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海盗奸宦狼狈为奸(二)
生丝真这么好收吗?
这就是夺人饭碗的活计,那自然是不好收的。
生丝的利润那是高得惊人啊。
现如今从种桑养蚕的农户手中收购生丝最便宜的才十五六两一担,最贵的也才二十五两一担。
这个价格看似是很公道的,皆因一亩地用来种桑养蚕大致能收获十斤生丝,一担就是一百斤,核算下来,那就是一亩地种桑养蚕能赚一两五到二两五的银子。
而南直隶的粮价大致就是一两银子二石,一亩地产粮也就是二石左右,也就是说,农户种桑养蚕虽说辛苦一点,但每亩地大致能多出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一百五的收益,农户也乐得赚这钱。
农户其实就赚了个毛线,若是通过海盗走私出海卖给荷兰人、西班牙人乃至东瀛人那最少都能卖到五两银子一斤!
也就是说,一担生丝通过海盗走私出去最少都能卖到五百两,这里面的利润最少二十倍以上!
这也是浙党海商豪门不管丝绸产量,直接卖生丝的根本原因。
皆因织丝绸太麻烦了,不但要购置厂房,添置织机,还得出工钱请人织,且织出来的丝绸就算贩卖到海外毛利也就十倍左右,费这劲干嘛?
这直接收购生丝,倒手卖出去就是最少二十倍的利润啊!
如此高的利润,那足以让人不要命了。
是故,想要抢人这么大个饭碗,那真不是一般的难。
熊文灿是一赶到南直隶便命驿站八百里加急传令浙直闽所有州府县城,速速上报生丝和茶叶产量。
结果,他的总督令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了无音信!
这点朱觉倒是早就料到了。
接下来怎么办他也已经细细交待过熊文灿和徐光启等人了。
这会儿他还没空去管什么收购生丝。
皆因京师还有更重要的事呢。
这天一大早辰时许,他才刚来到玉熙宫,还没来得及打开奏折看呢,王徵便一溜烟追进来,满脸兴奋的拱手躬身道:“微臣参见陛下。”
朱觉见状,那也不由得兴奋道:“良甫,可是轮船研制出来了?”
王徵连连点头道:“是的,陛下,昨日下午微臣便已经全装好了,傍晚的时候微臣还命人开到太液池里转了一圈,晚上微臣还细细检查了一遍,没任何问题。”
太好了,轮船研制出来了,大明工业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蓬勃发展起来了。
朱觉闻言,立马撇下刚拿起的奏折,起身道:“走,我们去看看。”
很快,他们便来到了万寿宫南面的船坞里。
这会儿水道里就停着一艘看似比车轮舟大了一倍的轮船,那轮船的烟囱都开始冒烟了。
船上的匠户那都已经开始烧锅炉了。
他们研制出来的轮船从外观上看还真就是普通的车轮舟放大了一样,除了船舱上面升出了一个烟囱,其他都没什么区别。
这也是朱觉特意让王徵搞出来的保密手段。
若是外人看到这轮船,那绝对会下意识认为这就是放大了的车轮舟,不进船舱里看那根本就看不出什么奥秘来。
至于多了个烟囱,且烟囱还冒烟,这很正常,有些大船做饭的船舱也会伸出个烟囱来,若是没有烟囱,船舱做饭的人那都能被烟熏得眼睛都睁不开。
是故,装个烟囱没什么,只要不让人进船舱看,轮船的秘密就不会暴露。
朱觉细细看了看,随即问道:“现在就能开吗?”
王徵毫不犹豫的道:“能开,上面的匠户都会开了。”
朱觉闻言,颇有些迫不及待道:“那就开出去看看吧。”
王徵闻言,直接朝船上的匠户挥了挥手,那倒着拖进来的轮船很快便缓缓加速,重新从水道里面开了出去。
这轮船进入太液池之后速度便仿佛达到了极致,开始逐渐稳定下来,不断在太液池这南面半截里打转。
朱觉眺望了一番,随即问道:“你觉得这轮船速度大抵是多少?”
王徵不假思索道:“微臣昨天已经估算过了,应该能达到一个时辰上百里。”
这速度,怎么说呢?
一个时辰可是两个小时,后世的马拉松世界纪录好像就达到了两个小时以内,而马拉松的标准距离是四十二公里,一百里那也就是五十公里而已。
也就是说,这速度能比慢跑快一点,大致就相当于一般人快跑的速度。
说实话,这速度真不快,后世大型货轮的速度一般都在二十节到二十八节,也就是三十六公里到五十二公里每小时。
也就是说,后世万吨级别的大型货轮开到最高速度那都能达到一个小时一百多里,比这五吨左右的小轮船都快了一倍。
不过,还是那句话,先要有,有了才能改进。