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错,可以考虑重用。
朱觉看罢,满脸肃穆的将奏折交给卢象升。
卢象升看了那也不由得感叹道:“现如今这种有气节的官员已经不多了。”
是啊,现如今的外廷官员那都只想着争权夺利,脑子里有为国尽忠这想法的真没几个了。
朱觉微微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建斗,你准备什么时候过去。”
卢象升不假思索道:“微臣准备收到应元抵达蓟州城的消息就过去。”
朕也想去看看。
朱觉琢磨道:“殿试阅卷得两天,要不你等等朕,三天后我们一起过去看看,这个应该没多大影响吧,第四天一大早我们就赶去蓟州城,那时候建奴的步卒应该才刚刚赶到遵化不久,他们应该不可能这么快拿下严防死守的遵化城。”
呃,您也要去?
卢象升闻言,犹豫了一下,还是劝谏道:“陛下,战场凶险,建奴若是知道陛下御驾亲征,恐怕会不顾一切亡命来攻啊。”
朕可没说御驾亲征。
朱觉微微摇头道:“朕也就是乔装成禁军将士赶去蓟州城看看,毕竟那里离遵化近,很快就能收到遵化那边的消息,朕在这里等着,那最少得延迟两个时辰,等得让人颇为心焦啊。”
您乔装去蓟州城啊?
这个问题应该不大。
毕竟他们赶到蓟州城的时候城里集结的大军都超过五万了,建奴只要不如同发了疯一般舍命来攻那是不可能攻下蓟州城的。
卢象升细细想了想,这才满脸凝重的拱手躬身道:“微臣遵旨。”
朱觉是真想去看看,毕竟,两世为人他还没亲眼见过十余万人大战的场面呢,且作为皇帝,他连边关是什么样都不知道,关于边关的一切他还只能问卢象升和孙传庭等去过边关的统帅,这对于他制定相关策略也极为不利。
这会儿相关策略他还只能听从卢象升的建议,他很不喜欢这种感觉,他并不是信不过卢象升,关键不管是作为皇帝还是作为总裁那都要掌控一切,且卢象升没有他脑海里几百年的经验,想出来的策略肯定没有他想出来的策略有前瞻性。
是故,他必须边关看看。
若是可以的话,他也想收到京营车兵赶到蓟州城的消息就跟着卢象升一起赶过去。
奈何,他现在还不能走,因为殿试金榜贴出去之前还得传鸿胪,他还得假假意思去听听前面若干名考生的文章,最终确定金榜排名。
到时候外廷的弥封官、阅卷官、考官,包括鸿胪寺官员都会到场,他若是不露面,那必定会引起东林和齐楚浙党的猜疑。
殿试定排名这么重要的事他都不在,那去哪儿了?
这个不用猜都知道,十有八九是去蓟州镇了!
是故,传鸿胪的时候他还必须露个面,这样那些通敌卖国之贼才猜不到他去了蓟州镇。
若是被通敌卖国之贼猜到他去了蓟州镇,那可就麻烦大了,建奴还真有可能发了疯的来围攻御驾所在之地。
毕竟,土木堡之变的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若不是英宗莫名其妙带着几十万京营将士在宣府镇一通乱窜,最终被俘,大明就不大可能败给瓦剌也先。
皇太极自然也知道土木堡之变,这么好的机会人家自然不会错过。
他不想引得边关大乱,那就必须悄声无息的过去。
这三天他不想等那也得等。
还好,他等来的都是好消息,第一天,周遇吉便率一万京营骑兵赶到蓟州城了,第二天,黄得功便率一万京营骑兵赶到三屯营了,而后孙应元也率三万车兵赶到蓟州城了。
第三天一早,宋应星还凑了个巧,给他送来了最新研制出来的望远镜,那长度足足达到了两尺,那视距足有五六里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