月内把城墙主体修建起来,至于上面的细活,到时候朕让袁国丈召集匠户去干。”
这得征召多少青壮?
田弘遇闻言,满脸凝重的点头道:“微臣明白了,微臣一定尽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